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董卓大喊六个字被耻笑千年,不曾想却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
都说乱世出枭雄,东汉末年恰好就是正儿八经的乱世时期,汉室皇帝已经成为了傀儡,但凡有一些势力的人都开始雄起,利用自己的人脉与财力组建起一支支的反抗队伍,这个时期的势力组织非常复杂,名气较大的就是袁绍、公孙瓒等人马,当时的曹操还未成气候,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有着较大的家族背景,董卓也不例外。
可以说董卓是东汉末年最大的BOSS,有随意任免皇帝的权力,百官也好、百姓也罢,都对他恨之入骨,只是人家根深叶茂,根本撼动不了他的地位,最后董卓自己也没想到,死在了干儿子吕布的手里。临终前,董卓大喊6个字被耻笑千年,不曾想却成了现代人的口头禅,那么,董卓喊的是哪6个字呢?
孔武有力,步步高升
董卓年轻的时候可是品学兼优的五好青年,父亲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朝廷人员,给了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董卓可以说是茁壮成长,长大后孔武有力,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行侠仗义,在乡里拥有不错的口碑。后来他与羌人成为了好朋友,成天和他们打交道,董卓也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尤其擅长骑射。
之后董卓加入汉军,在鲜卑人勾结羌人叛乱时,董卓“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有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而且官至郎中,最为讲究的是,董卓把所有的赏赐都分给了手下,自己分文不取,在军中拥有了好名声。
黄巾起义爆发后,董卓以其强悍的武力值大获全胜,官拜中郎将、破虏将军,可以说是步步高升。而此时的董卓已经不是原来的董卓了,他利欲熏心开始走曲线升官,贿赂朝廷官员以此在朝中站稳脚跟,只是他为人高调,在朝中并不怎么受待见,但这丝毫影响不了他势力的发展,他的翅膀已经硬了。
救驾有功,权倾朝野
东汉末年时的朝廷也是分帮结派,何太后垂帘听政,国舅何进掌握朝中大权,外戚成为了一派,另一派则是以十常侍为核心的宦官集团与其分庭抗礼,两大帮派谁都看谁不顺眼,都在处心积虑地铲除对方,最终十常侍宦官集团捷足先登杀了何进。何进一死,他的手下不干了,一路追杀宦官,而宦官们挟持了皇帝刘辩仓皇逃走,有皇帝在手企图东山再起。
恰好董卓赶到,他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救下了吓得魂飞魄散的皇帝,回宫之后,董卓因救驾有功便开始目中无人,当他看到皇帝刘辩不成气候时,就改立刘协为皇帝,视为汉献帝,董卓的强横野蛮行径,众人敢怒不敢言,谁叫人家手握兵权呢,有了兵权那就意味着拥有话语权,从此开启了董卓统治的黑暗时代。
董卓权倾朝野,他的贪欲也在无限膨胀,金银财宝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他后院的美女都比得上皇宫之多,除此之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他还笼络人才,吕布就是他相中的一个。当时吕布还是丁原的义子,董卓看丁原不顺眼,就拉拢吕布杀了丁原,之后认吕布为义子,从此以后吕布就被冠上了“三姓家奴”的称号。
司徒王允,说服吕布
司徒王允是朝中的一个非常低调的人物,董卓横行朝堂时,很多人在他的打压下不是死亡就是逃亡,王允忍气吞声地留了下来,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除掉董卓这个大祸害。董卓不仅已经危及到江山社稷,对百姓也是荼毒残害,这样的人谁都想杀掉而后快,就连曹操当初也想刺杀董卓,结果未遂,只能走上逃亡之路,后来凭借个人魅力拉起强大的军队,这是后话。
董卓成为了朝中的祸害,吕布是他最大的帮凶,吕布的武功自然不用多说,走刺杀这条路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王允搞起了迂回战术,利用吕布与董卓小妾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进行无限放大,尤其董卓有一次生气时抛出长戟刺他,这事被王允利用起来,他告诉吕布,董卓根本就没把他当儿子看,谁能向自己的儿子下死手呢。
吕布是个有勇无谋之人,更是唯利是图的小人,听了王允的这番话觉得自己也可以立起大旗,并不一定要依靠董卓这个暴戾的义父,再加上王允许诺了一些好处,于是,一场刺杀董卓的阴谋逐渐拉开了序幕。
枭雄董卓,命丧儿手
董卓那天还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去皇宫参加庆功会,以他身上的光环无疑走到哪里都是主角,就连皇帝他都不放在眼里,正在他洋洋得意走到宫门之时,事先埋伏好的刺杀团队,以李肃为首等人刺向董卓,董卓知道亏心事做多了,平时也穿着铠甲,这一刺没有要了董卓的命,只是伤了他的胳膊,人也从车上掉了下来。
这时董卓知道大事不好,急忙大喊:“吾儿奉先何在?”吕布这才姗姗来迟,拿出怀里的诏书:“有诏讨贼臣!”说罢用他的长戟刺死了董卓,狂妄一时的枭雄董卓就这样死在了义子吕布的手里。董卓死后百姓额掌相庆,甚至都有卖了珠宝的去换酒菜庆祝,董卓也落了下死无全尸的下场,尸体被点了天灯。
董卓是死了,但董卓死前大喊的“吾儿奉先何在”这六个字却被流传下来,在千年的历史中这句话成为了被人耻笑的话语,想让儿子救命,结果死在了儿子手中,董卓死前才知道,只是已经晚矣。
当三国时期的内容被演绎成《三国演义》后,到今天又出现了“三国杀”的游戏,游戏中自然有董卓、吕布这样的角色,“吾儿奉先何在”这句话也就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口头禅,在游戏中了解历史,同时也知道了这个被人耻笑千年儿子弑父的笑话。
小结
董卓从最初的为人仗义的有为青年,后来变成了人人恨不得诛之的奸恶之臣,这完全是他在仕途的路上无限放大了自己的贪念所造成,当欲望没有止境的时候,眼里便只有了“利”字可图,而吕布则与他是臭味相投,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最为可笑的是,董卓最终死在了儿子的手里,正应了天道轮回的这句话了。
吕布的下场也是被人斩首,就连做惯老好人的刘备都趁机落井下石,把他视为心腹大患,借别人之手除之,为自己将来安身立命铺好基石,这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