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这是我国诗经中,记载的一句形容奴隶的诗。
“天不亮就要起床,被人狠狠的盯着,拼命的干活”,这就是那时候的奴隶们生活中的一个剪影。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奴隶。
不过近百年以来,奴隶制度逐渐被各个国家所废除。
“奴隶”这个词汇,也逐渐在现代社会中销声匿迹。
可你知道吗?
直至现在,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一个国家悄悄的奉行奴隶制度。
甚至经不完全统计,举国上下的奴隶,居然有50万人之多。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为什么,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废除奴隶制度呢?
在非洲的西北部,有一个西濒大西洋,北接撒哈拉,人口约为500万人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是非常典型的非洲国家。
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沙漠或半沙漠化地带占据着。
不过,三面环陆、一面涉水的地形,还是让它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更具有特色。
这个国家,只有一条长600公里的铁路。
不过,却拥有全世界最长的火车。
伊斯兰教七大圣城之一的欣盖提古城,也是毛里塔尼亚的旅游胜地之一。
虽然毛里塔尼亚极具非洲特色,且部分城市也已与我国达成友好城市。
但值得一提的是,毛里塔尼亚,是世界上最后废除奴隶制度的国家。
众所周知,自18世纪,欧洲国家入侵非洲土地以来。
便从非洲购买,并向欧美各国运送了大批黑奴。
很不幸,当时的毛里塔尼亚,也是这些被入侵的非洲国家之一。
不过,这对于当时的毛里塔尼亚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原来,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公元三世纪之前。
那时候的非洲国家,多由部落组成。
部落与部落战斗后留下的战俘,都会自然成为对方奴隶。
公元三世纪初,柏柏尔人就入侵了毛里塔尼亚,奴役了一部分原住民。
自此之后,毛里塔尼亚,就开启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奴隶社会。
直到1960年,毛里塔尼亚正式建国,才算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
而在这漫长的十几个世纪中,葡萄牙、荷兰和法国都曾入侵过这里,并在此建立殖民地。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度。
虽然自毛里塔尼亚独立之后,也试图在一些殖民地上废除奴隶制。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有效实行。
在国家和国际反奴隶行动组织的努力之下。
1980年,毛里塔尼亚才明确的从法律层面,正式废除奴隶制度。
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这条颁布的法律,并没有发挥令人满意的作用。
直至2007年,毛里塔尼亚,才直接在法律中对奴隶制度作出惩罚规定。
宣布:
奴隶制度和拥有奴隶,都会被判处两年至十年不等的监禁。
可即便这样,收获的效果也依旧微乎其微。
为何想要在毛里塔尼亚,废除奴隶制度如此艰难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前文提到过的历史问题之外。
就需要从从毛里塔尼亚的经济和文化习俗,这两方面来分析了。
在经济上,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
由于地处撒哈拉附近,导致农、林、牧业无法大规模发展。
即便拥有广袤的国土,可大面积的沙漠及半沙漠化土地也很难投入使用。
据统计,2022年,毛里塔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约100.9亿美元。
人均GDP2330美元,约合人民币16770元。
而同年,我国的人均GDP约等于8.7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毛里塔尼亚人均GDP的五倍左右。
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毛里塔尼亚的居民生活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正因如此,毛里塔尼亚也被称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
从文化习俗层面来讲。
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度,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奴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当地社会以及人们的脑海之中。
要想剔除,绝非一日之功。
作为奴隶的人们,大多仍旧以奴隶主为天。
而大部分的奴隶主,仍旧认为自己可以掌控家族中奴隶们的人生,有绝对的权利对他们进行控制和剥削。
有钱有权的人,自然不愿放弃,能彰显身份地位的奴隶。
而作为奴隶的人,除了在思想上早已臣服奴隶主之外。
即便为求生计,也不愿意脱离奴籍。
如此一来,便使得废除奴隶制度这一举措难上加难。
据不完全统计,毛里塔尼亚约有500万人口。
而在这之中奴隶的占比就有10%,也就是近50万人。
这些人奴隶,在人权方面并没有被重视。
相反他们大多没有人身自由,不仅不被允许拥有任何财产、没有任何权利。
甚至连他们生出的孩子,都没有办法作为普通人生活。
在他们的文化里,奴隶的孩子仍旧是奴隶。
一辈子无法摆脱的血缘和身份,成为了他们的枷锁。
不仅要被奴隶主狠心压榨,连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奴隶,要完全听命于奴隶主。
他们从事着最艰苦的劳动,无论严寒酷暑,都不能停止手上的活计。
奴隶主说一,他们绝不能说二。
否则迎接他们的将是无止境的鞭打与折磨。
没日没夜的干一整天活下来,可能只能分得一点点的食物,勉强果腹。
在这种条件下,能生存下去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但即便这样,他们也很难狠下心反抗。
在当地的法令颁布之后,举报奴隶主的奴隶,仍然寥寥无几。
曾有记者深入毛里塔尼亚,试图采访当地的奴隶,并帮助他们取得法律权益。
可当他采访到一名浑身上下伤痕累累的小奴隶时,却得到对方的婉拒。
被采访的小奴隶表示:
被打早已是家常便饭,这还算是轻的,有些不听话的奴隶,甚至会被活活打死。
虽然自己被打,但是至少还能有口饭吃,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这件事,深深的震惊了那名记者,也震撼着每一位看过这篇报道的人。
人们明白,虽然毛里塔尼亚的奴隶们看上去与常人无二。
表面并没有戴上手铐脚镣。
但事实上,这名为“奴隶”的镣铐,早就带在每一个毛里塔尼亚奴隶的心上了。
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度,如此难以废除。
与国家和人民在经济上、思想上的贫穷脱不了关系。
在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永远是最重要的基础。
经济上的落后,生活上的贫穷,注定会让一些本来很有利的规定难以实施。
让一些先进的思想,难以流入人们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