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于谦这个名字,应该绝大多数的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和郭德纲合作的相声演员于谦,甚至可能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在几百年前的中国,有一位很伟大的英雄,也叫于谦。
历史上的于谦可能很多的人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一首诗作,恐怕无人不知,那就是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几乎是人人都会背诵的一首,这首诗当中也表现出了作者极强的信念和甘愿为信念而死的精神,那么写出这么一首诗的作者,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于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1449年,蒙古的部落瓦剌率兵大举入侵明朝的北方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建议之下带兵亲征,但是没想到却兵败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事情一出来,整个大明朝瞬间陷入了乱局当中。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和其他的同僚拥护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监国,共同商讨对抗瓦剌大军的战略。
当时的明朝朝廷陷入了恐慌中,很多的大臣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纷纷提出了将都城南迁,采取议和的策略,为人刚正的于谦在这个国难之际挺身而出,驳斥了这些大臣们苟且偷生的意图。
为了避免明朝陷入曾经的南宋那种偏安的情形,于谦坚持保卫北京,抵抗瓦剌的入侵,这也就是著名的“北京保卫战”。
最终,在于谦和明朝众多将士的殊死抵抗之下,瓦剌的大军退兵,明朝取得了这次保卫战的胜利。
之后瓦剌的首领也先请求议和,送回了之前俘虏的明英宗,英宗回国之后不久,趁着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病重之时,发动了复辟,在一些奸臣的挑唆之下,明英宗认为于谦趁他不在的时候,另立新君,是为谋逆之罪。
起初英宗念及于谦有功,不忍处死,但是奸臣徐有贞却进言说于谦必须杀,不然复辟就没有了意义。
最终,于谦被英宗下令处死,忠心为国的一代民族英雄,就这样被自己所忠心的那个朝廷处死了。
一直到了英宗逝世,英宗之子朱见深即位之后,于谦才得到了平反。
虽然于谦被视为民族英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并没有被人们广为皆知,如今的于谦墓,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路,根据网上的一些情况来看,去拜祭的游客真得少之又少。
在西湖上,有的导游给游客们介绍于谦的时候,很多的游客都不认识这位英雄,实在是令人心痛。虽然于谦墓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我们或许不应该去打搅英雄长眠,但这样的人若是被遗忘,实在是不应该!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朝廷奋不顾身的人,他们其中有着小人物,也有于谦、岳飞、戚继光这种伟大的民族英雄,正是由于无数人的前仆后继,我们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才能延续下去。
在史君看来,于谦这样的民族英雄不应该被埋没,不应该被遗忘,他值得我们后世的每一个人所铭记,值得我们每一个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