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父系社会”,以男子为尊,后代子孙的姓名也是随着男子的姓。子随父姓,这是中国延绵几千年的传统了。
但在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我们好像看见了不同,大家都知道,秦朝皇族,都是姓嬴的。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叫作嬴异人,都是按照姓氏来的。那么秦始皇的儿子,扶苏和胡亥是怎么回事呢?
很少听见有人叫嬴扶苏或者嬴胡亥的,那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扶苏或者胡亥不跟秦始皇姓吗?作为帝王,应该更关心传承问题吧。怎么自己的孩子会不跟自己姓呢?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吧。
扶苏刚出生的时候,秦始皇对这个长子还是十分喜爱的。哪怕自古以来我们对秦始皇的印象都是十分霸道无情的,但对这个长子,秦始皇倒是有一丝少见的温情。
扶苏这两个字是来源于《诗经》里面的《山有扶苏》,而这篇诗文并不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而是一篇描写一位女子和她的爱人约会的诗文,这首诗将一对浓情蜜意的小儿女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不禁设想,是不是当年秦始皇对公子扶苏的母亲,那位楚国的姑娘也曾用情至深,两人常常一同品味诗经之中的情诗,顺便为儿子定下了如此有文艺气息的名字。
而相对扶苏,胡亥的名字实在是起得有些漫不经心。关于胡亥的身世,传说胡亥是由一名胡姬所生的,所以他出生之后,秦始皇就借用了胡姬的一个字,再加上胡亥出生的时辰,由此得名。
而古代人对于姓氏的叫法,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情。元古时代中原地区主要有八大姓,它们分别是:姬、姜、姚、妫、姒、嬴、妘、姞。看到了吧,嬴政的嬴姓,就在其中。但是,随着时代的推进,人口的越来越多,仅仅只是八大姓,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了。于是,在“姓”的下面又产生了分支,也就是“氏”。
所以意思就是说,先秦时期的人,其实都是姓有名的,但是氏只有贵族才配拥有。而这个氏通常一个人暗藏着封地爵位,比如商鞅,他的封地就是商。所以扶苏和胡亥并不是不姓嬴,而古代习惯性的叫法把他们两的爵位放在名字的前面。而当时他们两身为公子,并没有自己的封地,所以经常就被叫作公子扶苏或者公子胡亥,以示对他们的尊重。
但是准确来说,他们的姓名还是叫作嬴扶苏或者嬴胡亥。虽然读起来是有点不习惯,而且嬴扶苏的结局,让我们不少人都为他惋惜。多好的一个品德高洁的公子,就这样在宫廷倾轧中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