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城市性建筑并不是城市化的唯一标志,社区功能专门化、合理布局和战略考量也是城市化的一个标志。这种在瓦尔加纳巴及藏布里纳巴统治期间发展起来的城市,其特点并不是建造了某些典型性的城市性建筑,而是实现了社区功能的专门化、标志性地点的合理布局以及整个城市建构的战略性考量。
莫罗·纳巴的定都决定
城内具有城市性质的建筑只有寥寥数种,例如以泥土或编织物为原料的圆形建筑、少数供贵族阶层居住的方平顶房屋、供莫罗·纳巴居住的简陋宫殿,这使得来到瓦加杜古的欧洲探险家和第一批殖民行政官员都忽略了此地早已对仆人、重要人物、商人和工匠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区域有了专门性的划分。
16和17世纪,每一任莫罗·纳巴的登基都伴随着一次宫殿的迁移,而在他们死后,他们也往往选择葬入自己的宫殿中。因此,纳巴建造自己新宫殿是为了避免自己居住在其前辈的陵墓上。拉西纳·辛波雷成功在瓦加杜古发现了14座王室陵墓,这些陵墓的埋葬时间大约在17世纪至20世纪之间。
亚德佛纳巴,瓦尔加纳巴,基尔加纳巴这些最早的纳巴们的宫殿几乎都临近他们的境内的土著居民区。土著居民们控制着耕地和住房的分配,甚至对葬礼等相关事宜负责。即使这些土著居民被纳科姆斯人征服,他们手中仍然掌握着神权,当地的神职人员对于纳科姆斯人来说尤为重要。有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曾得出结论:莫西王国是缺乏经济基础的王国。
但阿西米·库安达认为莫西王国在其形成过程中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对于向外部世界开放的需求,特别是对尼日尔境内诸城市开放的需求,例如廷巴克图、莫普提、杰内、塞伊、高,他们十分欢迎商人的到来。第一批雅尔加商人在16世纪就已定居在莫西,他们有可能也属于芒代商人中的一个分支。
他们为王国提供来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牧产品,例如来自北方地区的牛、盐和来自南方地区的布匹、可乐果、欧洲步枪,其权益和财产受到王国的保障,并享受一定特权,王国军队有时还会护送他们的商队。大约在16世纪中叶,瓦加杜古成为了连接北部萨赫勒地区和南部丛林地区之间的中转站,并在此地有了第一个雅尔加社区,附近设有市场。
随着18世纪宫廷需求的增长,藏布里纳巴把这个市场搬到其居住地附近的“城市中心”。此时的市场,被王室视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及实现社会控制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有利工具,从而被王室划入自己的管辖中。藏布里纳巴针对市场建立了一个治安管理系统,以此为王室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也就是从那时起,所有的王室宫殿都建在市场附近。虽然这一时期的宫廷仍然处于四处迁移的状态,但其移动范围南北距离不超过一公里,东西距离不超过五百米。由此可以看出,16世纪至19世纪,宫廷移动的地理空间范围越来越小:16和17世纪是在整个王国内移动,18世纪开始在瓦加杜古内部移动,最终,19世纪的时候围绕着市场移动,这表明控制市场对于王室掌控国家的经济特权来说十分重要。
在18世纪中叶,瓦加杜古这座城市的基本格局确定下来,即以市场和宫殿为核心展开城市建设。土地的分配则要追溯到16世纪沃格都格纳巴(和芒库格杜纳巴两位腾索巴族纳巴的决策。
自亚德佛纳巴(1620-1661)统治时期起,莫罗·纳巴开始将瓦加杜古设为都城,同时土地的分配权也开始被他们所垄断,也从那时起,新居民居住的地点开始由莫罗·纳巴指定。
结合伊夫林·德沃伦-库安达和拉西纳·辛波雷的研究成果来看,瓦加杜古存在两种类型的社区。部落首领们所在的社区必须离宫殿足够远,以便他们任何尝试推翻王室政权的企图都能被王室护卫队拦截。而宫廷里的显贵、仆人和王室护卫队必须就在宫殿附近。
这种社区划分方式遵循一种东西完全分离式的空间结构——西边聚集着老人和男人,东边居住着妇女和儿童。例如,1757年亚滕加的首府瓦希古亚成立时,康佛纳巴将战俘圈养于王室宫殿以东地区,王室仆人(农牧业者、军官的家眷及后代)也居住于此。
在同一时期的瓦加杜古,瓦尔加纳巴也采用了这种地理分布形式。战俘背景的仆人被安置在宫殿以东的三个社区:第一个社区是康扫金,是王室大臣的住所;第二个社区是康博因色,由步枪手和达波雅居住;还有一个社区是由王室护卫队及刽子手居住,此社区由瓦尔加纳巴亲自建立,被命名为“宫殿背后的人”。
瓦尔加纳巴为了管理这三个区,专门增设了一个职位——康扫金纳巴。宫殿的东部被认为是摩加社会的大后方。这些战俘是从阿散蒂和古伦沟两国掳掠来的,但从社会学上来说,由于他们生活在供被解放的俘虏居住的社区,所以他们是独立的。
由此可以看出,莫罗·纳巴的个人及家庭生活大部分集中在宫殿的东部。因此,东宫的通道原则上只对妇女和宫廷高官开放,而西宫的通道则对男子和部落首领开放。在宫殿的西郊,则是自由仆人居住的三个社区比尔巴洛格、比利班比利和萨满德。
为满足宫廷需要,瓦尔加纳巴会从部落首领的儿子中挑选一批年轻侍从。他们从小生活在宫中,服役期限为9-12年,直到19岁可以离开娶妻生子,到比尔巴洛格和比利班比利居住。这一制度为莫罗·纳巴储备了大量人才,对宫廷运作和人事更新至关重要。在萨满德区居住的人主要有三种:负责皇家礼仪、登记各部落首领候选人和每年进攻三次修复宫殿的人。
这个社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瓦尔加纳巴统治时期,这个社区的人主要负责卫生和宫廷礼仪工作,因此,类似每天清晨的早朝、每周五的出征演习仪式的官方仪式基本也都可以追溯到其统治时期。
19世纪,瓦加杜古城中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入驻了新的家族和外来群体。豪萨族和迪乌拉族的到来使雅尔加人失去了贸易垄断地位,胡尔古纳巴在他们的影响下成为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纳巴,并授权授权在宫廷北部建造一座清真寺。
穆斯林的礼拜场所以及伊玛目的居住地逐渐成为城市的一个新核心,并吸引了许多来自苏丹的穆斯林。这个新形成的穆斯林社区被称为莫恩贝(摩尔语中穆斯林的意思)。例如,尼邕森社区接待了莫罗·纳巴的珠宝供应商。
虽然对这个社区的位置有许多争议,但该社区的大家族之一—德牧家族—提供的说法似乎更为可靠。他们称,由于他们的苏丹血统和宗教信仰,他们在19世纪被莫罗·纳巴安置在莫恩贝社区附近。尼邕森社区至少有两个家族,图尔家族负责雕刻逝世的莫罗·纳巴丧葬雕像,而德牧家族负责制作战矛和马具。
此外,德牧家族也是宫廷珠宝的主要供应商,他们铸造了宫廷妇女所佩戴的沉重手镯。城市东部的豪萨社区(赞古丁区)受王室管辖外,其建立是由卡尔佛纳巴(1842-1849)授权的。这些商人与雅尔加人互相竞争商业网络,同时与南部城市发展贸易,萨拉加(位于今加纳境内)自18世纪以来一直是豪萨商队的终点站。
豪萨商人还从19世纪下半叶奴隶贸易中获益。在上沃尔特被入侵之前,瓦加杜古和博博-迪乌拉索早已有四个多世纪的商业历史和将近两个世纪的城市历史。法国人到来之后,开始在这两个城市设立行政点、军营和贸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