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强汉,是华夏最为强盛的两个朝代。
特别是“汉”,甚至成为我国主体民族“汉族”的族名,可见汉朝在中国的地位。
那么,你知道刘邦的封号“汉”是怎么来的吗?
巨鹿之战后,秦国大势已去。义军共主楚怀王为尽快攻灭秦国,下诏“先入关中者王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怀王之约”!
于是,按照约定,项羽和刘邦各自向咸阳进攻。
然而,项羽运气不佳,一路遭遇秦军精锐阻挡,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时间上却大大落后于刘邦。
公元前206年,刘邦军攻破武关,离咸阳仅百里之遥。不久,又绕过崤关,抵达霸上。秦王子婴无奈,只得率满朝文武投降。
刘邦就此成为“入咸阳第一人”,按照约定应为“王”!
然而,自古实力为王。
项羽虽然晚入咸阳,但项羽军却高达四十万,且精兵良将颇多。比刘邦的十万人马,实在是强的太多。
携此强大实力,项羽自然不满先前之约,于是在谋士范增建议下,搞了一出“鸿门宴”。
虽然最终因为项羽自大,并未将刘邦除掉,但也迫使刘邦放弃了称“秦王”的想法,最终接受了项羽的分封,为“汉王”。
刘邦的封号“汉”是被迫的,但之后却又以“汉”为国号,这又是为什么?
第一、萧何的劝谏
项羽败约,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最初愤怒异常,萧何劝谏道:“汉为天汉”,因为称银行为“河汉”,“汉”有“天汉”之意,其意甚美。刘邦听后大喜,赴南郑就国;
第二、“汉”字的寓意
在战国文字及秦小篆中,“汉”是形寓美义的字眼,中国人自古讲究“吉祥美寓”,定汉为国号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刘邦的“汉”中情怀
刘邦以汉中为基地,最终击败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取胜,建立大一统王朝。因此,刘邦对汉中有龙兴之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汉”加分!
从此,“汉”为“中国”共名长达四百余年,虽其间为“新”所代十五年,其后又仅为“中国”一隅之名(曹魏、蜀汉、孙吴),但刘邦始建,刘秀重建、刘备某种意义上再建的“汉”,历史影响非常深远:成为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直至现今——汉人、汉子、汉家、汉族一类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