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07年夏天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在
山东省兖州市珍贵老照片。
以下图片是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的著作《BaukunstundLandschaftinChina》1926年德文版配图。
兖州范氏牌坊原建在兖州城中御桥两侧,是为了突显范家父子同朝为官,家门显赫建的。由于雕刻精绝而素有“天下第一坊”之称。范氏牌坊一共有两座,一座叫做“父子同朝”坊,一座叫做“祖孙进士”坊。
这是西坊,也叫做“祖孙进士”坊。
牌坊高10.9米,南北长9.6米,东西宽约3米,正间两柱间距约4.5米供车马行人通过,
匾额上是“忠孝名臣”四个大字,牌坊后书祖孙进士。这是表彰
崇祯元年进士范淑泰而建。
图片中可以看到牌楼
气势恢宏,巍峨,蔚为壮观,给人以高耸稳重之感。不仅让人惊叹古代山东人的鬼斧神工。此坊是门洞式建筑物,石结构,通体雕琢。四柱三间五楼式,歇山顶、平面为“一”字形,为仿木结构石雕牌坊。
上书:中大夫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加陞按察使路周道。图案雕刻精美
令人唏嘘的是,如此精美的范氏牌坊在1960年底”中被毁。值得欣慰的是
1999年兖州历史爱好者在水库井遗址发现并拍摄了范氏牌坊残石照片。
兖州的泗水河大桥,建于明万历年间,由鲁宪王倡建,
有“鲁国石虹”之誉,
桥有十五孔,全部为石砌而成。
清康熙年间当地曾铸长7.5m、重1540kg的“镇水宝剑”置于桥下。
1966年对古桥维修,两端增建为23孔。
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
泗水河大桥
,依然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行人,见证着深远厚重的山东兖州文化,成为兖州胜景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