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历史学家称:美国二十年前的重大误判,导致近期中国外交突破
创始人
2025-07-17 17:04:00
0

近年来,虽然美国陆续出台“围堵”中国法案,但是,许多美国学者并没有因此松口气,相反,他们越发意识到美国力量的局限性。特别是近期,

中国外交在拉美、中东、欧洲多路出击,同时取得突破,给许多美国人带来极大震撼。

近日,就有

美国历史学家刊文指出:低估中国,正在让美国付出代价。

作者回顾了二战以来,美国扩张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光辉历史。认为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尼米兹三位将军在不同地点扩张美国影响力,最终夺取了整个欧亚大陆。

从北非的沙漠战争,到欧洲的诺曼底登陆,再到太平洋上的跳岛作战,都是围猎欧亚大陆的重要突破。当时的

美国以一场全面战争获得了全球霸权。接着,作者话锋一转,称现在的中国也在进行权力扩张,只是军事化程度低得多。

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中国的收益就是美国的损失。中国在欧亚大陆上采取的每一步进展,都同时削弱了美国的存在,进而削减了美国的全球力量。

那么,如何与中国竞争呢?首先看看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老套路。

美国先是启动了“马歇尔计划”,付出130亿美元的代价,重建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为北约成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艾森豪威尔通过一系列安全协定,

在东亚区域,将韩国、日本打造成军事堡垒,形成一条远东岛链。

这一系列决策,让美国在冷战中占据上风。同时,得益于著名外交官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美国只需袖手旁观,等待苏联接连犯下外交和军事错误,比如入侵阿富汗,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最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当时在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工作的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据此提出“历史的终结”概念,判断美国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将席卷全球,成为唯一秩序,并且高呼:西方思想已无替代方案。

然而,作为两任美国总统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提出警告:

美国的霸权深度本质上十分“浅薄”,并面临三大风险:1、从西太平洋沿岸被驱逐;2、欧洲排斥北约;3、在欧亚大陆中心形成“自信的单一实体”。

作者引用布热津斯基的理论,认为

中国的崛起,就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见的“自信单一实体”

。在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对欧亚大陆的控制日益增强,改变了地缘政治。然而,

美国却犯了重大战略错误,那就是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加入后,

中国对美国出口每年增长5倍,外汇储备飙升至40,000亿美元,并以此启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与美国不同,中国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军事基地建设。与此同时,美国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打了两场灾难性的战争,耗费大量国力。

中国的影响力正在缓慢而隐秘地增长,通过商业整合改变了非洲大陆的地缘政治,并释放出强大的变革力量。

在中国10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世界地缘政治基础的构造变化,开始表现为一系列外交爆发,每一次都消除了美国影响力的一个方面。

最近发生了四起事件,它们看似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却都是深层地缘变动的体现。

首先,是美国在阿富汗的狼狈撤军。

撤军是美国的屈辱,但实际上是中国地缘挤压的最终结果。中国与阿富汗周边的所有中亚国家签署了发展协议,使得美军在阿富汗孤立无援,其战斗机需要从距离2000英里外的波斯湾基地起飞,这最终导致了驻军不可持续。

其次,是俄乌冲突的爆发,

这也与中国有关。作者认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破坏北约影响力并削弱西方联盟,这符合布热津斯基所担心的“将美国驱逐出欧洲”的条件。

再次,

是中国与伊朗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并成为沙特阿拉伯的最大石油出口国之后,促成了两国的重大外交和解。

最后,是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北京,与中国展开深入的交流,并与中国达成了一致

,这让拜登感到震惊。特别是法国宣布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表示要摆脱美国,拥有自主选择权,都表明欧洲正在转向。

作者认为,西方所渲染的中国武力统一,大概率不会发生,因为

中国并不喜欢使用武力,反而擅长使用隐秘的地缘政治压力,如经济和外交手段,以达成目标。中国可以通过禁运、海军巡逻等手段,就像将美国赶出阿富汗一样,最终达成统一目标。

到那时,美国在太西太平洋沿岸的所谓岛链将会被打破,这将标志着美国全球实力的真正衰落。这一切对于美国的领导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从美国历史学家的一系列判断中,

可以看出其根深蒂固地沉浸于冷战思维,并且将中国的行为解读为某种“阴谋论”。认为中国的行为都是针对美国。但事实上,中国一直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所有对外合作都是为了增进共同的利益。

近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的成就不是削弱美国,而是让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西方所说的中国是削弱美国霸权,是结果,不是中国的根本目的。虽然中国的强大限制和削弱了美国的霸权,但

中国并不寻求美国式的霸权,中国的发展是基于共同繁荣的根本宗旨。

然而,美国人只能用自己狭隘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偏见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中国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现有成果,对美国保持高度警惕,

只有拥有更大的优势,才能让美国遏制中国的想法最终破产,而如果美国一直保持这种思维,拒绝共同繁荣,其衰落将不可避免。

相关内容

墨加两国加强贸易合作应对美...
墨加两国深知美国关税带来的挑战,积极加强贸易合作以应对。双方意识到...
2025-07-17 12:39:08
某科技公司未落实网安保护义...
某科技公司因未落实网安保护义务而遭受重罚。该公司在网络运营过程中,...
2025-07-17 12:38:55
央视关注福州:高温酷暑持续...
近期,央视将目光聚焦于福州。在这高温酷暑持续的时节,福州的亲海游却...
2025-07-17 12:37:37
原创 ...
中国几千年来,英雄辈出,却唯独项羽一人独占鳌头?在历史上,他是唯一...
2025-07-17 12:33:49
原创 ...
文|a龙景生 编辑|a龙景生 前言 英帝国是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大的...
2025-07-17 12:33:47
原创 ...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1398年6月24日,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就在那年的5月13日,一...
2025-07-17 12:33:44
原创 ...
齐国做为春秋五霸的首霸之国,其崛起之势如火箭,陨落之势也如流星。强...
2025-07-17 12:33:34
原创 ...
清朝末年的人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的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吗?电影...
2025-07-17 12:33:26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左宗棠是晚清著名的湘军首领,洋务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他大器晚成,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因晚年收复...
原创 永... 朱棣一生雄才大略,做了很多大事。站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永乐大帝。一生做过许多大事...
原创 梦... 芈月,这个名字无疑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或许大家通过热播剧《芈月传》或是某款手机端游对...
《百苗图》传世抄本收藏情况概说 《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是珍贵的历史民族志。“...
原创 清... 清朝皇室贵族奢靡铺张,一顿饭吃掉百姓三百年收入 饮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人的生活离不开一日三餐,...
原创 建... 前言 1399年,燕王朱棣誓师起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掀起了明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难之役”。 ...
原创 卧... 这个世上,人才济济,卧虎藏龙,谚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恰如其分。 表面上的独一无二并不能代表真的...
原创 董...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李郭之乱中董卓旧部四大领头人中最后一位,他就是张济。大家可能对张济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原创 清... 清朝正统精英相信等级名分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内容,这种观点成为他们两性观念赖以建立的基础。 在那个时代,...
原创 朱... “献俘”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它源于军队胜仗归朝时,将俘虏的敌方人员献给宗庙,以显示取得的战功。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