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说的一天,是在紫禁城的一天,而不是在其他地方。为什么要特意说明这点呢!
因为清朝皇帝大多不喜欢待在紫禁城,多喜欢呆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怡园等地,比如自康熙二十六年起,康熙每年就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居住在畅春园,而不是在紫禁城。
那为什么清朝皇帝不喜欢住在紫禁城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呆在紫禁城就要守祖制,比如什么时候要起床,什么时候要请安,什么时候要读书,什么时候要上朝等等,甚至连与妃子欢好都要限时间,但是只要出了紫禁城,皇帝就不需要遵守这些祖制,简单说就是可以胡来。
比如本来在紫禁城,因为有敬事房的存在,皇帝在临幸之时,敬事房太监就会站在宫门外等候着,如果时间太长,敬事房总管就说高声说道“到时候了。”皇帝不答应,就再说,直到皇帝出来为止。但是出了紫禁城,没有敬事房跟着,皇帝就可以随意,无人管束。
如此,清朝皇帝如果不在紫禁城的话,那一天的生活可就没啥规律,爱干啥就干啥,都不用上朝,爱玩就爱玩,爱睡就睡。
那么,如果清朝皇帝是在紫禁城的,那么他一天大概是怎么过得呢?
清朝皇帝一般早上5点钟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穿衣洗漱,作为皇帝这些活自然不用自己亲自动手,有一大堆太监宫女伺候。
洗漱后,就是拉下弓,锻炼身体,毕竟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就是在马背上夺得天下的,因此武功不可废,清朝自入关后,便定下“弓马骑射乃建州之本”的祖训,要历代皇帝皆不可废骑射。所以清朝皇帝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下射箭技术。
拉完弓后,清朝皇帝就去宏德殿早读。早读是清朝皇帝每天必做的事情,要同时学习满汉蒙三种文字,继而更好掌控整个天下。
读完书后,大概早上6点到7点之间开始吃早餐。吃完早餐后,稍微休息下,或是看看书,或是看看前天的奏章,或是逛逛后花园……
到了早上7点到8点,就是去乾清门上早朝的时候。自康熙之后,春夏7点开始上早朝,秋冬8点开始上早朝。需说明的是,清朝上早朝可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是在正大光明殿上早朝,而是在乾清门。
但是,自咸丰后,因咸丰经常借生病为由不参加早朝,所以渐渐地就废除了。
早朝结束后,皇帝就会去太后、太皇太后那里请安,以示孝道。
请完安后,就是听帝师为自己讲解经义。
之后,经义讲解结束后,就是处理朝政事务:一是接见各衙门官、处理他们所呈上的奏折;二是与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重臣讨论时政及当时全国所面临的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
下午1时到3时,期间是皇帝吃晚饭的时候。清朝不像现在吃三餐,而是吃二餐,也就是早晚饭,晚饭就是清朝皇帝一天中的最后一餐。晚上要是饿的话,会吃点心,但不会吃正餐。
吃完午饭后,继续处理朝政。当然,期间皇帝也会休息,比如去御花园逛逛、听听小曲、练练字、看看书、打打猎、钓钓鱼、画画……
每天晚上7点到9点是皇帝礼佛念经的时间。清朝皇帝多信仰萨满教。
再之后,就是就寝的时候,这时候皇帝可以睡觉,或是召妃子侍寝。妃子侍完寝后,不会跟皇帝睡在一起,而是分开睡。
就这样,呆在紫禁城的皇帝的一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