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侯君集不就是想把我扳倒,然后自己去做宰相吗?”这是房玄龄和唐太宗的其中一段对话,唐太宗想请房玄龄到弘文殿继续上班,房玄龄觉得没面子,于是有了上面的对话。
然而,事情是这样子的!
房玄龄坚持裁掉1/4的官员,而侯君吉却坚持要裁掉3/4的官员,于是呢,两人在朝廷开大会的时候就发生了争执,最后就王子廷事件,房玄龄认为,这个主要责任是侯君集。而侯君集则认为,这个事件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房玄龄这里,是因为房玄龄的儿子收了王子廷的字画,才造成王子婷廷自杀的。
在整个朝廷开大会的情况下,唐太宗为了顺利推行官员改革制度,堵住阻止改革官员的嘴,唐太宗只能暂时委屈房玄龄了,就这个事情批评了房玄龄,而房玄龄也自知理亏,于是就主动辞去宰相的职务,唐太宗也默认了。
等这个事情平定下来之后,唐太宗亲自到房玄龄家里,请他继续担任宰相上班,而房玄龄觉得这样直接去上班也不好,毕竟在他心里,始终认为侯君集是故意整倒他,然后侯君集他才有机会出将入相。
唐太宗对房玄龄心里的想法自然也清楚,于是呢,就想亲自来化解这个矛盾,也更好的进一步了解侯君吉的真实想法,是不是想真的上位宰相这个位置,他把侯君集单独召见到宰相办公室,然后让房玄龄在屏风后面注意旁听。
侯君集来到宰相办公室之后,唐太宗让侯君集坐在宰相椅子上,侯君集没来过宰相办公室,自然也不知道这个椅子是宰相座位,当唐太宗告诉他,这是宰相座位的时候,他马上起身拱手说,自己绝不是做宰相的料,唐太宗就跟他说,房玄龄已经辞职了,你刚好可以接任,你把这个官员改革做的很好,说明你有能力能做这个宰相啊!
侯君集一再推迟,自己没有这个心思,想要来出任宰相,并且已经答应皇后了,把官员改革这个事情做完之后,就会辞任吏部尚书这个职位,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国家为皇上尽力,绝对没有其他想法,更没有针对房玄龄。并且说房玄龄是自己的老上司,自己很尊重他。
侯君集说完这一切话之后,唐太宗让房玄龄出来,房玄龄在幕后一字一句都听到了,当他知道自己误会侯君集的时候,自己也心里过意不去,于是也非常希望侯军吉继续担任吏部尚书。
通过这样一个安排,唐太宗轻松化解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唐朝版的“将相和”!作为领导让公司员工和谐共处,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员工内耗,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