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凡是战乱时期,中国民族总会涌出许多千古留名的英雄人物,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脊梁与代表。而在我国战争时期也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莫过于战斗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如今长眠在了隆化县苔山。而在73年前,他的英勇身影也是牺牲在此地的,他的英雄事迹在全国传颂,经过当地请示批准之后,并为他建立了董存瑞烈士陵园以表思念。
但在烈士陵园建立之前,经过县委商议派出一人前往北京向毛主席求题词,但接连四次却无功而返,直至第五次才收获了一张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英雄出生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河北怀来县,出生家境贫寒只读过一年书,但自幼就十分爱国,在1940年参加抗日儿童团还当选为团长。
在16岁那年,董存瑞加入八路军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在之后的作战中,董存瑞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心态,在战场上不怕流血不畏牺牲,曾多次建立过功勋,三年的作战生涯当上了班长。
1948年开春,持续两年之余的解放战争已经宣告进入了尾声决战阶段,此时国民党已经呈现疲乏退守之势,在锦州,长春以及沈阳等三大地区被我军分割包围。根据当时的局势分析之后,毛主席率先提出了解放冀察辽地区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想要解放冀察辽,隆化地区就是连接晋察冀和冀热察的命脉与心脏,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军对此也心知肚明,早就在这里布下了堪称密不透风的防守,大量的战壕坑道,以及坚实的壁垒,而作为重中之重的隆化中学更是有着重兵把守,一刻不敢松懈。
董存瑞所在的六连,负责此次攻克国民党军防守最为严密的隆化中学。隆化中学附近碉堡密集,想要快速攻克仅有爆破一计可循。
而作为六连中的骨干战士,董存瑞则被连长赋予爆破组长的重任
。董存瑞还在会议上向连长慷慨激昂的保证:“不求全身而退,只求全胜而归!”
英雄无畏
原计划于5月25日发起的隆化总攻在当地凌晨如约而至,爆炸组在董存瑞的带领下炸破了一座又一座碉堡,于是董存瑞打算带领队伍一鼓作气,向敌人阵地隆化中学发起冲击。
突然,一条火蛇打破了战士们激昂的热情,数名冲在前方的战友倒在了原地,原来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爆破组的战士们完成一次次爆破任务之时,国民党军也偷偷在桥头上伪装修建了一座暗堡,目的就是在我军冲锋时给予致命一击。
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在面前,连长焦急万分但又无可奈何,这时董存瑞再次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地说道:“连长,交给我。”“你已经接连完成几次爆破任务了,此次凶险万分,你还有体力吗?”连长犹豫不决地问道。
“交给我。”董存瑞只是心平气和地说了一句,然后拿着炸药包带着一位掩护人员就冲了上去。在战友的手榴弹掩护下,董存瑞靠着身法一次次地死里逃生躲过了敌人喷射的子弹,无数个弹花在他周围爆炸。
董存瑞纵身一跳越过了敌人的铁丝网,然后滚到了敌人的桥下。让他意料不及的是,这个桥足足有一人多高的高度,并且环顾四周没有任何的支撑物可以搁置炸药包,
董存瑞有些焦急了,队伍总攻迫在眉睫,甚至可以说成功与否全靠他一人成败
。
这时他听到了来自后方战友们发起的总攻号角,董存瑞这时咬咬牙,下定了决心,用右手拉响了导火索,高举炸药包,在一阵巨响中,战友们清楚的看到董存瑞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
在董存瑞牺牲前的英姿,战友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他的最后一声口号“为了新中国,大家冲啊!”这声口号,响彻了整个战场,不断地冲击着大家的心灵。
烈士陵园
满腔怒火的战士们最终赢得了隆化战役,但六连却无一人表现出胜利的兴高采烈,当司令员程子华来到战区勘察情况时倍感纳闷,仔细问后才懂得是因为英雄董存瑞的壮烈牺牲。
程子华听闻后也倍受感动,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董存瑞的英勇事迹,董存瑞也被评为了中国六位经典烈士之一。
1956年,董存瑞烈士陵园经过批准开始修建,县政府经过商议,决定派冀兴坡前往北京讨要一封毛主席的题词
。毛主席先前为众多英雄烈士题词,比如刘胡兰的“生的光荣,死得伟大”。而董存瑞作为全国经典烈士,在陵园中能有毛主席的题词,也算是十分应景。
冀兴坡背负着22万全县人民的期望来到了北京中央办公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又来到了内务部,来到内务部后部长谢觉哉接待了他。谢觉哉对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早有耳闻,于是亲自派优抚司邹司长安排此事。
冀兴坡在找到邹司长后,邹司长却无奈地告诉他:“主席日理万机,恐怕短短几日无暇顾及此事,您要不先行回县,等有消息了我在通知您。”冀兴坡听闻后就回到县城,静候主席题词。
1957年正月底,冀兴坡再也坐不住了,又去了一趟北京询问,等到的仍然是同样的一句:“还未题词,您先回去。”第三次前往依然无果,因为烈士陵园修建已经即将开工,冀兴坡只好先回去主持工作,日后再议。
第四次冀兴坡则喊上了县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但等到的仍然是优抚司继续等待的答案。接连四次的无功而返,冀兴坡有些心灰意冷,但要务在身又不得不从。
两个月后,冀兴坡已经不抱希望的第五次来到了优抚司询问。
这一次,冀兴坡终于等来了题词。打开题词,上面龙飞凤舞的八字赫然出现在面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
但当冀兴坡看到落款时却一头雾水,要的明明是毛主席的题词,落款却是解放军总司令以及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题词。
邹司长看出了冀兴坡的疑问,他微笑着解释到:“主席考虑到董存瑞是军人,题词一事自然也是要朱总司令亲自操劳嘛。”冀兴坡询问到:“那之前英雄刘胡兰的呢?”
“刘胡兰是群众嘛。”邹司长回答道。冀兴坡恍然大悟的连忙点头,能够获得朱总司令的题词自然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冀兴坡兴高采烈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了。
小结:
而无论是谁题词,题什么样的词,都是对董存瑞烈士光荣事迹的一种肯定。
抗日战争之所以成功,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建立,原因正是董存瑞这般勇于为国捐躯,无私奉献的中国战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董存瑞烈士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位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