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皇亲贵胄或社稷肱骨离世,礼部都会根据其一生作为和德行为其追谥,最终由皇帝拍板。其中文官追谥则以“文正”居首,在宋仁宗以前称为“文贞”,后世为避其名讳赵祯的“祯”改为“文正”。在整个历史上,获此封谥的一共也就几十人,其中最著名的,也最被世人认可的,当属以下八人,你觉得合理吗?
1,魏征。
魏征
魏征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直言进谏著称。魏征一生侍奉过多人,包括李密、窦建德,但都默默无闻。唐朝建立后,魏征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幕僚,李世民继位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谋臣,为李世民出谋划策,他不畏权贵,有智慧,有勇气,敢于向李世民直言进谏,劝谏李世民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要为天下苍生着想。李世民正是接受了魏征的上谏,才得以开创“贞观之治”盛世。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追赠魏徵为司空、谥“文贞”。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2,范仲淹。
范仲淹
提起范仲淹,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的大文豪,事实上,他不仅是大文豪,还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范仲淹的一生堪称完美,他一生为官数十载,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爱护百姓。
他主持的庆历新政,仅仅几个月就使内忧外患的朝廷焕然一新,在地方为官,一心为民,整治水患,赈济灾民,深得民心,驻守边疆时,整顿军队,训练新军,使边疆得以和平,文学造诣更不必多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千古名句。
范仲淹的一生文武皆备,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心系国家,心系百姓,一生功勋卓著,世称“范文公正”。
3,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年幼聪慧,“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应该妇孺皆知吧,讲的就是7岁的司马光在危急关头,急中生智救下小伙伴的故事。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司马光确实有着非凡的智慧,加上勤奋好学,20岁中进士,步入仕途。
司马光性格温良谦恭,行事光明磊落,在地方为官时,减轻百姓负担,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他一生在文学上成就卓著,除了编撰了著名的《资治通鉴》,还留下了无数的文学作品。他的一生以廉洁朴素著称,即使位居宰相亦是如此,从不奢侈浪费,这种高尚的品德值得世人学习。
司马光六十八岁因病去世,获赠太师,谥号文正。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4,宋璟。
宋璟
宋璟是唐朝名臣,官至宰相,与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名,是大唐响当当的人物。
宋璟一生淡泊名利,大公无私,以直言敢谏著称,他不惧权贵,以大局出发,对违法乱纪行为零容忍,因此得罪了许多奸臣,一生几次被贬,但是他仍不改初心,不管生在何地,都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官至宰相后,仍能保持清正廉洁,从不徇私枉法。宋璟一生历经唐朝五任帝王,尤其在唐玄宗执政时,受到唐玄宗器重,在他的辅佐下,内忧外患的唐朝焕然一新,这一期间的唐朝国力达到巅峰,万邦来朝,史称“开元盛世”。
宋璟75岁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5,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出身契丹豪门,祖上是大名鼎鼎的耶律阿保机,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学习汉文化,成年后,已是满腹经纶,而且天文、地理,占卜样样精通,是难得的人才。
耶律楚材侍奉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两任大汗,为君王出谋划策,屡立功勋,深受两任大汗的器重。耶律楚材提倡儒学,反对杀戮,反对掠夺,保护百姓,极力在元朝推行汉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正是如此,才有了后来多元一体的元朝。耶律楚材为官三十年,刚正不阿,秉公执法,被后世称为一代名相。
窝阔台去世后,耶律楚材受到排挤,于1244年忧愤而死。元文宗时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6,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是元朝著名的政治家,其自幼聪慧,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地理以及算数,早年曾做过官,由于不得志便辞官隐居,26岁时经海云禅师引荐,投入忽必烈帐下,成为忽必烈的幕僚。
刘秉忠博学多才,知晓天下事,深受忽必烈重用,随忽必烈多次出征,力劝元军不要滥杀,因此挽救了无数无辜人士,他还举荐了许多汉族名将,都得到了重用,主持修建了元大都,另外“大元”的国号也是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
刘秉忠追随忽必烈三十多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59岁卒于任上,为元朝奉献了毕生精力,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秉忠去世后,忽必烈追赠其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至此,刘秉忠位封三公,在元朝,汉人有此荣誉的也就刘秉忠一人,可见其份量之高!
7,刘统勋。
刘统勋
刘统勋,清朝名臣,出身书香门第,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侍奉雍正和乾隆帝两任帝王,深受器重,官至首席军机大臣。
刘统勋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治水向来乃国家大事,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关乎百姓生存问题。他治水水患三十多年,期间秉公执法,严惩贪官污吏,前后治理多地水患,政绩斐然。刘统勋为官五十载,清正廉洁,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773年,刘统勋被调回朝廷,任首席军机大臣,成为乾隆的左膀右臂,乾隆称他为“真宰相”,同年,刘统勋卒于任上,乾隆追授太傅,谥号“文正”。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文正”的第一人。
8,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也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与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藩最著名的就是组建了湘军,并且率领湘军平定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挽救大清于危难之中,曾国藩位高权重,却从无二心,对朝廷忠心耿耿。曾国藩提倡以儒治国,反对暴政,提倡节俭,推动洋务运动,创办军工厂,首次派学生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晚清王朝的颓势,其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也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曾国藩62岁去世,朝廷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