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棋逢对手的人,他们不仅各自为战,还惺惺相惜、彼此了解。记得之前有人对小编说过:人这一生,不怕没有朋友,就怕没有对手。一个对手和朋友一样弥足珍贵。
曾经就连千古一帝康熙都曾经在自己的“千叟宴”上敬自己的对手:“这第三杯,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哦,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是他们逼着朕立下这丰功伟绩!唉,可惜啊,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啊!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可见,一个好的对手的重要性。
而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这样两个人,棋逢对手。他们两人一个是蜀国丞相,一个是曹魏大将军。两人相互作对了一辈子,打了好几十场仗,都希望攻下对方的城池,对方的国家。
可是为什么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再也没有发动过对蜀国的战争?直至他死,他也没有再进攻过蜀国,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事情还得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说起,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再次集结兵力,打算进行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原本料想这场战争必能取得北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可是诸葛亮还是打错了算盘,之前见识过诸葛亮厉害的司马懿此次选择了闭门不战,坚决不应的方式,成功将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
很多年以后司马昭已经成为曹魏的实际统治者,当时他派遣钟会和邓艾两位大将,兵分两路攻打蜀国。令人意外的是,钟会大军势如破竹,没过多久就打到绵竹关,而邓艾带领一支奇兵翻山越岭也走到了成都城下。后主刘禅知道已经无力回天,当即出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刘禅和蜀汉高官以及他们的家眷也被迁往洛阳。
然而,令世人意外的是,失去了孔明的蜀国,已经没有人可以和司马懿的智谋相提并论了,为何司马懿不趁机发动伐蜀战役,一举灭掉蜀国呢?反而要等到多年以后,司马昭才灭掉蜀国?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司马昭就做过非常清晰的回答:“纵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的确,蜀国当时的内部情况是非常严峻的,国力十分虚弱,就算是诸葛亮还活着都不能保证蜀国长久,更何况姜维呢?没有了诸葛亮的蜀国更加会加速衰败,与其劳师远征不如坐观其败。
而且当时的司马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夺权!司马懿当时军权窝在手中,朝中大臣又有很多支持他的人,而且此时皇帝非常虚弱,随时可能驾崩。这不明摆着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拱手让到他的手中吗?谁还有精力去管一个没有诸葛亮而且日渐衰弱的蜀国呢?
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司马昭的话,司马懿成了曹魏的最高权臣,而蜀汉呢,黄皓专权,姜维远遁,真真是印证了司马父子的老谋深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