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天下,李渊父子成为了最后的大赢家,建立了大唐王朝,一统天下。那么其他各路枭雄的结局都是怎样的呢?
1、窦建德。
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围困了洛阳城,窦建德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等李世民灭了王世充,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自己。窦建德率十万大军向洛阳进发,准备增援王世充。
李世民决定“围点打援”,他下令唐军继续围城,自己则带了三千五百精兵赶往虎牢关迎战窦建德。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以少胜多,大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窦建德在混战中受伤,他骑马奔逃,唐军将士在后面紧追不舍,将窦建德生擒。后来窦建德被带到了长安,李渊下令将窦建德斩首。
窦建德生活简朴,不谋私利,善待将士从不劫掠百姓,他的名声很好,非常得人心。只可惜他碰到了能力非常强悍的李世民,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出现,窦建德很有可能会成就一番帝业。
2、王世充。
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在洛阳时,派人向窦建德求援,此时窦建德已经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他满心指望窦建德能帮他解洛阳之围,击退唐军,然而事实并没有如他所愿,窦建德打了败仗,被李世民生擒。
李世民将窦建德押到了洛阳城下,王世充见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得已打开城门,向李世民投降。
后来王世充被押送到长安,李渊本来想将王世充斩首,但是李世民之前曾许诺过要留王世充一命,于是李渊免了王世充的死罪,下旨将他流放到蜀地。
因为押送王世充的人员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先将王世充关押了起来。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假传李渊圣旨,提审王世充,然后杀了王世充。独孤修德的父亲独孤机以前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被王世充所杀,独孤修德要替父报仇,所以除掉了王世充。
3、翟让。
翟让,瓦岗军前期的首领,李密来投奔翟让后,带着瓦岗军打了很多胜仗,威信大增,翟让认为李密的才能远在自己之上,便主动让位,将瓦岗军的大权交到了李密的手中。随着瓦岗军势力的不断壮大,翟让的部下都不甘心让李密掌权,劝翟让将权力夺回来,李密知道后,便想杀掉翟让,以绝后患。有一天,李密拿出一张宝弓让翟让欣赏,翟让正在拉弓时,李密的亲信蔡建德挥刀从背后偷袭翟让,杀了翟让。
4、李密。
李密率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势力大增。之后李密又率军和王世充大战,一开始互有胜负,后来李密占据了上风。
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杨广后,率军北上,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决定先打宇文化及,双方在黎阳和卫州大战,宇文化及的士卒有很多人叛逃了,他见形势不妙,向北逃往魏州。
李密和宇文化及交战,虽然获胜了但是元气大伤,王世充趁机进攻李密,李密大败,跑到关中投奔李渊去了。
李密投奔李渊后,率部发动叛乱,被大唐熊州副将盛彦师所杀。
5、南梁萧铣。
萧铣割据南方,成为一方霸主,巅峰时期拥兵四十万,势力很大。
公元620年,李渊令李孝恭和李靖率军讨伐萧铣,唐军击败萧铣,围困了南梁都城江陵,萧铣见大势已去,向唐军投降。后来萧铣被带到了长安,李渊痛斥萧铣,下令将他斩首。
6、杨玄感。
杨玄感是隋朝司徒杨素的长子,公元613年,隋炀帝杨广第二次亲征高句丽,命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见杨广失去民心,农民起义不断,于是起兵发动叛乱,率军攻打洛阳,后来被大将军宇文述击败,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杨玄感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
7、宇文化及。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杀了隋炀帝杨广,立杨广的侄子杨浩为傀儡皇帝,他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途中被李密击败,后来到了魏州。公元619年,宇文化及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被窦建德生擒,后被斩杀。
8、薛仁杲。
薛仁杲是薛举的长子,隋朝末年割据陇西一带,多次和唐军交战。薛仁杲十分勇猛,被称为“万人敌”。
公元618年,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之战中大败薛仁杲,薛仁杲势穷力孤,被迫向李世民投降,后来被押到长安斩首。
9、杜伏威。
杜伏威和辅公祏是刎颈之交,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杜伏威投降大唐。武德五年,李渊下旨让杜伏威入朝。武德六年,辅公祏起兵发动叛乱,说是受杜伏威指使,李渊不辨真假,剥夺了杜伏威的官职爵位,后来杜伏威暴毙于长安,死因不明。李世民即位以后,知道杜伏威是被冤枉的,于是恢复了杜伏威的名誉。
李渊父子能一统天下确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主要还是自身的实力比较强,李世民是几百年难遇的豪杰,他为大唐的开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