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凌烟阁里面画着唐代24功臣画像,其大小和真人相仿。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怀念那些开国功臣,特让画家阎立本逐一描绘而成,没事的时候李世民就看看。
凌烟阁这二十四位功臣排名如下:
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徵、
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
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
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
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知节、20.虞世南
21.刘政会、22.唐俭、23.李勣、24.秦琼。
有没有搞错?他排倒数第一?秦琼当年可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响当当的战神。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开国将领,与尉迟恭并称左右门神,是百姓的守护神。他年轻时就从军了,在投唐之前是大隋名将张须陀的先锋官,张须陀战死后,投奔裴仁基,裴仁基和刘文静争功被杀后转投瓦岗山的李密,李密战败后投王世充帐下,王世充很器重他,封为左将军。但他看不起王世充为人狡猾阴毒,和程咬金李世绩一起投奔了唐国公李渊,被李渊分配给当时的秦王帐下。以后一直就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战功着著最后封为胡国公。
这排名有失公允?我为秦琼喊冤叫屈,秦琼是武将出身,暂且咱们从武将里挑选熟悉的程咬金和尉迟恭做个比较。看看到底秦琼排第几比较合理。
演义里多数把叔宝和敬德放在一起,后来还搭档做了左右门神。民间传说秦琼是左天篷大帅转世,而敬德是黑煞神托生;黑煞神害怕左天篷,不愿意下凡,后来玉帝说,那就黑煞神一出,让左天篷带三分痨病,这样两人就可以杀一个对手;所以小说中也是描写两人对战时秦琼是带病和敬德对杀,如此看来,叔宝武力略高于敬德。你可能说,传说不可靠,不足为据。
那么咱们看一下真实记载吧。尉迟恭还没投唐之前是宋金刚手下的一员战将,他和秦琼阵前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秦琼爱惜他是个人才,想收服他。
第二天阵前两人决定比试力气,秦琼瞥见侧边有两块巨石,约有一二千斤重,对尉迟恭道:“两块石头,基本是一样的。我与你赌:大家用兵器打,如多打一下才碎,就算输。你如果输了你降唐,敬德道:你输了你降我主宋金钢。叔宝又道:“你的兵器多重?”敬德道:“我的双鞭一百二十余斤。”叔宝道:“我的锏一根有六十四斤,两条算来,却也差不多少。
秦琼说罢,掖好战袍,紧了紧腰带,两膀一较力,双手轮起虎头金锏大喊一声,双锏同时落下,只见火花四溅,巨石应声而开,叔宝道:我两锏就开了巨石,且看你的吧。
敬德并不答话走向前来,心中暗想,秦琼好神力,难道今天命中注定要我降唐?敬德蹲好马步,气沉丹田。说时迟那时快,敬德一鞭下去,巨石只有几处白点,敬德不免心慌,紧接着又是一鞭,这次还行,巨石裂开了一条缝,似断没断开。敬德见此气的大怒,猛力的打下第三鞭,巨石生生碎开。“我两锏你三鞭,你输了“,秦琼笑道。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三鞭换两锏的战绩。敬德心服口服,决定投降李世民。
论武功显然秦琼更胜尉迟恭一筹。尉迟恭排名第七位,按说秦琼应该排在尉迟恭之前方为合理。
秦琼排名不但在尉迟恭之后,更奇怪的是,居然在程咬金之后。程咬金排在第十九位。秦琼和程咬金一直是好哥们,两人从没比试过,但我们都知道老程就那三斧子半,劈脑门、淘耳朵、剃排骨外加砍马腿。有时确实能唬人,但秦琼知根知底,所以程咬金更不是秦琼对手了。这样看来,你觉得这排名公平吗?
网上说,凌烟阁功臣没有排名次。那李世民为什么不用姓氏字母的前后顺序排列呢?看前几位的功劳也确实名副其实。所以,这种说法不成立。
秦琼排名在末尾,其实就是他没有参加“玄武门”那次政变的原因。李世民弄的这个排名实际是对秦琼的贬低,你看排名靠前的都是经历了那次战斗的功臣。
秦琼没有参加那次玄武门政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琼晚年身体多病,朝中的事不大参与了。
第二:是秦琼本就不想参与李世民弑兄夺位之变。秦琼是至仁至孝之人,本以为跟定了李世民这个明君,终于结束了以前的朝秦暮楚的生活。而现实却改变了他的看法,此时秦琼头脑还转不过弯来。李世民这样做和王世充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秦琼是重情义之人,当初投奔的是李渊,和李世民并没太多的交情。弑兄逼父退位非君子所为,加之,秦琼的好兄弟单雄信被李世民所杀,让秦琼背负不义之名,使他有负于“赛孟尝”之称。以至于后人嘲笑说: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做瓦岗一炉香,是李世民让秦琼脸面无光。不积极参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从赏赐这样事也可看出,秦琼确实没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战斗。那次秦琼只得了700户的食禄。远远低于同级别人的赏赐。
历史上对凌烟阁秦琼排在最后争议颇多,这也体现人们对心目中英雄的爱戴,当时李世民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李世民怎样排名,秦琼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了不起的英雄。(最后说一下,凌烟阁绘功臣像时,秦琼已去世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