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岁月的风尘,日历翻到1949年12月。伟人刚刚胜利指挥完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还来不及抖落干净身上的战争硝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期盼已久的苏联之行,
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出国远行。
伟人的这次苏联之行,除了有与斯大林解决中苏之间的旧约,签署新约的目的外,还要参观莫斯科。在这次访问中,伟人和斯大林经过多次谈判,终于签订新约,本以为一切顺利,
他因为观看了一部电影,内心深受撼动,随即便下了一道绝密指示。
一、中共和苏联关系发展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在此中国危亡的关键时期,苏联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援助。中国国民政府代表与苏联政府代表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中国想借此和苏联建立军事同盟,至少是建立互助关系。
对比苏联对于国共两党的援助,很容易看出苏联将援助的主要方面都放在了国民党政府方面,这是当时苏联高层从利己角度出发做出的选择。
他们认为国民党的力量要强于共产党,是牵制日本的主力;担心共产党发展过快,会继续奉行推翻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使一些帝国主义大国采取措施阻止,影响苏联在中国的战略计划;担心如果不对蒋政府进行大量援助,蒋会联合日本或者美国等力量来反攻苏联。
直到1948年4月份,
伟人
领导的共产党在于国民党的斗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基本掌控得了胜利的局面,前苏联政府领导人斯大林,才初步明确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痛快答应了伟人访问前苏联的提议。
但是,斯大林出尔反尔,在伟人一切出行准备就绪之际,发来了电报,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伟人访问前苏联的提议,代之以派米高扬访华。
伟人
感到非常气愤,但是也无可奈何。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访问前苏联的想法,
仍然向向苏联提出访问的请求,等待机会,能够和苏联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二、第一次访问苏联
众所周知,伟人是一位雄才大略,充满了智慧的领导人,他的一生为了新中国事业,几乎走遍了中国,可是谁曾想过,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一生中仅有两次出国访问,而且都是去了前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直到这时,
斯大林终于点头同意,表示同意伟人访问的请求。伟人第一次出访苏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他便以日理万机之身出访苏联并持续整整两个月。
中共根据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伟人公开宣布了“一边倒”的战略方针。伟人此次出访的目的主要是签订一个新的中苏条约,废除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苏条约谈判的道路上可谓是困难重重。斯大林与伟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双方互相争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斯大林最终不得不同意签订一个新的中苏条约,以取代1945年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三、一部电影引发密令
伟人与斯大林签订了新的条约,苏联政府安排伟人一行人员参观等各种活动,气氛变得十分融洽。但是就因为一部小小的电影,改变
了伟人轻松的心情,
使得伟人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
影片的内容,并不是讲述了,苏联如何在战争中战胜德国,而是记录了苏联的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的科学研究,不停地进行科学实验,终于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看着影片中的蘑菇云,想到朝鲜战场上,美国军队嚣张的态度,伟人内心大感震撼,因为他明白核武器的威力不容小觑,于是在回国的路途中,他就紧急下达密令,要研制属于中国的原子弹。
总结:
李四光、钱三强等物理学家,找到了稀有的铀矿石——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
物理学家赵忠尧,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不少科学家隐姓埋名,开展秘密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伟人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深刻洞察总结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国情的战略和战术原则。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