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4日,毛泽东说:“
美国到处欠账。
欠中南美国家、亚非国家的账,还欠欧洲、大洋洲国家的账。”“美国侵略中国的台湾省。”“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总有一天,
纸老虎会被消灭的
。”
迄今,美国在台海“六笔账”需国人谨记。
1.侵占:美第七舰队入侵台海
1950年6月上旬,粟裕向中央汇报了台湾战役的基本设想,兵力已增至16个军、50万人。粟裕拿出作战方案后两天,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6月27日,杜鲁门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美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驻扎台湾高雄、基隆港。美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支持国民党当局。
7月初,中央组成东北边防军,调粟裕出任司令员兼政委。台湾战役退出中共领导人的议事日程。
人民解放军武力统一问题被迫中断。
2.割裂:美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2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要求蒋介石将金门、马祖两个外岛弃守,企图“划峡而治”,人为造成“两个中国”,图谋将台湾彻底从中国割裂出去。
为反抗美国侵略行为,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一天内攻占一江山岛,这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打击了美蒋集团的嚣张气焰。
2月8日至2月11日,美蒋派出军舰将大陈岛的守军和居民转移到台湾。
毛泽东争取苏联和东欧等国际社会支持,粉碎了美国搞“两个中国”的图谋。
在开展“金门炮战”的同时,1958年10月6日,毛泽东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公布了对台新政策,告诫国民党当局美国人是靠不住的。
3.售武:美出台《与台湾关系法》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与台
“断交、废约、撤军
”。
而4月10日,美签署《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变相维护美国与中国台湾的官方关系和军事关系。
1981年1月4日,邓小平指出:”像台湾这样的问题,
中国不可能吞下去,吞不下去的
。“
邓小平说:“我们是从战略角度考虑中美关系的,双方都不要玩打牌游戏。打牌是不从政治角度、不从战略利益考虑的,有时甚至也不从国家利益考虑。”
1982年8月17日,中美达成“八一七公报”。
4.煽火:美允许台当局领导人访问
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允许台湾当局领导人到美国进行“私人的、非官方”访问,打破了近17年不准台湾最高层领导访美的“禁令”。
1995年6月7日至11日,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赴美,并在康奈尔大学发表政治性演说。
中国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反击,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进行了2次大规模军事演习。
1996年3月,美第七舰队"独立"号航母和“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前往台海附近。
5.脱钩:打造美日韩台“半导体联盟”
美国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
建立产业“联盟”锁住中国高端产业发展,阻挠《中欧投资协定》(CAI),组建印太经济框架(IPEF)排除中国。在半导体、电池、稀土和药品等领域脱钩。
2022年7月19日,美参议院通过《芯片法案》,要求“获得该法案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未来10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新建或扩建先进制程的半导体工厂。”
拉拢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构建“芯片四方联盟”,试图在芯片全产业链筑起“高墙”。
6.窜访:美众议长佩洛西访台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明目张胆到访中国台湾地区。
这一行径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恶意侵犯中国主权,公然进行政治挑衅,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倚美谋独”死路一条,“以台制华”注定失败。
回顾历史,
毛主席1956年7月14日指出: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从战略上来说的。
从整体上来说,要轻视它。
从每一局部来说,要重视它。
要跟它作斗争,要用力斗,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地争夺。
这就需要时间。
直到风吹雨打把纸老虎打破。
主席结论:
要帝国主义干什么?
中国人民不要帝国主义,全世界人民也不要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无存在之必要!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