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除了可以形容人在感到极度的恐慌的时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杯弓蛇影。而这个词的出现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打战需要谋略,要善伪装。忠王李秀成在与湘军对战时曾遇到过敌人伪装成草的经历。
李秀成作为一个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草民将军,能够识破敌军伪装的阴谋可以称得上是神机妙算。李鸿章也曾夸赞李秀成拥有聪慧的头脑,不缺作战的谋识胆略,由此而知李秀成算得上是个战略奇才。
作为李秀成敌军的军师也曾评价他十分狡猾,李秀成在发现敌军伪装成草后,让热汤灌进草丛使敌军主动暴露。李秀成的手段算得上是毒辣,他究竟是怎么从一个农民成为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将军的呢?
贫农出身李秀成
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经过广西的藤县,1851年年满28岁的李秀成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鼓舞,他便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当中。刚开始进入太平军的李秀成也只是个普通的士兵,由于他接受过些许教育,识得一些字,就被提拔做了个小首领。
太平军定都天京时,东王杨秀清看到了李秀成的才干,于是把李秀成提拔作他的右四军的主帅,当时李秀成虽然率领右四军,但是只是负责太平门和仪凤门的保护防卫的工作。33岁时李秀成在江北、江南等战场一战成名。
而立之年刚过一半,李秀成被封为合天侯。洪秀全在李秀成以往的表现中,发现了李秀成的作战能力。于是太平天国正面临缺少精英的局面时,李秀成被封为后军主将,他因此进入到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层。
李秀成的领导作战能力十分的强,他作战事业版图最得意的要数“二破江南大营地”。当时太平军划分几路合击江南大营地歼灭敌军,李秀成乘胜追攻占苏、杭等江苏南边大范围的土地,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根据地范围。
阴沟翻船的老将曾国藩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他带领的湘军十分的强悍,湘军的实力强大到连慈禧太后都心生畏惧。而就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曾国藩也曾在剿灭太平军时,在李秀成面前吃了一个大亏。
当时曾国藩受令带领湘军攻打太平军,在攻打李秀成驻守的南京时一直未攻下李秀成搭建的防御。
当时湘军剑走偏锋想到了挖地洞进入城内的方法,李秀成向来心思细腻,再加上这个方法他也用过,于是他在发现草地松动之际并未声张,而是吩咐士兵将滚烫的热水倒入草丛中。
当时的湘军信誓旦旦,本以为一切皆在意料之中,敌军倒入热水的操作自然是打的湘军猝不及防。再加上为了到达城内轰炸敌军的效果好,湘军挖的地道十分的浅小,于是热水倒入草丛时不仅让湘军被烫伤,还有不少湘军在拥挤推搡中受伤。
并且当时的湘军多数带有炸药,他们本想让炸药在城内轰炸李秀成及其军队,没想到慌乱之下却把自己的炸药点燃,把自己的士兵给炸了,湘军不打自伤的行为自然让带兵多年的曾国藩颜面扫地。
忠王李秀成难敌清朝老将曾国藩
在沙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曾国藩本把李秀成当作一个毛头小子,没想到在这个自己原本看不起半路出家的将军面前摔了跟头,这让曾国藩在面对李秀成的时候不由得打起了十万分的精神。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人数少于李秀成的士兵,但是湘军比起太平军多了一项先进的武器——火炮。眼看湘军的军队粮草就快消耗殆尽,湘军只能加快攻打城池的步伐。湘军派出2000名的士兵携带火炮炸毁城墙。
曾国藩命令弟弟曾国荃强行攻打南京,为了泄愤湘军进入南京后打死掠杀,很多无辜的百姓也被牵连其中。1864年曾国藩和李秀成的战争以李秀成的太平天国的梦破灭而宣告结束,李秀成被湘军缉拿。
李秀成的结局
身处南京城内的李秀成眼看湘军势不可挡,当时的他带有一千多的兵力想要突围逃跑。他被捕的原因是身边还有个幼天王,为了保全幼天王的性命,他把自己的马匹让给幼天王,自己则命令下属给自己重新找了个马匹。
新找的马匹很难驯服,李秀成在逃跑过程中与队伍走散,他藏匿于一间庙宇中。当时藏身庙宇的还有很多难民,因发现李秀成随身携带大量的钱财便推断出忠王的身份,难民们把他绑起来交给了湘军。
就这样李秀成落在了湘军的手里,他被俘虏后湘军立刻把他送到了曾国荃的面前。曾国荃看着地上被五花大绑的李秀成,回想自己过去在他那里吃的亏,于是叫手下送来匕首,曾国荃亲手用匕首割李秀成臀部和腿根的肉,一是泄愤,二是逼问幼天王的下落。
李秀成是名副其实的忠,他在遭受残忍的刑罚时仍不透露半分幼天王的信息。曾国荃眼看半分消息没审出来,李秀成人已奄奄一息,为了向曾国藩邀功,他把李秀成送到了曾国藩的面前。
小结:
李秀成被送到曾国藩面前已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曾国藩并未继续对李秀成使用酷刑,反而是承诺李秀成斩首,让他在狱中写下自己传奇的一生。
曾国藩不用酷刑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在他心里李秀成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要不是他俩是敌对势力,一旦把李秀成收入湘军,李秀成也会在里面大放异彩。
李秀成的忠义也让曾国藩心生佩服,惜才的曾国藩在李秀成写完忠王自传后,按照约定把李秀成斩首,让他死得不那么痛苦。就这样太平天国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李秀成凭借自己的气节成为里面下场最好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