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947年7月17日这天夜里,素有“常胜将军”之称的胡琏,向其麾下的整编11师司令部下令,命令在场的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举行祭天仪式,祈求老天能够下一场大雨,以避免覆军的危险。不得不说,胡琏这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在整11师的危急关头,竟然将全部官兵的生死交给老天。一代名将却有这般迷信的行为,让他多少在世人面前有些汗颜。
但是,就是这样的巧,就是那样的离奇,就在全体人员祈祷过后,天空中果然降临了暴雨,这场雨一下就是7天7夜。而正是这场“及时雨”的到来,不仅挽救了整11师和胡琏,同时也成就了胡琏“常胜将军”的美名。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有名的大雨就发生在著名的南麻战役当中。在此之后,胡琏更是能屡屡从解放军手中“溜之大吉”,一而再的巧合,也足以说明胡琏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
1947年7月中旬,国军在宿北一役中失利,其统帅部便先后抽调山东的7个整编师国军,西进南援,正面防守仅留下了4个整编师,即整编第9、11、25、64师,控制着已经占领的要点。
就在此时,粟裕大将决定集中内线兵团的全部兵力,围歼留守在南麻地区的国军整11师,以期创造“孟良崮”第二,再次全歼国军整编师的佳绩。
然而,7月8日国军整11师占领南麻之后,师长胡琏遵照以“固守南麻,吸引共军,以收内外夹击之效”的最高指示,开始在南麻方圆5公里的阵地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与孟良崮一战相似,同样是按照“最高指示”行事,至于能不能达到“以收内外夹击之效”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不巧的是,由于华野野战军主力基本都布置在南麻周围,所以不需要大规模调动部队便可随时进攻,这是胡琏万万没有想到的。华野随即开始了具体军事部署,先派3个纵队的兵力主攻南麻方向,另派1个纵队和北海军区辖下的3个团,进行围点打援,大战一触即发。
1947年7月17日,南麻战役在华野先发制人的情况下打响,华野所部按照部署,3个纵队的主力开始向黄麻阵地发起进攻,由于黄麻周围事先被胡琏布置了防御工事,华野的进攻受挫,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战斗打到18日凌晨,华野三个纵队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开始继续向西进攻前进。如果攻击不出意外,只需18日一天,华野的3个纵队就可占领南麻外围的全部阵地。
这时,正在师总指挥部的胡琏几乎都已经绝望了,整编11师不仅在黄麻外围受重兵攻击,而且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式,其他所有的援助部队根本无法靠拢,纷纷被华野其他部队阻击在路上。如果不是老天帮忙,胡琏必将是张灵甫第二,在南麻被华野尽数歼灭。
坐在整11师司令部的胡琏看不到一丝生机,他没有任何方法来解围了,于是,疾病乱投医,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
身经百战的胡琏竟然让司令部的全体官兵焚香跪拜,开始了一场庄重的祭天仪式,希望天降奇象,以此来挽救他和他的整编11师。
就在胡琏等人举行完祭天仪式后,上天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果然降下了暴雨,这场雨一下就是7天7夜,完全打乱了华野的进攻节奏。
暴雨虽然没有停止,华野各纵队还是在19日,再次对国军整11师发起了全面进攻,受暴雨影响,枪支受潮极大的降低了射击准确性,炸药包刚刚点上,就被大雨浇灭了。华野大军的实力严重受损,再加上大雨导致道路泥泞,大炮等重武器根本就拉不上前线,导致华野进攻屡屡受挫。
按照当时的火力配置,华野大军即便是付出重大代价攻下国军整11师的一个地堡群,也只能歼灭整11师一个排,甚至是一个班的兵力。而整11师这边充分利用天气优势,再配合地堡,靠着少量的兵力以及优势的火力,开始拼命反击。
而胡琏本人原本就不想步张灵甫的后尘,在强烈的求生欲下开始抱枪冲锋,全师官兵振奋,华野损失巨大。
战斗打到21日,南麻南面的国军3个整编师已经靠近了南麻,考虑南麻外围的阵地尚未全部攻占,粟裕大将开始撤围,各纵队分别向西南地区转移。胡琏和他的整11师借助老天的帮忙,算是保住了。
南麻战役一共持续了4天5夜,华东野战军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军整11师9000余人,没有达到全歼11师的效果,暴雨的突然来袭,将粟裕制订的歼灭战,转变成了他最不愿打的消耗战。
南麻战役结束后,胡琏神采奕奕,竟然大放厥词道:“我11师可不是张灵甫74师,共军想吃掉我,得有一副铁嘴钢牙好胃口才行!”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焚香祈求老天的卑微,若不是一场巧合,大雨突袭,他的结果应该和张灵甫相同。但是,胡琏却把这场大雨的到来,归功到了自己的“祭天仪式”成功。
蒋介石获知南麻战役后,11师没有被全歼,几乎喜极而泣,当着陈诚和顾祝同的面说道:“有胡伯玉在,我可以高枕无忧了。”另外,蒋介石还特意论功行赏,为整11师下发了5亿法币的奖励,并为胡琏戴上了“常胜将军”的帽子。国军的“国防部”更将国军在南麻的战斗经历,列入了国军24个胜利经典战役之一。
令人搞笑的是,黄百韬得知胡琏的事迹后,顿时将中将大衣仍在了一边,大骂道:“什么常胜将军?要不是老天爷连下7天大雨,他早就跟小同乡张灵甫做伴去了!”国军内部如此不团结,胡琏即使没有完败,其结局可想而知。
至宿北战役起,华野与国军整11师遭遇过多次,但胡琏每次犹如神助都能死里逃生,在这方面上来说,确实比张灵甫好的多。
尤其是后来的曹县遭遇战中,胡琏的整11师再次被华野围歼,眼看着胡琏就要结束他的军旅生涯了,却被赶往而来的援军解围,胡琏再次逃出生天,华野又一次功亏一篑,没有全歼国军整11师。
三大战役打响之后,在淮海战役中,黄维的第12兵团于安徽宿县双堆集,被解放军重重包围,就在解放军要全歼这个重兵集团的时候,蒋介石再一次想到了胡琏。
胡琏当即表示:“请校长放心!我亲自去救出十二兵团,尚可凭淮河、长江之险,拱卫南京,稳定大局,再设法反攻。”
蒋介石听后很是兴奋,立即委以重任,问起胡琏需要带多少人前去,胡琏得意的表示:“我单骑而已!”
此时的胡琏的确是很傲气,不过他有这个本钱,翻遍了整个国军,能数次与解放军交战,还能全身而退者,寥寥无几。而他胡琏就是这其中一个,要知道,就连王耀武这样身经百战的老将,都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12月1日,胡琏乘坐一架小型飞机落在了双堆集临时修建的机场上,下了飞机之后,他并没有前去指挥部,首先去了前线,他跟官兵们说道:“弟兄们,辛苦了!我们被解放军包围,已是家常便饭。现在只要打下去,共军一下子是吞不了我们的。”
这个话如果放在他遭遇解放军的那阵儿,或许没错,但处于三大战役中的解放军,已不同以往。尽管胡琏亲自指挥,进行了数次反击,但打来打去,力量越来越弱。最后,胡琏对着第12兵团的官兵们一摊手说道:“我也没招了!”
而后,他只得再次乘坐飞机赶往南京向蒋介石求援。面对解放军摧枯拉朽之势,蒋介石此刻同样是无计可施了,悉数精锐全部被歼灭。无奈之余,胡琏只得再次返回双堆集,告诉黄维:“老头子让我们突围,不要管杜聿明,也不要指望李延年。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跑一个算一个。”
12月15日下午,胡琏和黄维召开了会议,让各军、各师分头突围。一时间,国军第12兵团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去了。
而黄维和胡琏则分别乘坐两辆坦克从两个方向突围,黄维比较倒霉,坦克开进了沟里,他只好跟在士兵后边乱跑,最终被解放军所俘。
反观,胡琏的运气就要好很多了,虽然逃跑时身负重伤,几乎丧命,可最终还是保全了性命。不得不佩服胡琏的运气,虽然数次深陷解放军重围,都能化险为夷。
写在最后:胡琏在南麻战役中,因为一场巧合的大雨,从华野手中逃脱,曹县遭遇战又因为援军赶到逃得性命,尤其是在双堆集重围的情况下,他都能拾得一命,不得不说,胡琏是真的命不该绝。虽说,胡琏在解放战争中,经常给解放军制造麻烦,但他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
再后来,胡琏被誉为“金门王”,还在暮年之际被提升为“一级上将”。
功是功,过是过,也有人说,战争本就是一个巧合接着一个巧合而产生的,为将者,如能数次从敌手逃脱,靠得就不是运气了,而是军事才能了。
对于胡琏屡屡从解放军重围中逃脱,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近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