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初刘邦结束天下纷争,汉初是如何巩固政权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创始人
2025-07-27 14:33:06
0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西汉初年,从刘邦建立汉朝到汉武继位初期,期间共历五帝,前后约70年。这七十年,是西汉政权从建立到巩固再到加强的一个过程,基本上解决了汉初存在的各种问题,使西汉向着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迈进。

汉初的大约70年时间里,西汉政权的巩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刘邦建国之后的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时期,而后文帝、景帝的发展经济,提升国力的时期,汉武帝即位初期解决遗留问题,加强中央统治的时期。

汉朝建立之初面临的威胁

从公元前209年开始波及天下的农民起义,到楚汉争霸项羽失败自刎,刘邦建立汉朝的公元前202年,长达七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经济发展停滞。汉朝建立之后,作为一个新生的大一统政权,汉朝在伊始就面临着三大方面的问题。

①经济困顿,民生凋敝

汉立初年,在连年战争的袭扰下,经济困顿,民生凋敝,饥荒四起,饿殍遍地。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社会生产,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随时有可能再次上演秦末农民起义的一幕。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干,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汉书》

秦朝因为暴政,刚刚传到二世的手上,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第一个兴起的中央集权王朝,就这样亡于百姓之手。汉初,要想立国得以长久,稳定好被连年战争摧残的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成了汉王朝的当务之急。

②裂土封侯,王侯割据

西汉建立之初,并没有完全传习了秦朝的郡县制,而是在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基础上,将二者合二为一,独创了汉朝的郡国并行制,裂土封侯,大封天下,其中异姓王就得封八位。分封这些异姓王,是刘邦的不得已而为之,有的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有的则势力强大,不王之则不附。

除了分封异姓王,汉初高祖还分封了大量的同姓王,这些诸侯王,无论是同姓还是异性,在分封制度下,都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对中央王朝的权威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③匈奴崛起,边患不断

秦朝统一天下后,对匈奴接连采取强硬的手段,以重兵暂时解决了匈奴问题,并且修筑长城,将匈奴阻挡在了长城之外。但随着中原地区陷入内乱,原本被平息的匈奴又趁机崛起,给新生的汉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西汉建立之初,高祖刘邦携灭西楚霸王项羽的余威,对匈奴用兵,企图解决匈奴问题,结果在作战中失败,刘邦自己被围于白登山七日,险些命丧匈奴之手。后刘邦虽然脱险,但是匈奴一直是威胁汉王朝安全的一大隐患。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史记》

汉初解决问题巩固统治的手段

1.发展经济与修养民生

①总结秦王经验,行“无为而治”

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建立的政权,高层统治集团大都出身寒门,对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对秦朝时暴政也有深刻的体会,并将秦亡的教训总结为四点。

这四点分别是“秦行繁法严刑”、“秦多忌讳之禁”、“不施仁义”和“赋敛无度,天下多事”。汉朝通过对秦亡的总结,认为民不聊生,最终官逼民反是秦亡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治国之策上选择了顺应民意的“无为而治”。

②连续推行仁政,且持续时间长

从汉高祖起,就大力推行仁政,实施了一系列休养民生的政策。对统治阶层实行了严格的措施,推动普通百姓恢复生产生活,使社会重现生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满足百姓对生产生活的需求。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汉书》

高祖之后的文景二帝,继续推行仁政,以发展经济,休养民生,推行轻徭薄税。在汉文帝前期,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租税;在文帝后期与景帝前期,税收也非常低,只占收成的大约三十分之一。

2.国家制度与加强中央集权

①沿承秦制,设三公九卿

在官吏制度上,汉朝的制度基本上延续了秦朝的制度,继续采用以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为首的三公九卿制,并结合汉朝的实际加以改进,将“三公”的权利平衡,逐渐形成了一个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官吏制度。

②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

在汉高祖初建汉朝之时,其总结秦亡一大原因就是废除了分封制,所以刘邦在建朝之初大封天下。但是分封异姓王是刘邦迫于战争时的形势,不得已给手下功臣的承诺,并不是刘邦自己的本意。

为了避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裂,诸侯国之间相互攻杀的景象,刘邦从开国的第二年就开始着手铲除异姓王,并大封刘氏宗族子弟,使汉朝的天下变成了刘氏一族的天下,并与各诸侯杀白马为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③削藩降权,行郡县之实

经过刘邦的前期操作,全国的诸侯王大体上都已经是刘氏宗族,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诸侯王的实力迅速扩张,对中央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汉文帝开始,又着手进行削藩以巩固中央统治。

到了汉景帝时期,由于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景帝很快将其平息,并以此加快对诸侯国实力的削减。将诸侯的封地收回,使诸侯王的封地与郡县大小无异,极大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进一步增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经济,汉武帝开始推行“推恩令”,将诸侯王本就不大封地近一步分割缩小,并以各种借口夺爵削藩,还强制将诸侯王在封地的行政权收回,将诸侯国仅留虚名而行郡县之实。

3.对待边患问题

①以“和亲之策”换取时间

汉高祖刘邦在试图击败匈奴受挫后,刘邦认识到以当时的国家实力,还不足以用军事手段解决匈奴问题。为缓解匈奴对汉朝北部边境的压力,开始同匈奴和亲,与匈奴约为兄弟之国,达到稳定自身,发展经济的目的。

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在整个汉朝初年一直存在,从汉高祖时期一直延续到汉武帝初期,前后和亲达十余次。通过和亲,汉匈双方约定边界,停战互市,形成了双方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汉书》

②主动出击,以绝边患

汉初的“和亲政策”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且在和亲的这一时期内,匈奴时常违背约定,纵兵侵入汉境抢掠,使得主动和亲的汉王朝备受屈辱,匈奴每每兴兵,汉王朝就要求以和亲,并以棉、酒、米等物供之。

经过汉初近七十年的发展,到汉武帝中期,国家实力强劲,国库充足。国家的钱财“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中的粮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汉王朝有了同匈奴一较高下的实力。

汉武帝因此下令主动出击,在长城以北寻歼匈奴主力,求击败匈奴,以绝边患。经过多次对匈奴的主动出击,在河南之役、河西之役和漠北之役等数次大型战役去匈奴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后,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基本消除,此时对西汉王朝威胁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因素得以解除。

结语

汉朝在历经70余年的努力之后,通过一代又一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将威胁汉朝统治的因素一个个解决。终于将一个权力并不集中,对全国控制还十分虚弱的帝国,治理成了华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强盛王朝。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于文章的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世上应该没有比李白更加有风骨的诗人了吧,但是这样的诗人,都为一位绝色佳人而倾倒,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
原创 黄... 在三国鼎立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或勇猛善战,或智谋过人,共同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史诗。...
展出文物千余件 全国唯一的细石... 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开馆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谷 摄影报道 10月20日,位于四川广元市朝天区的中子...
原创 历... 首先,张郃没有三万大军,其所辖各部最多不过万余。其次,张飞所率一万人马决不是杂兵。史书明确写着:精卒...
原创 典... 典韦VS赵云、典韦VS张飞、典韦VS关羽,结果分别如何? 典韦经由夏侯惇引荐,投入到曹操麾下,披肝沥...
中国一流人才涌入美国,为何美国... 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很难留住本土人才! 虽然大家都很不想去承认,但这确实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原创 原... 提起微服私访,我们会立马就会想起来琼瑶的乾隆下江南。乾隆皇帝这微服出访更像是组团旅游,吃喝玩乐走一路...
原创 电... 重现上甘岭——从荧幕内外看英雄 一、引言:上甘岭,一座精神丰碑上甘岭。三个字,掷地有声。它不仅仅是一...
原创 历... 前言:说起古代将军征战时用的锤子,由于电视剧的影响,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锤头巨大无比,交战时给人无...
原创 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统治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 而当时在位的皇帝溥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