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四溢,滋养江南风韵
创始人
2025-07-23 19:33:54
0

本报记者 姜赟

通讯员 孙淑凡

7000年前,河姆渡人开始煮饮“原始茶”;6000年前,宁波田螺山有了中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1700多年前,湖州弁山一带已兴茶事;1300年前,陆羽与皎然的邂逅,在湖州孕育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科学的巨著《茶经》;两年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这个申遗项目中,浙江不仅牵头申报,更有绿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片古老东方的小小树叶,在浙江开启曼妙旅程,最终名扬四海。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参与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副院长王玉宝告诉记者,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浙江地理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多丘陵缓坡,光照强烈,适宜茶树种植成长。

山水清远滋养浙江好茶

苏东坡说:“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山水清远,正是滋养浙江好茶的秘籍。

湖州城西北的弁南罗家浜村出土了东汉末至三国青瓷四系“茶”字罍,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有“茶”字铭文的贮茶瓮。

唐宋时期,浙江茶区已经遍布全省各地,根据陆羽的《茶经》记载,唐朝时,浙江茶区分为浙东和浙西。浙东有明州(宁波)的余姚,婺州(金华)的东阳,台州的始丰(天台);浙西有湖州的长兴、安吉、武康,杭州的临安、钱塘、桐庐等。后又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滋养与技艺精进,茶叶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享誉四海。

公元770年,全国第一个官办的贡茶院在湖州长兴顾渚山上建成,年产贡茶一万八千四百多斤,它是督造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茶叶加工工场。这个贡茶院规模很宏大: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制茶工场有三十间,烘焙灶百余所。如今,湖州在旧址上复建了一座大唐贡茶院,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玉宝告诉记者,随着茶区的扩展,制茶工艺也在不断提升。唐宋时期茶的主要形式是饼茶,在饮用前需先碾罗成末,其香气不易发散,便于贮藏和运输,唐人流行煮茶,将茶末加入釜中煎煮。

宋人盛行点茶,北宋中期以后斗茶之风盛行,分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点茶等程序,评比茶质,比试茶艺。当时,浙江的制茶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炒青茶的制法。北宋欧阳修在《归田录》当中就记载:“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日铸茶,又名“日注茶”,就是浙江产的炒青茶叶,主要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的日铸岭。诗人陆游对日铸茶曾有过注释:“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民间认为陆游最早关注并记录了绿茶撮泡饮法。

到明清时期,散茶成为主流,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撮泡法,成为当时人们饮茶的主要方式。

浙江的茶和泡茶的工具不仅仅受到了国内民众的喜爱,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发展,逐渐地传到国外。比如宋代,中国的禅院茶礼传到日本,改良了陆羽《茶经》当中所提到的煮茶的方法,开始用“点茶法”,当时泡茶的茶碗以“天目茶碗”为上,就是由中国传入的。

第一部茶书在湖州问世

随着优秀水源的发现,以及种植、制茶技术的提高,古时人们饮茶成风,这使浙江茶区在唐宋时期不断扩大,茶叶产量也随之增加,茶叶销售也极为兴盛。唐朝时,湖州就成为了当时茶叶市场主要集散地。

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于公元780年在湖州问世,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出生在湖北的陆羽,他被誉为“茶仙”,从小被当地西塔寺的智积禅师收养,因智积禅师爱好喝茶,陆羽自小便为其煮茶烹茶,深受茶文化熏陶。后因唐朝安史之乱,陆羽南下辗转至湖州。

陆羽踏遍了湖州的山山水水,对湖州茶区的考察极为详实,记录了湖州的十个产茶区。在《茶经》中,陆羽全面总结了唐代及之前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湖州,陆羽遇到了一生挚友皎然。皎然是唐代著名的僧人,他第一次以诗歌形式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他们经常一起交流茶学、品茶论道。

陆羽还有一位好友也很有名——大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在湖州任刺史,主持修纂了《韵海镜源》,陆羽受邀参与编撰,颇受颜真卿赏识。

湖州有陆羽的“一山一门”,山是指“杼山”,由陆羽设计、施工,颜真卿出资,在杼山妙喜寺旁创建了一座“三癸”茶亭。陆羽创亭,颜真卿题额,皎然赋诗,时人称之为“三绝”。门是指“青塘门”,在颜真卿的帮助下,陆羽在青塘门外建了一个别业,用来品茶赋诗,以茶礼客。

王玉宝向记者讲述了“以茶代酒”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孙皓曾受封为乌程侯,在湖州做官。他酷爱饮酒,每次宴请宾客,都要让人喝醉为止。孙皓在登基后,想给自己的父亲孙和写传记,便邀请了父亲的老师韦曜,但此时的韦曜年事已高,孙皓一改以往的豪饮作风,在宴会上让韦曜“以茶代酒”。但真正把“以茶代酒”作为俭德风尚是东晋名将陆纳。他在湖州担任太守,淝水之战后,谢安到湖州视察,陆纳只用清茶与水果招待。其侄子陆俶见后,赶忙呈上丰盛的饭菜。谢安走后,陆纳盛怒,杖责了陆俶。

陆羽敬奉陆纳为远祖,敬佩其“精行俭德”,在《茶经》里记下这段故事,“以茶代酒”的俭德风尚也逐渐传播开来。

一口茶一口糕

茶香与糕香交融

湖州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山水林田兼具,又传承了吴越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在鱼、羊等特色美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王玉宝说,目前湖州各地聚力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百县千碗企业和特色美食街区、特色美食小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州吴兴区衣裳街、长兴东鱼坊街区、渔人码头餐饮小镇、苕溪渔隐·荻港美食小镇等。

“小萝栗烤酥饼、糯米梅花饺、荻港本鸡煲、生煎肉饼、凤梨咕咾肉、荻港鱼圆、烂糊鳝丝、荠菜春卷”等湖州本地菜品很有特色。

在湖州,有一种独特的美食——茶糕,它将湖州的茶文化与传统糕点完美结合,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美食名片。

明清时期,湖州的茶商们为了方便在茶馆中享用点心,便创造了这种将糯米粉与肉馅相结合的糕点。因品尝这一口早点往往是在茶馆,咬一口糕,呷一口茶,其味无穷,“茶糕”之名由此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糕逐渐成为了湖州百姓喜爱的美食之一。新市茶糕制作技艺是湖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茶糕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的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再将新鲜的猪肉馅包裹其中,然后将茶糕放入蒸笼中蒸熟。刚蒸好的茶糕软糯无比,散发着淡淡的糯米香和肉香,一口咬下去,先是感受到糯米的细腻口感,接着是肉馅的多汁与鲜香。这种咸甜适中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作为早餐、下午茶还是小吃,茶糕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品尝茶糕,最好搭配一杯湖州的名茶,比如安吉白茶、莫干黄芽等。茶香与糕香在口中交融,人们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宁静与优雅之中。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

●王玉宝 《百县千碗与湖州饮食文化》

●关剑平 《浙江茶产业历史和当代发展研究》

●王旭烽 《茶者圣——吴觉农传》

浙江省社科联

潮新闻·钱江晚报

联合出品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在刘福通带领红巾军征战的同时。郭子兴也领导着红巾军在濠州据守,势力日益壮大。虽然元军把濠州四面包围,...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原创 敌... 1943年3月初,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二三团推进到缅甸腊戍卡一带,侦察员突然跑来报告,说是有前方十...
原创 三... 吕布是一名家喻户晓的大将,他曾出现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之中,后世对于吕布的印象大多都是勇猛、...
原创 如...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落败的蒋介石撤守台湾,继续推行专制独裁统治。 自此之后海峡两岸便处于对...
原创 院... 我国的青铜器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以及铁器时代之间的时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青铜器在...
地球上真的有过巨人吗? 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常会出现巨人的形象,它们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令人望而生畏。这些相似的神话角色...
原创 战... 在刘向所做《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句话“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虽然史学界对战国开...
原创 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大学的邹衡教授受邀远赴美洲讲学。 在到达目的地后,他偶遇了当地的一位印第安学者,...
原创 古... 古代将军独自对抗小兵,大多数时候都不是砍瓜切菜,如果小兵人数太多了,将军还没杀几个人,自己可能就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