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接连溃败后,曾考虑四川和海南,为何最终选择退守台湾
创始人
2025-07-31 22:03:14
0

1949年,对于共产党人和全国同胞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们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共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这一年,对于国民党首领蒋介石来说,同样永生难忘。因为在这一年,国民党军队大势已去,处境极为艰难。

此时的蒋介石陷入了迷茫之中,他看不到国民党的希望在哪里,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逃跑还是继续坚守?如果逃跑又该跑去哪里?

蒋介石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兵败之后,他自然心有不甘。经过国民党高层的详细讨论和研究,有三条不同的方案摆在他们的面前。

第一是退守四川,在西南地区发展,和共产党对峙到底;第二是退守海南,控制琼州海峡;第三是便是退守台湾海峡。

表面上看,这三种方案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每一条路都不好走。一旦出现半点差错,整个国民党军恐怕就要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个选择,三种不同的出路,一时间蒋介石也不知该如何抉择,好在后来得到了高人的指点,蒋介石才最终做出决定:退守台湾!

那么,蒋介石背后的这位高人究竟是谁?他有什么来头,能让疑心重的蒋介石如此信任?今天就来带大家追溯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在关键时刻为蒋介石提供建议的,就是史学大师柳诒徵的弟子,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鼻祖张其昀。

虽说张其昀只是一介文人,也没有上阵杀敌的经历,但此人却是才华横溢,曾多次参与国民党高层的政治会议,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当年,在陈布雷的引荐下,张其昀和蒋介石相识,来往交谈间,蒋介石发现此人提出的很多政见和观点都和自己不谋而合,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对于张其昀这个人,蒋介石还是十分欣赏的。国民党接连溃败之后,张其昀也是在第一时间向蒋介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退守台湾才是上上策。

就这一句话,便让蒋介石茅塞顿开,同时也使得国民党的局势更加清晰。不过,如此重大的决定,老蒋自然不会只听张若昀一个人的意见,早在他说这句话之前,蒋介石的心中就已经有了考量。

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此后台湾岛便成了日本的附属地,这件事也成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耻辱。

签订条约的时候,蒋介石虽然只是个9岁的娃娃,但也是义愤填膺。那时候,他就想着总有一天,我们要把台湾岛夺回来!

后来,国内战事吃紧,蒋介石一直在内地作战,并没有机会到台湾参观。直到1946年,他才带着夫人一起前往台湾,参加了一次演讲。

这次演讲,让他感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情,演讲结束后,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蒋介石很享受。一时间萌生了带领台湾省重新建设,争取成为“全国模范省”的想法。

只不过当时的蒋介石还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台湾的发展,只能将这个计划暂时搁置。直到1948年国民党大势已去,他才有了退守台湾的想法。

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曾多次与儿子蒋经国讨论时局,期间他曾多次提过暗示过想去“台湾”发展。蒋经国自然也明白父亲的心思,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也明确表示了支持。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局势实在过于紧迫,蒋介石也不好直接做决定,直到张其昀对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他才下定决心要带着国民党军一起退守台湾。

提建议的时候,张其昀也明白蒋介石的担忧之所在,因此特地和蒋介石介绍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事实上,无论国军去西南蜀地发展,还是去海南,都可以暂且保存根基,但这两个地方的作用也仅限于暂时的退守,一旦共产党发动攻击,他们并没有制胜的把握。

对于蒋介石和国民党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保命,而是后期的发展空间。由此来看,物资丰富的台湾才是他们退守的最佳之选。

除此之外,台湾与中国大陆是隔海相望的,即使国民党退到台湾,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会出手干涉。加上当时台湾的民众中,并没有共产党的追随者,管理起来也更容易。

听完张其昀的陈述后,蒋介石也觉得言之有理,便开始着手事实退守台湾的计划。一方面向台湾运输财物,另一方面命人前往台湾的马祖和金门修建要塞。

以蒋介石如此好胜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就这么不声不响地直接退守台湾的,因此他只是安排了一部分人提前到台湾做好准备,而他则继续留在内地,准备再次和共产党来个正面交锋。

可惜的是,此时的国民党军已经犹如一盘散沙,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火上浇油的是,原本国军就军心涣散,掌管十万大军的宋希濂还选择了临阵脱逃。

经此一战之后,国民党彻底败下阵来,受不了打击的蒋介石甚至一度想要自杀了事。好在他在拔刀的那一刻及时清醒了过来,想着自己还有台湾可以退守,只要有根基在,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可他也清楚,带着部队退守台湾也并非一件易事,即使共产党不干扰,美国和一些欧洲强国也会给他制造一定的麻烦。因此,在决定带领全部军力退守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准备,一旦他们过分干涉,就用武力解决!

果不其然,为了干涉国民党的行动,杜鲁门各种找蒋介石的麻烦,甚至想推举孙立人做国民党的新领袖。好在孙立人足够忠诚,杜鲁门的奸计才没有得逞。

得知蒋介石父子准备叛逃台湾的具体时间之后,我军的将领洪学智也在第一时间上报中央,并安排了飞行员埋伏,准备执行拦截任务,试图生擒蒋家父子,如若拦截不成,可以直接击落。

可惜,他的报告上交后,中央迟迟没有给出回复,没有指示也就没有办法执行任务。最终,蒋介石逃过一劫,顺利抵达台湾。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内部纪律涣散,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还有一部分高层甚至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趁机卷钱落荒而逃。

在这种情况下,可供蒋介石调用的人并不多,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情急之下,蒋介石再次想到了张其昀,并且任命他为改造委员会的秘书长兼委员。

有了张其昀的帮助,蒋介石的国民党内部改造计划进行地十分顺利,不仅摧毁了CC系组织系统,还帮助蒋家父子再次登上了政治中心的顶峰。

事后,蒋介石欲要大肆加赏于他,可张其昀的志向并非正常,而在教育,于是便主动请缨做了教育部长。在张其昀看来,国民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青年的教育力度不足。

任职教育部长之后,张其昀便一直在为台湾的教育事业努力着,对蒋介石父子更是忠心耿耿。也正是因为如此,张其昀才成为继陈布雷之后,蒋介石最信任的部下。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说张其昀的个人能力很强,但他的行事作风却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在不计后果地为蒋家办事,为了能让成绩差劲的蒋孝文出国,他竟然私自修改了政策,专门在台湾举办了一次留学毕业考试。

没想到蒋孝文的成绩还是达不到留学的标准,无奈之下,他只好将考试成绩隐瞒下来,直接瞒过所有民众,把蒋孝文的名字写进了留学名单中。

几次三番的以权谋私之后,张其昀在台湾的风评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遭到了大部分台湾民众的抗议。

无奈的是,张其昀前前后后忙活了半天,都没有把蒋孝文成功送出国,最后还落了一身骂名,惨淡收场。

好在卸任之后,张其昀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化事业上,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台湾文化界取得了不少成就,被后世尊称为“文化之父”。

回顾张其昀的一生,虽然有过波折,也曾迷失过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对国民党也是忠心耿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国民党建设事业,直到1985年在台北病逝。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马拉松抽个签,还要分成两段,南京马今年这么干,莫说国内是头一遭,恕我孤陋寡闻,世界上,此前也未有所闻...
原创 张...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
理工附中健儿在全国中学生冰壶锦... 近日 中国中学生冰壶锦标赛(初中组) 北京房山区燕山体育中心冰壶馆 圆满落幕 本次初中组比赛设男、...
原创 番... 谨以此文,致敬我客死南洋的二伯父以及为家乡作出贡献的海外华人! 番客是指客居南洋的中国人,从清朝年间...
原创 美... 美国是一个好战民族,在建国后至今,在200多年的时间,共参与了多场战争,共经历了3场惨败,你知道那场...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三国演义》之所以会...
原创 他... 他是宋朝第三位皇帝,打了胜仗却赔巨款,死后陪葬一物竟达3万件。 文|葩姐 下面,葩姐要为大家分享宋朝...
原创 与... 在遥远的欧洲,传说中有一块名叫亚特兰蒂斯的神秘国家。据说这个国家的文明高度发达,早在一万年前,亚特兰...
原创 假... 个人认为题目说的应该是把刘邦和朱元璋放到曹操同一时代的东汉末年,如果原时空的背景如果不产生变化的话,...
原创 王... 历史上关于王莽的评价很多,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王莽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篡逆者,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