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天下长河》虽然以治河为主线,但是全剧囊括了康熙一朝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使单线程的剧情顿时血肉丰满,引人入胜。
“削平三藩”、“疏浚两河”、收复海外领土、三征葛尔丹、远征雅克萨,这是康熙(罗晋饰)不可磨灭的在历史功绩。
朝中倾轧、吏制败坏、党争不断、耗费国力、靡费民力,这也是康熙在政治和经济上存在的问题。
功绩也好,问题也罢,康熙至死都没有放松对皇权的掌控。这个历经政治风波的皇帝,对朝局的走向、各臣子的大志向和小心思都了如指掌。
在剪除鳌拜及其党羽之后,打破了政治格局,产生了大的动荡,这时的康熙在政治上是稚嫩的,不得不依靠外戚的力量来稳定朝局,稳住满人的心。
索额图(梁冠华饰)和明珠(公磊饰)应运而出,索额图是康熙的叔丈人,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放眼满朝,二人在出身和资历上没人可比。
索额图和明珠一入内阁,康熙就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信任,一个兼管兵部,一个兼管吏部。刀把子和印把子都被他们把持着,可谓是权势滔天。
索额图和明珠既是康熙朝权臣,也是能臣,他们俩在治国理政方面确实有独到的见解和超凡的能力。
在他们的帮助下,康熙稳固了地位,掌控了时局,有更多的精力来面对迎面而来的各个挑战。
而且,康熙一直保持了人间清醒。眼看着索额图和明珠做大做强,却一点也不恐惧。
因为康熙始终在两位权臣间充当裁判员的角色。一方面强调君臣团结紧紧地,试看天下能怎地。
另一方面,采取打打拉拉、踩踩捧捧的驭人之术,让索额图和明珠为争宠而战,为权力而斗,为个人利益而奋不顾身。
所以康熙对他们拉帮结派、卖官鬻爵、贪腐成性的行为是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你不威胁到皇位,大事都听老子的,你们俩随便玩。
而索额图和明珠通过长期在政治漩涡中的打拼,也看清了康熙的真实目的,也乐于在这位皇帝面前表演互撕的桥段。
因为他们明白要是嫌自己命长就团结得紧紧的,反之就得硬着头皮斗下去,直到筋疲力尽。
但是,索额图和明珠被康熙这样惯着,时不时地就夹不住尾巴了,偶而露出了峥嵘。
时间一长,康熙就警惕了。心想这哪能行啊,让你们贪点、拿点都不是问题,但是你们不能不听招呼。
就此萌生了利用汉大臣抑制满大臣的策略,以期达到权力的分散和平衡。
这期间,康熙一方面大兴科考,发现和使用人才。另一方面破格人才。
未通过科举考试的高士奇(陆思宇饰)从而进入康熙视线。这位博学多能,才思敏捷的康熙一朝有名的佞臣破土而出。
高士奇在康熙这只巨手的几次拨弄之下,很快进入内阁,虽然手中的权力没有索额图和明珠大,但是康熙终于在内阁掺了一把沙子。
此举不但在内阁形成了三驾马车,还笼络了汉臣团体,使一些地位卑贱的人有了幸进之心。
这期间,康熙不仅完成了由徒有皇帝身份到拥有绝对皇权的华丽转身,也完成了平定“三藩”,收服海外郑氏势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河的历史性任务。
到了这时,康熙也真的像剧中索额图对他的评价,那就是现在的皇上已经成为了一尊真神。
作为神,康熙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当他发现亲自挑选的三驾马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党争时,他的手又拨弄起又一颗算盘珠子。
一直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的徐乾学(赵麒饰)走上了政治前台。徐乾学是一名从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是康熙一朝的大儒,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代表了清初文人的导向。
但是徐乾学的政治品行十分不堪。在入阁之初就揣摩到了康熙的心思,党附索额图,指使自己的门生御史郭琇(杨晓波饰)明着弹劾治河有功的靳辅(黄志忠饰)和陈潢(尹昉饰),实则是向明珠发起致命一击,最终将将明珠赶出了内阁,靳辅和陈潢被锁拿进京问罪。
这是康熙最想看到的效果,被急于建功的徐乾学都给办到位了。
靳辅和陈潢治河有功,为什么还要拿下呢?因为他们二人是能臣,是有着一门心思的能臣,不能把治河大业放在全局去考虑。
这样一来就会放慢康熙实现政治抱负的脚步,使治河到后期不但不会成为康熙的助力,反而会形成阻力。
如果继续按照靳辅和陈潢的意图治河,就没有远征葛尔丹的钱粮,两权相利取其重,放缓或暂停治河,全力对付葛尔丹。
但是,靳辅和陈潢都是一根筋和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这哪能行啊,你再有能力也得服从大局,服从皇帝的安排呀。
现在看来,想做个能臣也不容易,起码得有政治敏锐性和大局观,不能光做事不看路。
明珠的倒台让徐乾学尝到了政治上投机的甜头,整人整得上了瘾。在明珠倒台后不久,又指使郭琇弹劾高士奇。
康熙念及旧情,只是让高士奇提前退休回了老家,其实是救了高士奇,使他最后能得以善终。
之后,徐乾学又抓住索额图暗中为太子培植势力的把柄,向康熙屡次进言。
在康熙眼中,我的就是我的,我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能主动要,更别提抢了。索额图此举戳到了康熙最大的痛处,只得将他圈禁。最后,佞臣徐乾学成了党争的最大受益者和牺牲品。
而剧中标榜为廉吏的于振甲(苏可饰),为什么造成了重大工作失误,不被康熙追究,反而得到了重用呢?
于振甲的廉,现在看来,有点故意做秀的成分在内,有点愚不可及。表面上看,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天下、为治下的百姓考虑,其实只是为了成就他个人的清名罢了。
康熙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之所以不点破,就是要利用他这一点。让于振甲时不时地从外行角度对治河提出意见,来恶心靳辅和陈潢。
实则是让靳辅和陈潢领皇帝的情,理解领导的意图,听从招呼。要不然仅凭于振甲的所作所为,早就被扒拉没了。
现在看来,康熙是利用于振甲给靳辅和陈潢上眼药,利用郭琇直接打靳辅和陈潢的脸。
纵观康熙一朝,任你权臣也好,佞臣也罢,能臣也好,廉吏也罢,其实都是康熙手中的算盘珠子,想怎么扒拉就怎么扒拉。
[图片23]
以上为刚柔经史原创作品,将持续输出更多优质文章,期待您的长期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