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百年百照百图(七)
1959-1966
黑字内容为镇志记录
1959年
6月 横沔区域划出,建立横沔人民公社。周浦人民公社下辖22个大队,建立周浦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刘柱任主任。
上半年 在周浦镇镇区内新建的地方国营通用机器厂和南汇化肥厂,先后投产。
▲周浦通用厂后为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布民提供
详见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7月10日-13日 中共周浦镇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周安义为书记。
是年周浦镇建立有线广播站。
是年周浦镇第一个居民新村在老沪南公路西侧周浦塘桥北首建成,建平房30间、684平方米。
1960年
3月南汇县烈士陵园建成,位于周浦镇西市,占地1.42万平方米。
▲周浦烈士墓/家灵
详见烈士墓
春,周浦镇建立图书馆,位于中大街工人俱乐部北,藏书1.15万册。
5月中共周浦人民公社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刘柱当选为书记。
5月15日~16日中共周浦镇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周安义当选为书记。
9月24日周浦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周安义任周浦镇镇长。
11月周浦人民公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12条”指示,开展整风整社,进一步检查和纠正“五风”(浮夺风、强迫命令风、共产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
年底 周浦镇集体办的自来水厂建成投用,日供自来水270立方米。
1961年
4月宣传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60条”),落实“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6月持续6天,遭受近100年来罕见的大风暴雨袭击,夏熟作物损失严重,油菜籽报失近50%。
9月统一由国营采购供应站管理周浦镇区的商业。
▲新华社1961年8月15日报道,上海市南汇县周浦人民公社农具厂,在生产农具的同时,重视生产群众的生活用品。/新华社照片
11月从周浦人民公社中划出西北部的11个大队,建立周西人民公社。周浦人民公社下辖11个大队、106个生产队。
年底周浦镇建立生产办公室,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到新港人民公社沿海开荒种粮。
是年为分担国家困难,周浦镇镇区有1295名职工精简下放,2000名居民回乡务农.
1962年
9月周浦工商行政管理所成立。
年底周浦镇镇办工业企业全部停办(一部分改为县办工业企业)。周浦人民公社社办工业企业除为农服务的以外,一部分关闭,一部分改为县办工业企业。
▲60年代初周浦人民医院改称为周浦公社卫生院(照片为周浦辅善医院)
1963 年
周浦镇群众参加义务劳动,疏浚市河。
5月10日~11日周浦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汤国安任镇长。
5月 周浦镇人民武装部成立。
6月 周浦镇房地产管理组、周浦航运站先后成立。
8月 周浦人民公社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汪富根任社长。
1月~9月 批准91名知识青年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
10月周浦镇公私合营商店全部转为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企业。
是年全镇房地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开始。
是年周浦人民公社建立文化站。
1964年
7月开展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周浦镇有居民3293户、16 847人;周浦人民公社有3 608户、14665人。
10 月新建周浦水厂,位于赵沟浜,日供水可达2000立方米。
是年全镇房地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开始。
▲公管房政策开始,这是原东城隍街一处石库门大院门面/上海泥水佬提供
是年周浦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1965年
1月周浦农村,开展清账目、清工分、清物资、清仓库的“小四清”运动。
5月南汇县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进驻周浦镇、周浦人民公社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至1966年7月结束。
▲文革前一群学生在周浦中学南校门合影/网络照片
1966年
5月中共南汇县委对周浦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领导成员作调整。周浦人民公社第六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顾才星任社长。
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8月周浦地区红卫兵开展“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一些古迹、文物遭到破坏,部分居民家庭被抄家。
11月全镇、全公社中小学停课“闹革命”,中学生到全国各地进行“革命大串连”。
是年周浦人民公社举办第一期“赤脚医生”培训班。
年底周浦镇镇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纷纷成立“造反组织”。
▲文革前周浦公社机关驻地(龚家弄怡蘐小築)
详见龚家弄
图片由为平台选用
编辑/排版 家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好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