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辽朝妇女生育有哪些不同特点?总体生育率偏低,且死亡率高
创始人
2025-07-31 19:33:19
0

辽朝实行游牧的生活方式,崇尚武力,但医疗水平较低,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而辽朝社会中产生了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和贵嫡贱庶的生育观念。辽朝极其重视生育问题,但辽朝存在近亲结婚的传统,新生儿的存活率低,而且受相关条件的限制,孕龄女性的死亡率很高。

同时,辽朝社会存在的一夫一妻多妾型的家庭结构,导致女性的生育水平明显降低。随着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兴盛,辽朝女性或受儒家贞洁观的影响终身不嫁,以身殉节,或由于过度崇信而皈依佛门,这都降低了辽朝女性的总体生育率。

一、辽朝的婚姻与家庭

(一)辽朝女性的婚龄

辽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国内由多个民族组成,根据孟广耀先生的研究统计,天庆四年(1114年),辽的总体人口为890万,其中契丹族占16.85%,汉族占的最多,为42.7%,女真族占10.11%,渤海及奚五国部等族占14.04%,大漠南北各部各族占16.3%。

由此可以看出辽朝的契丹族和汉族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特别是汉族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超过了辽朝的本土民族契丹族。因此在探究辽朝女性的婚龄时有必要将二者逐一进行探究。现存文献中有一些关于辽朝女性出嫁年龄的记载,据此可以大致将契丹族女性的出嫁情况分为两类。一类为皇室,这类女性的出嫁时间相对较早。

辽朝汉族官僚群体女性的出嫁年龄大致应为十八岁,这与契丹族官僚群体女性的出嫁年龄大体相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朝社会除皇族的特殊情况外,辽朝其他群体女性的婚嫁年龄大致在十八到十九岁之间,说明辽朝女性从整体上来说可能普遍晚婚。

唐朝的法律规定女子十五岁以上未嫁者官方就要采取相关措施,因此可知唐朝普遍提倡早婚。宋承唐制,司马光就曾经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盖以世俗早婚之弊,不可瘁革,又或孤弱无人可依,故顺人情立此制,使不丽于刑耳。”

由此可知,到宋朝时期女性的婚嫁年龄依然沿袭唐朝的制度,十三岁之后出嫁,而与此同一时期辽朝女性除皇族外一般都到十五岁之后才出嫁。由此相较说明辽朝女性的婚嫁年龄相对于中原民族来说可能普遍较晚。

受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结婚和生育是一脉相承的,婚龄与育龄有着明显的关系,结婚越晚,生育越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朝女性的生育率。从上述的探究可知,辽朝的女性婚嫁年龄较晚,因而其生育年龄可能相对较晚,一定程度上会对辽朝女性总体的生育率产生影响。

(二)辽朝的家庭结构

辽朝社会中存在不同的家庭类型,不同的家庭类型会对女性的生育水平产生影响。辽朝的家庭类型同汉族一样,主要分为一夫一妻型家庭和一夫一妻多妾型家庭,一夫一妻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生育率。

而一夫一妻多妾型家庭由夫妻双方以及男性的多名妾室组成,从一定程度上使富者妻妾成群,贫者孤寡无依,从而降低了辽朝女性整体的生育率。辽朝思想开放,女性的离婚和再嫁没有太多的限制,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类型--再婚型家庭。再婚型家庭由于再婚的女性大多为孕龄女性,因而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的生育率。

在辽朝,一夫一妻型的家庭结构比较常见,无论是契丹族还是汉族都是主体。这种家庭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由夫妻二人及其子女组成,在这种家庭模式下,由于子女由一母所生,因而便不存在嫡庶的区分,子女的地位无明显差别。

指的是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男子在妻以外另娶的女子,这一类女子的地位通常都低于妻,其生育的子女也在地位上低于妻所生的子女。辽朝的皇族便是这种家庭结构的典型代表,皇帝除皇后作为正妻之外,还有多名嫔妃。这种家庭结构相对于一夫一妻型家庭来说稍微复杂一点,主要复杂在家庭关系上。

二、不同阶层女性的生育状况

(一)皇族女性的生育状况

皇族女性是整个国家地位最尊贵的女性群体,她们的生育会受到高度重视,从孩子的孕育、生产再到抚育,都有一系列特定的礼仪,体现了皇族对生育的关注。而且上层阶级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对下层阶级产生影响,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皇族女性的生育情况进行分析。

生育是人类繁衍生息之根本,皇室家庭对生育问题尤其重视。契丹人崇拜天地,认为皇族的降生是上天的授意,因而在后妃怀孕或皇子降生时都会被赋予一些特殊的征兆,以显得为帝者的与众不同。

皇子出生后,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者,其抚养和培育要受到特别的对待,因而辽朝皇族还有一些奇特的育儿习俗。《辽史》记载阿保机在出生之后,祖母“鞠为己子,常匿于别幕,涂其面,不令他人见。”目前根据有限的史料这种现象只见于辽朝的皇室之中,将皇子藏起来,并且不让其他人看到皇子的容貌,这可能与防止皇子被人谋害或是保持皇权的神秘性有关。

从记载可以看出,举行再生仪的目的是为了让皇子记住母亲生育他的恩情,不要丢掉自己应该具备的孝心。同时也应该记住自己应尽的责任,孝敬母亲,传承宗庙,延续香火。再生仪充分体现了女性的重要地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辽人对生育的重视。现今社会上存在过本命年的习俗,可能就是这一礼节的遗留。

(二)奴隶阶层女性的生育状况

由于辽朝社会留下的史料较少,所以我们无法确切地了解奴隶阶层女性的生育情况,但根据史料的记载情况可知,这一阶层是确切存在的,而且数量很大。因而要想全面了解辽朝女性的生育问题,有必要对这一阶层进行探究。辽朝的史籍中关于奴隶的记载有很多,《辽史》记载耶律棠古“及至部,敌烈以五千人来攻,棠古率家奴击破之,加太子太傅。”耶律棠古仅率领家奴就打败了拥有五千人的敌军,可见奴隶数量之大。

奴隶的地位极低,辽朝社会对奴隶的活动有所限制,所以奴隶阶层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辽史》载:“诏医卜、屠贩、奴隶及倍父母或犯事逃亡者,不得举进士。”可见在辽朝,奴隶与逃犯在某些方面的地位大体相当,同样不能通过科举摆脱现状。辽朝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因而奴隶在大多数情况下所嫁娶的对象也都为奴隶,所孕育的子女也都为奴隶。

由于奴隶的来源不固定,同时身份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而辽朝的奴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量,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终辽之世,“著帐释宥、没入,随时增减,无常额。”④但不可否认的是,规模庞大的奴隶在辽朝的社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要弄清辽朝女性的生育问题,有必要对奴隶群体的女性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就现存的史料来说想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期待更多新史料的出现。

三、影响辽朝女性生育的因素

(一)辽朝的生育观念及其产生原因

要想了解影响辽朝女性生育的因素,首先要对辽朝生育观念的产生极其原因进行探究。受医疗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孕龄女性及新生儿的死亡率较高,影响社会发展,由此便产生了多子多福的思想。男性是社会生产的主体,肩负着香火传承的重任,辽朝社会也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由于辽朝存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家庭结构,妻子地位高,妾室地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贵嫡贱庶的风气。

辽人把子嗣的延续当成是生命中的大事,为了保证本民族的繁衍生息,辽朝的统治者会对于鳏寡者采取一些措施。《辽史》记载:“四年春正月壬戌,以乙室、品卑、突轨三部鳏寡不能自存者,官为之配。”对于社会上的鳏寡者由官方出面帮其婚嫁,这不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不能自存”的问题,还有助于辽朝社会的繁衍生息,由此也反映了辽人对生育的重视。

辽朝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这一点也在生育问题上有所体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由男性继承家业、延续香火的,生子被认为是一件喜庆的事。特别是对于皇族来说,只有男性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男婴的出生意味着皇位的继承有了保障,因而皇族对此格外重视。除了上文中提到过的父母在男女婴出生后的不同表现外,皇族生子后会举行一系列喜庆的活动。

(二)辽朝女性生育率低的原因

辽朝虽然鼓励生育,但辽朝社会的总体生育率偏低,这与辽朝婚俗的弊端、孕龄女性死亡率高、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存在都有关系。随着与汉族交往的日益加深,儒家思想和佛教的传播影响了辽人的观念,女性或守节不再嫁,或皈依佛门。辽朝青少年死亡率很高,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朝女性的总体生育率。

辽朝女性除了在生产时由于医疗水平不足导致的死亡外,还有来自男性的迫害。辽朝女性虽然地位相对较高,但还是逃脱不了传统思想的约束。男子在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女子以夫为尊,有一定权势的男子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伴侣,而女性没有反抗的能力。

辽朝女性对于佛教的信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前文中提到,辽朝女性在生育之前要建无量寿道场,这里的无量寿道场就带有鲜明的佛教因素,因为“无量佛”便是我们所说的“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主流信仰。通过祈求希望得到无量佛的保佑,以护平安,这是辽朝女性对于生产的美好愿望。此外,辽人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也会起明显带有佛教寓意的字,以求美好的祝愿,如菩萨、药师、和尚、观音、弥勒等。

结语:

辽朝国内有着明显的阶级划分,受身份地位的影响,不同阶级的女性有不同的生育特点。就皇族女性而言,后妃生子其家人也会加官进爵,受到奖赏,特别是皇后从孕育到生子都有一系列的程序,体现了辽朝人对生育的重视。而皇后生子与生女时皇帝不同的作为,又体现了辽朝重男轻女的传统。平民和奴隶阶级的女性生育时虽然不如皇族繁琐,但也有其特点。

辽朝的国家建构比较特殊,国内由契丹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特别是契丹族和汉族,占了辽朝人口的绝大部分。不同民族的生育率也有差别,将契丹族和汉族女性的生育情况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契丹族女性的生育率低于汉族女性的生育率。除民族性外,辽朝女性的生育水平还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一现象受地理环境和历史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全国青少年女子冰球锦标赛(U1... 7月30日晚,2025年全国青少年女子冰球锦标赛(U16)在四川眉山天府新区落幕。北京市队以5战全胜...
原创 为... 在冷战时期,由于德国是欧洲地区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前线,所以双方都把一些精锐的部队安插在这里。美国还好...
原创 赵... 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一直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却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
在时间中“逆行” 在历史中传承... 【人物】“守庙人”尹振兴 【故事】因一款游戏,藏于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晋...
原创 《...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个颇为微妙的片段,值得解读一下,那就是雍正刚即位不久,准备开启新朝的首届恩...
原创 宋...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成谜,传位之事也扑朔迷离。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上位,究竟是顺天应人还是篡逆夺位?背...
原创 赵...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 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受柴荣(后...
原创 荷... 台湾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今台湾,吴人沈莹所著《临...
蒋璐:笔耕不辍著华章 近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了“榜样就在身边”先进事迹报告会,宜兴市人民法院汇报了办公室主任蒋璐的先...
原创 初... 乱世之中,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上总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在乱世舞台上大放异彩。就像春秋战国时代,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