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提起准噶尔汗国,我们可能并不陌生,毕竟这可是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
最开始,准噶尔不过是边疆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
,但是短短八十年的时间,准噶尔就逆袭成为了一个游牧帝国,甚至一度可以和清朝相抗衡。
从历史渊源来看,准噶尔的起源还是比较久远的,虽说最初实力不强,但是
可能是游牧民族的原因,所以不管在性格上,还是说军事能力上,都比较适合对外作战。
当准噶尔有一定实力了,就开始东征西战
,逐步扩大自己的实力,甚至想要灭掉清朝,这也引起了清朝皇帝的注意,清朝先后三个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才灭掉了准噶尔,这足以看出这一帝国的实力了。
一、准噶尔发源于前朝
蒙古在元朝时期产生了分裂,分裂成了几个势力群体
。
这其中就有一个势力群体是漠西蒙古,而准噶尔正是这一群体内的小部落,以游牧为生,但是这个时候各个部落本质上还是同属于一个群体的,
等到了1600年左右,卫拉特联盟出现了分化,准噶尔势力也分散了出去
。
被分出去的准噶尔主要是在伊犁河附近游牧,在边疆地区,水本身就是珍贵的资源,
准噶尔背靠伊犁河,拥有了丰富的水资源,自然发展的也要快,短时间内就成为了联盟之中最强大的部落。
准噶尔强大起来之后并没有选择包容其他的部落,反而是不断的排挤其他部落,最终将近二十万的土尔扈特部落人,迁徙到了伏尔加河附近。
当时的沙俄正在西亚不断的吞并扩张,中原地区
清朝政权
又在迅速的崛起,这对于蒙古各部来说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能团结起来,那么很容易就被吞并了。
为了能够保全自己,蒙古的各个部落不得不暂时放下成见,和平应对危机。
于是在佛教格鲁派高僧的号召下,包括准噶尔在内的二十七个部落首领在塔尔巴哈台召开了会议,在会议上还通过了相关的法典,
这样一来原先还处于对立的蒙古各部,迅速结为了同盟,准备共同应对清朝的围剿。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自从各个部落结盟起来以后,整个准噶尔部也强大了起来。
于是就率先对周边的突厥国家发动战争,
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准噶尔部先后四次进攻哈萨克汗国,最终将这一汗国给瓦解了。
准噶尔对哈萨克汗国的战争也让周边的各个部落看到了准噶尔的厉害,于是纷纷选择依附准噶尔。
对于准噶尔来说,本身就要属哈萨克的威胁最大,
在把哈萨克瓦解了之后,准噶尔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就趁热打铁,想要把蒙古的其他几个部落都收入麾下
,然而没想到的是面对着准噶尔的威胁,喀尔喀、和硕特直接选择归顺清朝,这样一来蒙古的联盟又瓦解了。
二、准噶尔抓住发展时机
在其他部落选择依附清王朝时,整个蒙古就出现了准噶尔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噶尔更是做好了持续发展的准备。
公元前1634年,准噶尔的首领哈喇忽喇病逝,他的儿子巴图尔珲台吉继承了他的首领位置。
其实在
巴图尔珲台吉
继位之前,他的勇猛就已经凸显出来了,当时到了年纪之后,按照规定巴图尔珲台吉需要跟父亲分家,于是就
选择驻扎在额尔齐斯河附近,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巨大的盐池。
在古代社会,
盐铁都是相当重要的资源
,这么一大块盐池肯定也引起了其他势力的觊觎,这里面就有沙俄,于是在几年的时间里,
沙俄一直设计想要夺取盐池
。面对沙俄三番五次的侵扰,
巴图尔珲台吉便召集了一伙士兵,想要主动出击,彻底断了沙俄想要抢夺的心思。
巴图性格勇猛,又有计谋,
沙俄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最后无奈沙俄只能主动求和,表示会对准噶尔做出一定的补偿,通过这种比较合理的手段才得到了盐池的使用权。如果说这一事例只能说明巴图的性格勇猛之外,那么在他即位之后的所作所为才真正显现出他作为首领的才能。
为了能够让部落持续壮大,继续发展下去,巴图在即位之后加大了部落内手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对军队进行改良,对周边一些比较小的部落,
巴图也不会选择去吞并扩张,而是尽量避免内部战争,选择和平的方式让这些部落主动归顺自己
。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准噶尔的发展来说,巴图确实是付出了心血,等到巴图死后,他的儿子僧格继承了首领之位,僧格即位后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改变,各种政策还是延续了巴图在位时的传统。
在这样平和的统治政策下,整个准噶尔的实力也有了迅速的提高,甚至和原先的闹掰的和硕特部重新交往了起来。
对于王朝的发展来说,稳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这样一来,准噶尔积聚了足够的实力,为之后的扩张征战准备了条件。也正是因为实力的不断提升,才让准噶尔生出了二心,
更是妄图抢占中原地区
。
三、准噶尔东征西战进行扩张
在具备了对外扩张的实力之后,准噶尔就开始行动了,
等到了1677年,对卫拉特各个部落已经全部实现了统一
,次年准噶尔又准备进攻青海,只不过当时青海因为隶属于清朝,所以防备相对来说是比较严格的,所以最后准噶尔只能暂时退兵。
之后
准噶尔又将矛头瞄准了吐鲁番,向其发动了攻击,最终也收服了吐鲁番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天山以北的各个部落都被准噶尔征服了,准噶尔也由原先的部落发展成为了汗国。
但是准噶尔并没有就此停止扩张的脚步,而是向着天山以南进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准噶尔就在噶尔丹的带领下灭掉了叶尔羌汗国,统一了整个西域地区。
等到清军入关,清朝建立的时候,准噶尔是选择臣服于清朝的,但是从之后一系列的表现来看,准噶尔的这个臣服更多的是名义上的,在很多方面清朝都没办法管辖准噶尔的。1679年,
身为首领的噶尔丹直接请求康熙帝承认准噶尔博硕克图汗的称号
,
因为当时的清朝正被内部叛乱缠身,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牵制准噶尔,于是只能承认噶尔丹的大汗身份。
其实早在巴图在位的时候,
俄国就想要拉拢准噶尔,继而吞并整个准噶尔汗国
,
不过当时这个阴谋并没有得逞
,等到了噶尔丹的时候,面对着俄国的引诱,想要继续扩张的噶尔丹竟然同意了和俄国联盟的要求。
然而没想到的是,
在准噶尔东征的时候,俄国竟然趁机反扑,把恰克图以北的地区给占领了,这也导致中国失去了贝加尔湖地区
。在俄国和准噶尔的双面攻击下,清王朝陷入了被动局面,好在最后准噶尔内部出现了分裂,以策妄阿拉布坦为首的准噶尔势力选择和清朝合作对付噶尔丹。
四、清朝最终灭亡了准噶尔
为了能够更彻底的消除清王朝发展的后顾之忧,康熙帝决定除掉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势力,为此,康熙帝亲自去到塞外,并且主持了多伦诺尔会盟,康熙帝表示对土谢图汗放走噶尔丹的罪行一概不纠,这也让各部都
纷纷臣服了清朝
,并且向康熙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为了表明清朝收服准噶尔,康熙帝还在蒙古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典礼
,这就意味着整个喀尔喀蒙古内部重新实现了统一。在举行完阅兵典礼后,
康熙下令要活捉噶尔丹
,于是蒙古各部纷纷响应康熙帝的号召,噶尔丹也因此兵败,逃回了漠北科布多。
为了能够对蒙古实现统一管辖,
康熙帝始终没有放弃消灭噶尔丹的想法
,在统一了其它各部之后更是
如虎添翼
,于是就将喀尔喀命为先锋部队,等到了1696年时,
康熙帝更是直接准备亲征
,甚至为了这场战役专门建立了一个火器营。
看到了清朝的这些打击措施之后,噶尔丹也感受到危机,于是就向沙俄请求援助,然而此时沙俄认为噶尔丹已经处于无力回天的境况了,于是就拒绝了援助的请求。
没有沙俄的援助,噶尔丹在战争中再次惨败,这个时候噶尔丹的主力军队基本上都被消灭掉了,康熙帝就派出了使者前去劝降,但是噶尔丹格外倔强,宁死不投降
。
没办法,康熙帝只能再次出征,准备给噶尔丹最后一击,眼看反攻没有任何希望,噶尔丹就选择了饮毒自尽了。
在噶尔丹死后,其它的剩余军队就全都被押解回了京城,到这个时候,对于王朝发展具有威胁的准噶尔部落就彻底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