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真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清华教授言论让人怒了
“落后就要挨打”是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历史之后最主要的读后感,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更是以这一条思想作为主线讲述下来,形成了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
整个逻辑体系就是,清朝和民国很落后,所以他们会挨打,正因为挨打不服气,还更容易挨打,挨打到一定程度,中国人就开始自强起来,走上了不挨打的民族复兴之路。
这个逻辑没毛病,可是,一位来自于清华大学的吴国盛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落后不一定挨打,选错道路就容易挨打。
这位教授讲的还挺有道理的,很多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很容易被吴教授带到沟里去。
这位教授讲了这样几个例子,试图证明“落后不一定挨打”,可惜整个证明过程,看起来就想一个乞丐炫耀自己华丽的衣服。
第一个例子是,南亚小国不丹。1907年成立,至今存在了100多年,很落后,很弱小,但是没有被打。
好吧,不丹确实没有被打,可是不丹现在的情况和被吞并了还有什么区别?
不丹原本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第一个佛教国家,如今印度教已经传遍了不丹。印度在文化上的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丹在英属印度期间就是半独立状态,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英国在不丹第宗主国地位,至今不丹第内政外交都需要印度的“指导”,基本上是印度说了算,独立性甚至还不如印度国内的邦。甚至,不丹至今都没有和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流大国建交。
在经济上,不丹也是只能与印度产生贸易关系,其他国家根本无法插手。因为印度本身就不发达,还要控制不丹,可想而知不丹本国人过得有多惨。
不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和网络的国家,建议吴教授申请成为印度公民,然后移民不丹,享受一下不丹的“永不挨打”超级待遇。
吴教授提出的第二个观点是,卢森堡和瑞士也没有挨打。
卢森堡估计第一个就像站出来骂几句羊驼。第一次世界大战,卢森堡被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卢森堡又一次被灭国。灭国成了卢森堡历史第必修课。好在,国家历史本身就比较短,没有太强的屈辱感受。
瑞士也没有挨打。
这个倒是真的,可是,瑞士没有挨打,却并不是因为落后和弱小,恰恰是因为他足够强大。
瑞士最早建国于1291年,那时候我们还是元朝。瑞士正式建国,其实已经到了1815年维也纳会议。当时让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主要是最大限度弥合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关系。毕竟,拿破仑来来去去在阿尔卑斯山上反复横跳,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两个弱鸡实在是招架不住。
瑞士虽然是永久中立国,可是从来没有放松过军备。瑞士曾经是欧洲最主要的雇佣兵输出国,各国忌惮瑞士雇佣兵的战斗力,要进攻瑞士先要掂量一下。
瑞士全境都是高原和山地,地形极其复杂,瑞士按照本国特点发展了特殊的特种兵体系,别的国家都在平原上干仗,到了山地与瑞士正面硬刚,多半还要吃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确实有进攻瑞士的计划,可是最终没有实施。这个原因很复杂,比较主流的猜想是,瑞士银行长期帮助德国法西斯进行洗钱,在德国高层有很深的人脉关系。
既然吴教授说的这几种“不挨打”的秘诀都是假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弱小的时候不挨打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呢?
落后弱小不挨打,有这几个条件绝对管用。
1,地处偏僻,没有挨打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真正符合弱小且不挨打的国家,其实主要是汤加斐济瑙鲁这些太平洋小国。这些小国孤悬海外,没有战略位置,本身有太穷,没有韭菜可割。所以没必要打。
2,唾面自干,强颜欢笑,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样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不丹,心甘情愿接受被殖民、被割韭菜的命运,躺平了不作任何抵抗。任何一个殖民国家来了,都不好意思动手。
3,人口很少,地盘很小的袖珍国,除非意外,不会挨打。
欧洲有很多很小的袖珍国,他们几乎不会挨打,毕竟这样的国家,几分钟就能结束战斗,打这样的国家,除非是印度这样扩张上瘾的,都不会感兴趣。好像英美在意大利把那个小国打了,他还煞有介事宣战,索要巨额赔款,结果没人搭理他,自讨没趣。
这三个条件,说白了都是天生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存在,都会碍着这个或者那个强权国家的“王霸之气”。尤其是,面积越大资源越丰富的国家、人口越多韭菜越多第国家,就越容易与别国发生战争。
二战后,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在美帝的普及下成了普世价值。最典型的表述就是“如果美帝怀疑你有核武器,你最好真有,否则少不了一顿打。”
除非你老老实实当狗,美帝不可能不怀疑你;如果已经被美帝怀疑了,那就赶紧军备,否则后果很严重。
自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近现代的和平外交关系,从本质来说就是一种无法毁灭对方的无奈之举。如永乐大帝那样实力强悍又不稀罕到别国割韭菜的统治者,早就彻底淘汰了。
拥有毁灭对方的能力,这是避免挨打的基础。吴教授所谓的“选对了道路”,听起来太搞笑了!
和平,要立足于能打胜仗才是真正的和平。我可以不开第一枪,但是你先开枪,未必我就先中枪。这就是大国的实力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