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的日本间谍有多可怕?精准到子弹数量的情报,让日军在战场上如同开了天眼
创始人
2025-08-17 19:04:00
0

日本人在近代接受西方思想,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他们也将西方通过武力殖民扩张的发展道路奉为圭臬。

在此之前,日本人就对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垂涎已久,因此他们在明治维新后不久,就派出了大量间谍前往中国刺探情报,而这些间谍的情报,也成为了后来甲午战争中的重要胜负手。一、日本在华间谍网络的构建

从1886年开始,日本就已经在中国境内建立间谍情报网络了,其中尤其以日本间谍头目荒尾精在武汉建立的乐善堂,和在上海成立的日清贸易所最为典型。

荒尾精以培养中日贸易人才为幌子,在武汉上海两地培养了大量间谍,其中不乏宗方小太郎等日本间谍王牌。

这些间谍在接受完培训后,便被派到中国的许多地方进行侦察任务。

由于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外观上差距不大,因此平日里他们就会伪装成当地居民,在港口码头,军事设施周边进行调查。

一旦被人发现,他们就会迅速隐蔽起来,或者装作迷路。

▲日本间谍头目荒尾精

由于当时清政府对于间谍的重要性,没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在甲午战争之前,士兵们就算发现了日本的间谍,也不会主动去把他们赶走,甚至在收到贿赂后,还会出卖重要情报。

这让清军的布防位置等关键信息,都被日本人所掌握。

除了调查军工设施之外,日本间谍还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调查。

他们一边搜集清政府发布的公告文书,一边装作外乡人,和清朝百姓进行探讨交流,来深入体察中国“民情”。

日本间谍们通过这种方法发现,清朝表面上看起来依然是光鲜亮丽的大国,但实际上其统治体系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了。

民间有许多底层官员,因为无法忍受朝政的黑暗选择离开官场。百姓们也对统治者的压榨,感到忍无可忍,希望能够出现一位“明君”。这让日本方面坚定了侵略中国的决心。

▲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

在宗方小太郎的报告书中,他将清朝形容为一间破败的老屋,说清政府现在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这间老屋的外墙上粉刷,虽然看起来金碧辉煌,但只要遭遇外部冲击,就会很快坍塌下来。

不得不说宗方小太郎,对于清政府的深层次问题认识很深,他的这些报告也坚定了日方发动对清朝战争的决心。

在坚定决心之后,日方还需要一个和中国全面开战的借口,为此他们决定在朝鲜半岛上挑起事端。

日本人在1894年派出一支名为“天佑侠途”的间谍小队。

这支队伍的成员在朝鲜东学党起义后,频繁在朝鲜境内举行演讲,声称中国才是导致朝鲜乱象的罪魁祸首,并鼓励朝鲜方面与日本合作,一同推翻清政府在朝鲜的统治地位。

▲朝鲜东学党起义

还好当时朝鲜政坛的政客们,要比清廷官员更加机警,他们早已看穿了日本人的不轨之心,指出了日本才是包藏祸心的邻居,还将天佑侠途的成员赶出了朝鲜。

但这些人的言论,在朝鲜半岛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利用间谍“放火”的把戏,在之后几十年中,也成为了日本人最常用的伎俩。二、日本在甲午战争时期的间谍行动

虽然派间谍在朝鲜半岛挑起事端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日本在中国境内安插的间谍们依然在忙碌地工作着。

在日本决定侵略中国后,他们便将行动范围集中到了潜在的战场,北洋舰队常驻的旅顺、大连、威海等地,便是日本间谍活动最猖獗的地方。

在甲午战争开战前,由于在朝鲜问题上的冲突,清政府已经开始对日本方面有所戒备,并在旅顺、大连等地建立起了严密的关卡,对出入者进行身份排查。

▲旅顺炮台遗址

这些举动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间谍猖獗的活动,但很快他们就找到了新的办法。

他们让一部分间谍学习当地的方言,然后化装成普通农民在村镇间活动,将清军基地周边地形探查得清清楚楚。

由于这些日本间谍并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因此在探查的时候,他们都要随身携带写有详细地名的纸条。

日本间谍会将这些纸条藏在袜子里面,这样一旦遇到检查的清军,他们就会装作洗脚,去邻近的小溪或用自带的清水将袜子打湿,纸条上的字迹便看不清了。

此时他们只需要解释这是垫脚用的,清军也就不再追问了。

▲检阅中的北洋舰队官兵(剧照)

凭借着这些手段,日军在甲午战争开战前,就绘制出了精密的清军布防地图,这对他们在战争中的决策,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除了伪装潜入之外,日本间谍还会在海军衙门中寻找那些贪财之辈,在和他们建立联系之后,日本间谍们就会用高额的报酬向他们换取情报。

一些掌握关键情报的官吏见钱眼开,将自己手中掌握的秘密全部交给了日方,这也让日方对北洋舰队的真实实力,有了清楚的认知。

当时一位叫刘树芬的炮药委员, 就将天津塘沽的各军营枪炮、刀矛、火药、弹药数目清册, 以及军械所东局海光寺各局,每日制造弹药数量等绝密资料,全抄了一份“卖”给了日本人。

其他负责管理港口的官员,更是将北洋舰队各舰的进出港时间,也都“卖”给了日本人。

▲北洋水师官兵

这让日本海军就像开了天眼一样,总是能够在合适的地方发动伏击,这些卖国贼对北洋舰队的打击,实在不啻于坚船利炮。

除此之外,日本驻华官员也都有自己的任务,他们会用各种理由接近清政府高官,并实时监控李鸿章等人的动向,这给清政府重臣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还有一些日本间谍,则直接驻扎在了威海——大连一带的海礁上,每天记录北洋舰队船只的出行情况,这让日本在甲午海战之前,就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动的位置。

在日本宣战前几天,清政府已经嗅到了战火的气息,于是他们开始在天津,烟台等地严查日本间谍的行踪。

▲清末上海租界

此时日本人便将大多数情报人员,撤到了上海的租界之内,只留下少数几人在当地继续刺探情报。三、清政府抓捕间谍受阻

在日本情报人员撤到上海之后,依然没有停止间谍行动,他们一边在上海打探清政府的内情,另一面还在和各地的间谍联系,将收集的情报整理后,传回日本国内。

这些日本间谍仗着自己是在租界中,甚至开始明目张胆地实施间谍活动。

为了保护这些间谍,日本政府还以保护交战国侨民为由,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庇护居住在租界中的日本人。

由于当时美国政府,同时也为在日本的华人提供了庇护,因此清政府很难进入租界逮捕日本间谍。

▲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田贝

随着清朝军队在战场上不断失利,清政府对于日本间谍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明白要是不铲除日本的在华情报网络,那么自己就会在战场上处处受制。

为此,他们找到了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希望他能够主动交出日本间谍。

但田贝表示,现在在华的日本人受到了美国的保护,自己是不会允许清政府把人抓走的!

随后,清政府又提出罪犯是不在保护之列的,并请求田贝允许清军进入租界搜捕间谍,田贝又以需要美国政府批准为由,一再拖延。

田贝这么做的原因是他觉得日本将会在这次战争中取胜,他希望通过这么做,增进和日本人的关系,帮助美国多捞些好处。

他觉得国内的政客,肯定也会赞同自己的做法。

但在消息传回美国后不久,田贝就接到了要求其将日本间谍,引渡给清政府的命令。

原来时任国务卿的格莱星姆是律师出身,他对于政策的合法性十分敏感。

在他看来,在中国犯罪的日本人按照国际公约,不在受第三国保护的条款内,因此田贝必须将日本间谍交给清政府,还在回信中指责田贝对“保护性质”,产生了误解。

▲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在这次风波中,被引渡给清政府的两名日本间谍,在接受审问后不久,便因为间谍罪,被清政府处以斩首极刑。

就在国人们觉得清政府即将肃清日本间谍的时候,清政府的态度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原来随着“太后党”在朝堂上逐渐取得优势,和谈派压过了主战派,得到了话语权。

他们担心过度打击日本间谍的行动,会让之后的和谈变得困难,便让各地衙门在处理日本间谍问题时能拖就拖,暂时不要给他们定罪。

对于那些证据不是很确凿的间谍,他们也要求官员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任由美国人将他们护送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间谍

就这样,许多掌握了中国军事机密的间谍,安然返回了日本国内。

他们在日本策划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得不说这是清政府的严重败笔。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战依然是主导战争胜负的关键,即使在和平年代依然有间谍潜入我国窃取情报。

因此我们在平日生活中需要擦亮双眼,警惕那些想要窥探机密的可疑人士,为保护国家的安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注:

本文关于日本甲午战争前期间谍行动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试探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日本间谍情况》,刊登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刊;《甲午上海日本间谍案》,刊登于《兰台世界》2011年03期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曹操与诸葛亮:错失的相遇》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这是对诸葛亮的赞誉,他是三国时期的...
原创 毛... 毛主席提名李济深当副主席,有人不服气,周总理:听他的不用长征 1949年的北京,秋意渐浓。人民政协会...
原创 毛... 一张老照片,首次相见。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张毛主席和锦旗合影的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温馨的一幕,永...
原创 吐... 《——【·前言·】——》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吐蕃王活捉了一名唐朝的大将,眼看就要将其斩首。 而就在...
原创 揭... 在古代最强大的特务机构是出现在明朝,我们都知道锦衣卫东厂西厂,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创 唐... 唐朝的开放政策在诸多方面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方面 文化繁荣与多元融合 唐...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那就是苏联解体。 没办法,苏联解体的隐患,早在斯...
原创 晚... 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虽家道中落但志向高远,历经多次科举失利后终在不惑之年考中进士,开启仕途生涯。 ...
原创 这... 标题:长平之战:赵国的哀歌与战神白起的陨落 战国烽烟,天下大争。其中,长平之战作为历史上规模宏大、...
农界第一人 国家士无双——纪念... 编者按:12月12日至14日,“千年古县瑞安行——高校文史专家走进农学家许璇故里”活动在瑞安举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