原创 毛主席视察长江大桥工地,得知负责人扛枪打过仗,笑道:看不出来
创始人
2025-08-17 21:33:11
0

1950年10月,彭敏以铁道兵团第三副司令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为志愿军铸就了一条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战争即将结束前夕,彭敏因负伤返回北京治疗,在医院休养期间,老战友西林意味深长地对彭敏说:“现在,你该考虑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工作了!”

彭敏指出朝鲜战场的形势,并表示当前没有任何心思,西林却反复提醒道:“要开始想了,这么大的工程,要思考很久的!”

令彭敏没有想到的是,西林竟然一语成谶……

一、负伤受命、商讨方案

彭敏的伤情还没有康复,就接到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命,此后,西林不断前往医院探望彭敏,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武汉长江大桥。

1953年,彭敏奉命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的局长,待到病情痊愈后,彭敏第一时间赶到莫斯科,向苏联专家请教。

临行之前,西林特意来到彭敏家中,两人仔细商谈了对于大桥基础施工的问题,西林早就对武汉段长江进行过调研,并论证了气压沉箱法的不可行性,必须采用“管柱钻孔法”。

由于苏联也没有使用过“管柱钻孔法”,西林的想法令彭敏感到不可思议,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西林又阐述了方案的技术支持和优越性。

彭敏则提出还是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辩论过程十分激烈,即使西林和其他苏联专家据理力争,也没能形成最终意见。

为此,彭敏只得带着方案前往中央,请求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的意见,最终,在周总理的同意下,“管柱钻孔法”的施工方案被确定下来。

1954年6月,西林带着施工方案,满心欢喜地来到北京,见到彭敏之后,两人并没有寒暄太多,直接表示要仔细研究一下新方案。

不久之后,西林和彭敏来到了武汉,看到正处于防汛季节的武汉,两人更感到管柱钻孔法的优越性。

第二年初,武汉长江大桥的实验工作开始在汉阳的莲花湖畔进行,在西林和彭敏的努力下,试验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消息传开后,苏联专家和国内权威人士纷纷赶到武汉祝贺,管柱钻孔法的方案不仅顺利得到验证,还使得武汉长江大桥提前两年通车。

除缩短了工程预期外,管柱钻孔法还降低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让我国的桥梁建筑史迈入新纪元。

二、主席关心、正式施工

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表示要尽早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每次来到武汉视察,毛主席总会询问起桥梁的修建情况。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毛主席就来到武汉武昌蛇山,在此之前,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已经定在了蛇山和龟山之间,毛主席这一次来到蛇山视察,就是为了解大桥的修建情况。

彭敏自然也接到了市委的通知,马不停蹄地赶到蛇山,向毛主席汇报,不过,由于长江两岸人民过于热情,将毛主席的视察队伍围得水泄不通,彭敏并没有如愿见到毛主席。

在与工作人员交谈的过程中,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在两岸间修建大桥,是两岸人民千年来的心愿,一定要尽快动工!”

待到毛主席返回北京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报告被正式讨论,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工程安排被确定下来。

当彭敏和西林的试验取得成功后,武汉长江大桥的开工时间也被敲定,1955年9月,这项宏伟的工程开始动工。

自此之后,毛主席始终关注大桥的修建进展,次年也就是1956年5月底,毛主席再次乘坐专列来到武汉视察,专列还没有抵达武汉,罗瑞卿就通知了武汉市委:“毛主席将要视察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市委随即将消息传达给了彭敏,彭敏当即乘车来到毛主席的专列,当工作人员介绍完彭敏后,毛主席开始打量彭敏。

由于内心急于想要了解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况,毛主席径直询问道:“你以前都做过什么工作?”

彭敏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和盘托出,毛主席随即眼中一亮,然后微笑着说道:“看不出来,你还是一个武人,你之前学过修桥吗?”

三、询问细节、大桥贯通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彭敏不紧不慢地回复道:“上学期间,学过一点,战争时期,在部队中抢修过几座桥。”

毛主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并嘱咐彭敏要好好学,要像学习打仗一样好好学,说完,毛主席就准备带着彭敏去现场视察。

彭敏询问毛主席是在水上看还是在岸上看,毛主席表示要在水上看,随后,毛主席一行人乘坐着轮船驶入桥墩中间。

在轮船往返期间,毛主席要求彭敏解释桥墩的水下抗压强度,彭敏以具体数值进行对比,毛主席连称如此更为坚固。

在询问过水下作业问题后,毛主席又对大桥上的通车时间产生了疑问,因为桥上公路比铁路通车时间整整晚了半年。

彭敏表示公路上还需要铺设公路面,这样一来,就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毛主席则是笑着解释说:

“将来要在长江上修建二三十座桥,还要在黄河上修建几十座桥,这样长江和黄河两岸人民到处都能过河!”

当天下午,毛主席返回码头后,兴奋对大家说道:“管柱钻孔法虽然是苏联人发明的,但是他们不敢用,我们用了,还成功了。”

1957年9月初,武汉长江大桥铁路通车后,毛主席特意来到大桥上视察,当看到五颜六色的栏杆时,毛主席询问道:“这是你们让谁看的?”

一旁的王任重表示:“这是供群众挑选的,大桥栏杆的颜色还没有确定。”

话音刚落,彭敏连忙凑上前询问毛主席:“主席,您看,大桥栏杆选用哪种颜色比较好?”

毛主席一边信步前行,一边指着蓝天和江水,众人当场心领神会,后来,武汉长江大桥的护栏和钢梁全部采用了银灰色。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兄... 在这个规则和理智交融的世界里,偶尔会闪现出一些光辉的瞬间,以至于让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种清新和活力。8...
原创 新... 我党内线显身手破重围 1942年深秋,在苏中区一处秘密据点,新四军高级干部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就在各路...
原创 大... 很多人的印象里,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形象自然要十分高大,起码也是一个像李...
原创 日... 日本在二战中扮演了一个极具侵略性的角色,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仓皇地投降。很多人把日本的投降归结于美国在...
原创 七... 1962年1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一场长达27天,参与人数达7000人之多的超大型会议。在这场重要的会议...
原创 许... 标题:许褚几百刀都砍不断马超的枪杆,十分生气,抢过来用手掰断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渭水之畔,两道...
原创 日... 这是日本最神秘的一支部队了,而且他还是皇家的特种兵,他们还有专门的标志,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骷髅兵...
原创 朱...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但成器的却很少。晚年,他越来越担心,到底该由谁来继承皇位? 马皇后的儿子,长...
原创 我... 自从泰山封禅无疾而终齐桓公仿佛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平时也不专心朝政了也不召开诸侯大会了,这位霸主把政事...
原创 清... 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一定社会群体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的变革。 如果积极的思想能够解决社会矛盾,那么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