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让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再鲜活起来。
“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似乎没有哪位民族英雄能如岳飞这般深入人心。
岳家军的战力为何强大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的战斗力能得到对手的肯定,说明确实很强大。
其时,南宋的主要将领有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人。岳飞和岳家军的防区东起江州、西至荆州及长江北岸的一些州县,淮南东西两路则由刘、韩、张分别负责。这四支抗金军队中,只有岳家军主动攻击过兀术率领的大军。有时金兵攻击淮南东西两路,岳飞还得派兵支援。
毫无疑问,岳家军的战斗力是最为强大的。这与岳飞带兵思想及操练是密不可分的,尤为重要的是,岳飞将部队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赵构颂给将帅的许多诏令,唯独岳飞的诏令中,几乎每次都称赞他的治军方式,“师行而耕者不变”“涉千里之途而樵苏无犯”……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这就是岳家军的戒条。“夜宿民户外,民开门纳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苇无乱者。”这样的军纪,在历史上封建王朝军队中是绝无仅有的。
正因如此,岳家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爱戴与拥护,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运送粮草,忠义民兵主动配合作战,让金兵陷入“人民战争的江洋大海”。
岳飞为何背刺“尽忠报国”
“秦松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何)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自晚唐募兵制后,到五代十国时期,为防募兵临阵脱逃,就在每个士兵脸上刺字。南宋初,王彦与岳飞率领的忠义民兵也都在脸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被称之为“八字军”。
故而,当时的军人在身体某个部位刺上有特殊意义的文字是十分常见的,岳飞作为忠义民兵首领,在背上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都是后人杜撰的,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是岳飞母亲刺的。
岳飞究竟是怎么死的
契丹坐大为辽,女真坐大为金。金灭辽后伐宋,掳走徽钦二帝。构即位南宋始,起用李纲为相,整编忠义民兵,履职七十余天,岳飞出收建康(南京)。
金国见武力难以灭亡南宋,只得改变策略,“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与徽宗一起被俘的秦桧乘机代替徽宗上书军事首脑粘罕,建议派遣一名旧臣南归,劝说赵构俯首称藩,“世世臣属,年年输贡”。可见,秦桧南归,是金国指派回来的代言人。
秦桧当上相国后,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遭到百姓的谩骂与官员的弹劾。就连赵构也有些不知所措地说,朕北人,将安归?从而将秦桧贬谪出去。
没有秦桧这块绊脚石,岳飞高举抗金大旗且军威盛壮。
1135年,金国发生政变,挞懒推倒粘罕。赵构又召回秦松,谋求议和。三年后,金主派使者携带诏书,要求赵构取消帝号,南宋取消国号,成为金国的藩属。秦桧代替赵攀比跪拜在金使面前接受诏书,完成了投降仪式。岳飞立即上表朝廷,“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
1140年,兀术率大军南侵,岳飞率岳家军迎头痛击,得到忠义民兵的响应,连败兀术,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兀术见岳家军来势汹汹,下令随军老少北返,准备总撤退。
两军决战前夕,秦桧急令岳家军侧翼军队后撤,迫使岳飞撤军,既而解除岳飞及张俊、韩世忠的兵权,就连宣抚司(抗金指挥部)也一并撤消。金主再次下诏,一是将淮水以北割让金国,二是杀死岳飞,解散岳家军,并“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