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之传
创始人
2025-08-02 12:33:14
0

春节假期,闲暇时大多在重读宋史。宋朝是一个有别于之前的朝代,也是值得常读的朝代。

安史之乱(755年至763年)之后,唐王朝的地方势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主政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握军队,而且逐渐掌握了辖区内的人事权、财权,俨然成为先秦时代称霸一方的地方诸侯,唐王朝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毫不客气地从唐哀帝手中接过皇位,建国号梁,史称“后梁”。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至暗的一段历史----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53年时间里,中原先后出现5个正统王朝,共换了14个皇帝,其他割据政权还有几十个小皇帝。他们围绕着皇位,臣弑君,子弑父,弟弑兄,你杀我、我杀你,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有枪就是草头王。具体乱到什么样子,什么程度,我就不细说了,互联网上都有。

959年7月27日,五代最后一个皇帝,后周世宗柴荣因病去世,年仅39岁。他最大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时年只有6岁。柴宗训的几个哥哥此前都死了。乱世之中,强敌环伺,6岁的孩子怎么能稳得住局面?

这之前,周世宗柴荣的危机感不可谓不强。他在世时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十年至太平”,期望通过十年的努力,消灭东西南北的十余个割据政权,一统天下,为百姓重新开太平盛世;他也有危机感,一手忙着打仗,一手又在抓干部队伍建设,严明纪律,重振朝纲。而对身边武将,柴荣采取了极端的防范措施,把方面大耳有福相的手下杀干净,免得他们弑君篡位。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漏了大将赵匡胤。

当时的背景就是这么个背景。柴宗训即位约半年后,也就是公元960年春节,发生了陈桥兵变。作为大周禁军最高领导的赵匡胤,被手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后世对这段历史颇有看法,认为这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政治阴谋。其实,这段历史已经是个谜,但就实质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皇位就轮到赵匡胤坐了。

刚才说过,当时的情况有枪就是草头王,况且赵匡胤不只是有枪,他文武双全,心比海宽,勇冠三军,当时的人望到了不得不当皇帝的阶段,陈桥兵变前已有端倪。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赵匡胤主动要当皇帝也好,不主动当皇帝也好,皇位都是他的,水到渠成,形势大过人,由不得你。这样的案例,之前已经反反复复上演过,后周太祖郭威也是黄袍加身上位的。能理解这段话,算是历史观的成熟,也算政治成熟。

赵匡胤当上了皇帝,这个皇位是手下送来的,所以叫“宋朝”,当然,此为戏说。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已经和手下约法三章,主要意思就是这次是和平演变,正常禅让,不要动刀动枪,不能打砸抢,要礼遇后周柴宗训母子和宗室,大臣还是大臣,除了换了皇帝、国号,其他都不要变。手下都同意。

接手烂摊子的赵匡胤要继续周世宗的意志,统一中国,革新政治,开创太平。他根据赵普的建议,按照“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思路开展统一战争,到他去世时,基本实现目标,只剩下北汉、幽云十六州等没有臣服。政治上,他采取以文驭武、文官治国的办法,逐步提高文官的地位,削弱武将的权力,有单位管制定作战计划,有单位管练兵,有单位管调兵,有单位管钱粮,军事主管经常对调,以防止武将做大,威胁朝廷。这项工作在他去世前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但是他开了个头,搭好了框架。

赵匡胤于976年10月去世时,时年49岁。皇位由弟弟赵光义继承,赵光义当时37岁,是大宋唯一的亲王,并兼任首都开封市委书记、市长、首都卫戍区司令员。赵匡胤的长子,25岁的赵德芳当时非但不是太子,甚至连个郡王都不是。有记载说,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说过,乱世之下,国赖长君,为避免悲剧重演,将来被人抢了皇位,等赵匡胤万岁之后,皇位交给弟弟赵光义才好,以后再把皇位交回来给赵匡胤家。这个说法至今没有证据,但何其合情、何其合理。

赵匡胤一直没有培养自己的儿子,但却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培养弟弟赵光义,给他平台,为他立威。到赵匡胤执政后期,连赵匡胤身边的太监都知道“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不是说,赵匡胤在位16年就能彻底扭转了“安史之乱”之后200多年的政治乱象。直到赵匡胤去世,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已归附的地方也人心不稳,且功臣宿将大多健在。这时,只有坚定地把皇位交给弟弟赵光义,才是明智的选择。

我看中国历史看了许多,名人传记数百,觉得孔子是值得佩服的先师,而赵匡胤也是令我佩服的先师,他有情有义、思路清晰、久久为功、头脑冷静。他开创的以文驭武、文官治国道路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标配,被我党发挥成“党指挥枪”。赵光义对哥哥的崇拜无以复加,哥哥赵匡胤的未竟事业被他成功推向前进,形成新的时代潮流。整个宋朝没有发生武将割据一方的事情,更没有出现唐朝“安史之乱”这样的惨剧。

到宋太宗赵光义去世前,经过这哥俩38年的努力,国家在版图上,除了被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北宋王朝已基本恢复汉唐旧僵的基本盘;在政治上,也基本稳定了局面,人心逐步安定。

内忧外患基本消除,这时宋太宗赵光义起了私心,他没有将皇位还给哥哥赵匡胤家,而是立自己的儿子赵恒为太子。997年,58岁的宋太宗赵光义去世,29岁的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也可能是当时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儿子赵德芳、赵德昭已经去世多年,在世的已是孙辈。再说皇权移来移去不利于长治久安,就这样吧,传给儿子就传给儿子,亏了哥哥了。

这样做,赵光义内心不可能不愧疚。他的武功不如哥哥赵匡胤,但是文化水平和眼界并不逊色。他曾经跟哥哥赵匡胤说过国祚长短“在德不在险”这样的话,能说出这种的话,当是明白人。但是,再巨大的利益面前,赵光义没有完成母后交代将来把皇位还给哥哥家的政治任务,可谓利令智昏。但是,报应只会迟到不会缺席,130年后的公元1127年,金朝军队攻破北宋首都开封,把宋太宗赵光义的绝大部分子孙掳到北方当奴隶,而已经散落民间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大多幸免于难。

再过了35年,公元1162年,赵光义的六世孙--南宋高宗赵构,已倦勤为由退居太上皇,将皇位交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昚,是为宋孝宗,赵光义没有做到的事,子孙帮他完成了。从此宋朝的皇位回到了太祖赵匡胤一脉,直至宋亡。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还记得机器人马拉松上的“跑步小... 新华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 闫雨昕)记者今日获悉,松延动力7月份实现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其中...
原创 谁... 刘备手下有一位最得力的谋士,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他投入刘备阵营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不过,我们可以看到...
原创 考... 导语: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细数清王朝的在位皇帝,我们不能发现光绪皇帝可以被称为清王朝历史上...
原创 她... 古代社会是一个绝对的男权社会,讲究男尊女卑,女人想干出一番事业,非常难。像历史上的吕雉、武则天这样,...
原创 全... 当今时代,全球各国间的交流愈发紧密,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包容性极强的国际社会。在这个大背景下,人口的跨...
原创 比... 在我们的西北角,有5个我们非常熟悉但是又非常陌生的国家,它们一般被称为中亚五国。我们熟悉它们的名字:...
原创 石... 石勒,字世龙,初名?,羯族,生于公元274年(西晋泰始十年),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北)人。 羯族是...
400余件明清外销瓷器在如皋展... 国器华章——明清外销瓷特展活动于11月18日在江苏如皋开幕。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南通市委统战部副部...
国内最贵青花瓷器成交记录--明... 2011年纯,“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以8000万元起拍,随后引发了藏家的激烈竞价,经过几十轮的...
原创 此... 今天我们来说说三国时候的那些事。首先,三国是哪些国家呢?魏国蜀国吴国。三国最重要的是什么?实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