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触动当权者的利益,注定了王安石的变法不可能成功
创始人
2025-07-31 14:33:18
0

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领导的变法活动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但从历史上来看,对于王安石和他的变法,却有着颇多的非议。只是到了近现代,才有了正面的看法。

从变法本身来看,起出发点都是不错的,但实施后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是被形容为天怒人怨,以至于这场变法活动及王安石本人都被当时和后来诟病不已。

但王安石变法在当时来说,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国家财政紧张,几乎就是入不敷出。在对外战争中,又是鲜有胜绩。可以说,自宋王朝建立之初留下的隐患,经过几代后最终爆发了出来。在王安石之前,宋王朝就有过范仲淹的新政,虽然失败了,但也是统治者看到了危机的表现。因此,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可以说是朝野的共同期望。

王安石是为当时的人望所归,他才华出众,又长期在地方任职,成绩斐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改革经验。因此,当宋神宗决意变法时,王安石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首要人选。

王安石上有皇帝的支持,下有民意的拥戴,为何最终落了个失败的命运,而且还造成了声名的不保呢?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改革没有取得大家的预期,各方都不满意。很多人攻击它的各项政策,但这些政策都是他在地方取得了成效后的成功经验。那为什么他在地方的成功经验,不能运用到全国的范围内呢?

这里首先就是一个执行者的问题。在地方时,这些政策他都可以自己亲自实施,但位居全国的总策划时,他就不可能再事事亲力亲为了。他就必须通过手下的各级官员予以实施这些政策。但问题就出在这里,王安石变法启用的官员,通常都是我们认为的个人品质不佳的人。在这些人的运作下,原本是利国利民的政策,结果都成了扰民的政策。

相反,那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通常都是我们认为的正人君子。他们在改革的思路上就和王安石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王安石改革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开源节流。作为保守派的领袖人物,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则认为,天下的财富是足够的,只是没能合理的规划而已。两方的观点不同,自然对于王安石的变法难以支持。

再加上王安石的开源节流,又触动了那些当权者的利益。特别是节流,无非就是把朝廷给予特权阶级的优厚待遇降下来或者直接取消掉。这是那些人不能接受的。我们知道,由宋一代,秉持着赵匡胤优待士大夫的政策,对于这一阶层极为优待。而赵光义即位后,为了获得支持,又人为造成了官员阶层的急剧扩大。非但如此,宋王朝还慷慨地给予官员子弟福利,荫官制度大为盛行,这又加大了官员阶层的数量。王安石的节流,无疑是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而且他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这自然又都成为了变法的阻力。

这些人,包括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自然是对于变法不支持的,王安石只得从那些愿意支持变法的人中获取支持。这些虽说是所谓的小人,其实他们和那些反对变法的正人君子都属于同一阶层,区别就在于,他们的委身只是为了实际中的利益,他们同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实际上是属于同一阶层,但只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步伐上的不同而区分为君子和小人罢了。

这种所谓的小人们对于变法的破坏不亚于那些反对的人,有些时候甚至破坏力更大,就以各种政策的实施来举例说明一下。比如说青苗法,本意是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向官府贷款,待秋后收成后再予以偿还,这里面是要加一些利息的。但到了这些执行者手里,就成了硬性摊派,你贷也得贷,不贷也得贷,反正是他们把这当成了敛财的工具。利息多少自然是他们在灵活掌握,把老百姓搞得叫苦连天。再说一个保甲法,这是王安石为了解决冗兵的情况而制定的政策。它的本意是寓兵于农,农夫农闲时操练,战时就可成为士兵,这样就不需要大规模的养兵,为国家节省下大量的军费。可到了基层,这又成了敛财的工具。你若是不拿钱,就说你操练不熟,继续操练。老百姓哪里经得住这个折腾,只得乖乖地把钱财奉上,这才能放你回家。如此等等,难以言尽,老百姓又怎么能支持变法呢?

平心而论,王安石制定的这些政策都是不错的,但执行者的胡为却造成了不利的后果。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是好经,却被念歪了。这上面王安石有着一定的责任,在当时有人就给他提出过用人的问题。他却认为,不管这些人的品行如何,只要有才干支持变法就可以为他所用。但事实证明,越有才的人,如果态度不端,不仅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只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其实如上所言,反对变法的君子和支持变法的小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都不可能真正地实施这样那样的变法活动,因为这些都是会触动他们的利益的。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他们身处的位置就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因此也就决定了一些所谓的改革只能是小范围的修修补补,一旦要像王安石那样的大动作,失败只能是大概率的。只有变革的主动权抓在一无所有的阶层手中时,社会才可能有真正的变革。

相关内容

苏国辉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
近日,苏国辉正式担任厦门市思明区代区长这一重要职务。苏国辉凭借其丰...
2025-08-01 12:36:34
马斯克至今未注册“美国党”
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在诸多领域展现出非凡影响力。然而,至今...
2025-08-01 12:36:10
原创 ...
刘渊,不要看错了,不是李渊,跟唐高祖李渊不是一个人,虽然名字都有一...
2025-08-01 12:34:26
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护工程...
2024年11月13日,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万盛播州界石刻加固保...
2025-08-01 12:34:19
原创 ...
1936年的西安事变,孙铭九凭借勇气和智慧活捉了蒋介石,成为历史的...
2025-08-01 12:34:12
3175件!新疆开展单次最...
央广网乌鲁木齐11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让文物“走出”库房,“...
2025-08-01 12:34:11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荧幕上的青年李世...
2025-08-01 12:33:47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
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故事:西周利簋 利簋:西周青...
2025-08-01 12:33:15
原创 ...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朝“积贫积弱”。虽然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
2025-08-01 12:33:06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由于现代影视的影响,大家都认为在古代只要看到穿黄马褂的人,就得立马下跪叩拜。因为那就等于皇上。其实呢...
原创 赵... 公元960年正月初二,后周卫戍部队总司令赵匡胤 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柴家的天下,迫使后周末帝柴宗...
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宝鸡普查队队员在位于岐山县的三王殿进行测量和记录。 咸阳普查队队员在彬州市永乐镇的下马河遗址(暂定...
原创 从... 秦始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皇帝,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甚至可以说远大于之后所有皇帝。因为自从...
原创 鸿... #头条创作挑战赛# 项羽和刘邦奉楚怀王之命攻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谁为关中王。 刘邦提前入关灭秦,他严明...
原创 为... 她,亲手缔造了“日不落帝国”,却又间接摧毁了沙皇俄国。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维多利亚女王...
2000年前 “快递小哥”如何... 图⑥:甘肃敦煌悬泉置复原手绘图。 赵琛绘 图⑦⑧⑨:悬泉置遗址出土汉简。其中,图⑦为邮书刺刻齿简。...
原创 为... 作者:安锦 咸丰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61年,在位期间经历内忧外患的咸丰帝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咸丰帝...
原创 与... 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令将孝庄下葬于昭西陵,让孝庄在去世三十九年之后终于入土为安。 孝庄在康熙二十六年...
原创 韩...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争天下往往最后获得胜利的不是军事家而是政治家,战争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