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何去何从?明朝宗室状况和明亡后的去向
创始人
2025-07-16 10:33:58
0

古代是家天下,所以理所当然的作为皇帝的后人,宗室享受着与生俱来的特权,他们甚至不用担心读书也不用担心赚钱,就能有皇室提供的基本保障。所以每当改朝换代,除了皇帝会被处死之外,还有无数的宗室也要被杀。

明末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肯定是要给自己的儿子们分封的,于是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分封了二十三个亲王和四个郡王,明代的宗室格局就此打开。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子年十岁视二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这个是最开始关于宗室的待遇,但是等到建文帝被朱棣造反成功后,朱棣为了拉拢其他的宗室,把规格再次上升一个档次

镇国将军从一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从三品,镇国中尉从四品,辅国中尉从五品,奉国中尉从六品

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宗室对人口的需求增大,人越多我从中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宗室人口就会呈现爆炸式发展。从洪武到崇祯朝,光是亲王就有417个,郡王1627个人,郡王一下的分封的宗室更是数不胜数。最有意思的就是一个,晋王府庆成郡王朱济炫

曾孙端顺王奇浈,正德中,以贤孝闻,赐敕褒奖,生子七十人

这七十个人什么待遇?镇国将军,这么大的好处怎么可能不让人心动,于是到了崇祯十七年,在籍的宗室就达到了三十三万两千八百五十五人,这些还是在籍的人数,就算我们忽略那些没有统计的,这也是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这还只是政治待遇,与之相对的还有经济方面的补贴。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对贪官十分严格,但是他又同时对大臣十分吝啬,当朝一品丞相的年薪仅有287石,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再一看他对自己后代的待遇,怎么好怎么来。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纶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靖江王,米二万石,钞万贯,馀物半亲王,马料草二十匹

公主未受封者,纶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干五百石,钞二千贯。亲王子未受封,视公主;女未受封者半之。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纶丝五十匹,纱、罗减芝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郡王诸子年十五,各赐田六十顷,除租税为永业,其所生子世守之,后乃令止给禄米

并且宗室的田产是不用税粮和差役的,并且他们还可以自行置产,广收民田为己私业,而因以势力把制有司,使不得编差征税,贻累粮里。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可以得到朝廷给的免费的巨大产业,还可以自己利用职权赚取更多的银子,这样的后果就是百姓在本来就有的缴税基础上再有其他的经济负担。百姓时刻要担心自己的田产或者房产被宗室霸占。比如景王就侵占了楚中田土湖陂可数万顷,百姓不敢反抗只能去寻求当官的,但是当官的也不敢管。

他们受封后就要得到自己的产业,这些产业就由当地的官府来修建,就算到了成华朝要自己修建,在固定的花费内也是由官府出资,而官府的银钱又是从百姓身上得来。

世人一生就是为了三餐温饱所忙碌,而从一生下来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的宗室们怎么办呢,当然是吃喝玩乐。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宗室大多好一点的游手好闲,恶劣的就做欺男霸女的勾当,这样的事情在朱元璋的时候就非常常见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他写的御制纪非录,对自己儿子的恶性记录得十分清楚,看了就让人头皮发麻。

当然也有文化成就十分突出的宗室,比如朱权,朱有墩、朱载堉等人。

但是皇室难道就没有相关的教育吗,放之任之?其实不是,和宫里的皇子们一样,王府也有相关的教育系统。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朱元璋时候就有皇子滥打滥杀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是远离京城的封地,接受教育是他们的权力,滥用权力照样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尤其是中后期宗室的教育更是让人无法直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其他的例如朝廷的动乱、宗室无法入仕导致的厌学等等原因。

宗室之所以无法入仕,根源还是当初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在朱元璋时候,皇子皇孙们都会被分配到那些重要的城市去,并且他们手中还有相当的兵权,他刚开始的设想是让子孙后代共同守卫大明疆土,但是他忘了,即使是一家人也有利益相悖的时候,不然就不会有靖难之役。

朱棣上位后不仅对着建文的旧臣大开杀戒,比如方孝孺、铁铉,再比如瓜蔓抄,这样的高压政治不仅仅是在朝臣中,宗室也因为手中的权力无法幸免,于是那些宗室为了避免惹火上身,寄情山水不问政事。

并且朱棣是藩王出身,他自然比谁都清楚藩王对皇权的危害。于是成为皇帝的他也开始夺取了藩王的兵权,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全都放在自己眼皮子下监视起来,之后又夺去了代王、周王等人的护卫,齐王和谷王甚至被废为庶人,之后的仁宣也在削藩,完全巩固了皇权。

汉以义灭,赵以恩完。自是以后,天子揽纲结纽,彝臬日严,一不律则夺禄,再不律则夺兵,三不律则夺爵

兵权的下一步就是夺去政治参与权,尤其是封地的地方事务不能插手,

事干王府者,遵祖训启王知之。有司合行事务,不许一概启请,推托利害。若王府事有相关,即遣人驰奏,不待报而擅承行者,论以重罪

虽然这个会因为宗室的强势而成为虚设,但是参与地方事务对于朝廷来说并没有多大威胁。

第二个就是不能和朝廷要员联姻,到了中后期甚至变成府姻婚不得除授京职,也就是说你的联姻不仅不能是要员,京官也不能在列,在后面直接变成民间选则。

第三个就是宗室不能到京城来,顶多就是书信往来,但是我们就算来往再多书信你也不能到京城来。

之后就是我们提到的,不能做官也不能参与国事。最有趣的是崇祯朝,当时天下大乱,唐王表示如果皇上需要我,我就去勤王!

崇祯感动极了,然后直接把他打成叛逆,发配到南京高墙。

还有一个就是虽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你们不能相见,就是说被分封的宗室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出城都是不可以的。不仅他们不能出去,就是他们的家丁也不能出去。

巡抚、巡按等官即时奏闻,先行追究设谋拨置之人,应提问者提问,应奏提者奏提,部分徒流杖罪,官员系文职罢黜,武职降一级调边卫,旗校舍余人等发边卫充军

最后一条就是士农工商都不能参与进来,其实这个有个好处就是让这些拥有天然优势的宗室无法和世人争利,虽然他们争利的方式很多。

当然一个政策的实行程度还是要取决于环境,在宗室完全蹦跶不起来以后只能大量繁殖人口,嘉靖年间各个王府的禄米就需要八百三十五万石,要知道这时候的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不过四百万石,也就是说宗室的需求比天下岁赋一倍还多。隆庆时候达到八百七十万余石,宗室的支出是朝廷重负,等到银钱无法及时到位而宗室又无法维持生计的时候,他们就为把目光转向弱势群体,吸取他们的血液生活。

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日天枝,实为弃物

于是朝廷只能做出让步,不仅同意宗室可以从事商业活动,甚至还能入朝为官。虽然说按道理宗室是应该被保障的,但是随着后期的混乱导致底端的宗室相当于被放弃了

臣等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裔,无人可依、数日之中,曾不一食,老幼嗽嗽,艰难万状。有年逾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能埋葬,有行乞市井,有行乞民间,有流徙他乡,有饿死于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

可以看出这些宗室已经和普通人无异了,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入朝为官实在是对朝廷没有威胁。更何况他们还需要经过考核才能为官,不掌兵权不做京官,但是好歹能保障生活。

到了晚明,这些没落的宗室反而能逃过一劫,那些过着人上人生活的宗室则是或被起义军杀害,或者清军杀害。

毕竟当时农民军就是被朝廷腐败所困,自然是对朱家人恨之入骨(实际上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朝代更替起义军对前朝都十分痛恨,因为他们的腐败统治导致农民生不如死),于是李自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有名的万历皇帝爱子福王朱常洵,从而还有个福王肉和鹿肉一起吃的“福禄宴”,但是这个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不可知。

丙申,河南府兵变,陷城。流贼李自成戕福王常洵。惠昌王渡河驻怀庆。时岁凶民饥,兵无饷,盗贼遍野。福王以神宗爱子,性啬,喜蓄积,丰于财。淅川教谕樊梦斗劝王散财收人心,以佐国家之急,引汉河间、东平为喻。王善之,不能从也。

而且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并非只是要杀掉这些作恶多端的王爷,那些品行一般的王爷也不能逃过一劫,说白了就是朱家的子孙都是他们报复的范围。

更别说是后来清朝成为继明朝之后的新朝代了,对朱氏子孙可是极为防范。在入关前他们和明朝是敌对关系,对朱氏子孙主张严惩。但是一旦入了关,大家的位置发生转变,对于对统治的考虑,他们就改变策略,对那些主动或者被动投降的宗室都予宽免,甚至还把那些遇难的宗室厚葬,做足了样子。

当然还有一些自杀的宗室,他们完全清楚就算新的朝代能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时刻被人监视,甚至会一不小心就招来杀身之祸。也有不少宗室隐姓埋名从此寄情山水,也有的为人所知的文人宗室。比如朱耷,因为家人都在战乱中死去,对世间产生了厌恶的想法,随即遁入空门,之后一生都在沉迷书画,忘乎所以,但是又时而疯癫,为破灭的江山和逝去的家人。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两路汉军从“固阳”出击彻底击败北匈奴 阴山古月 公元89年6月,东汉发动了北击匈奴的关键一战。汉军兵...
原创 历... 说起唐朝,都会想到李氏一族,想起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经济极其繁荣的社会局面。唐朝共历经二十一位皇帝...
原创 十... 前言 永乐七年,大明派遣使臣出使鞑靼,并向告知鞑靼: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原创 东...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引言 自古以来,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原创 历... 大业年间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大业是唐朝开元年间至建中年间的一个时期 ,是唐朝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时期,这...
原创 中... 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形势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各不相同, 有的是王国,有的是诸侯国,有的...
原创 为... 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父系社会”,以男子为尊,后代子孙的姓名也是随着男子的姓。子随...
原创 空... ?空城记梗概 ?魏主曹丕死后,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想乘机会伐魏。诸葛亮利用马谡的反间计,让曹睿将...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把大唐江山治理得有声有色。可是,就在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却做...
原创 看... 中国历朝历代名将辈出,林林总总,不可胜数。今选择100位出类拔萃之名将,对照其一生功业,是否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