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岳飞平反之路:杀岳飞的宋高宗最先平反,民间曾认为他是猪精
创始人
2025-07-16 04:02:36
0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除夕之夜,战功赫赫的抗金英雄岳飞,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杀害。岳飞之死,让朝野上下为之一振。有关于岳飞之死的原因,不少人都发文探讨。鸮胖之前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害死岳飞的势力,应该是宋朝的文官集团,而宋高宗和秦桧,只不过是文官集团杀岳飞的一把刀。今天这篇文章,咱们不再去探讨岳飞之死,而是聊聊岳飞的身后事,就是他的平反问题。这个平反,我想分为两部分去聊,一部分是官方的平反,一部分是民间的平反。官方的平反,主要是对于岳飞的评价。民间的平反,主要是形象的变迁。

官方的平反,还是宋朝统治者的评价最为中肯。最先为岳飞平反的,正是下旨诛杀岳飞的宋高宗。对,您没听错,就是宋高宗。其实在岳飞死后,朝中主战派气势一落千丈。所以想给岳飞喊冤,基本不敢。但事情的转折,是在秦桧死后。秦桧在岳飞死后,一直是南宋的宰相。生前位极人臣,死后备极哀荣。宋高宗

“追封桧申王,谥忠献,赐神道碑,额为‘决策元功,精忠全德’。”

但秦家的荣耀,基本到秦桧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秦桧病死之后,他的养子秦熺谋求相位。出乎意料的是,宋高宗拒绝了。这可给了主战派希望,沆瀣一气的君相之间居然出了矛盾,那这机会不用白不用。所以一股脑地上奏折,希望能为岳飞平反。

但宋高宗要面子,为岳飞平反,那不是说明我做错了吗?秉承着“面子坚决不能丢”的原则,宋高宗一一拒绝了平反的奏折。同时为了阻塞平反之路,宋高宗直接提拔早已被贬的万俟卨继承相位。这一下,主战派没话可说了。原来人家还是穿一条裤子,只不过裤子另一边换人了。

没过多长时间,形势又变了。绍兴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61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议,兴兵南侵。和之前提到的淮西战役一样,这次目的仍旧是灭亡南宋。

每一次金兵南下,宋朝君臣都有一种灭顶之灾将要降临的感觉。这次也一样。既然金兵打过来了,那该反抗还是得反抗。所以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要为岳飞平反。

“要当首正秦桧之罪,追夺其官爵,而籍其家财”,同时“雪……岳飞之冤”

。虽然没有人明文说宋高宗在杀害岳飞中充当的角色,但他心里也不好受。

但情势逐渐危机,金兵眼看就要攻打到长江北岸了,宋高宗也不想再跑了。于是下诏

“蔡京、童贯、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

蔡京和童贯是啥人,估计宋高宗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这个看起来是平反,实际上为解决燃眉之急而搞得小伎俩。

不过好在,岳飞的家眷得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也算是一点好事儿吧。

宋高宗不会原谅岳飞,但不代表接替他皇位的人不会。绍兴三十二年五月,赵构退位,赵昚登上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孝宗。宋孝宗心中,是有“收复旧山河”的志愿的,所以为了鼓舞士气,登基之初就打着宋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复官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的待遇。这种地位,已经相当崇高了。

不仅恢复岳飞官职,而且也默认了岳飞是被冤杀的。南宋文人周必大写了一篇《岳飞叙复元官制》,里面有这么一句:

“坐急绛侯之系”。

这里面有一个典故,就是汉初太尉周勃的冤狱。周勃是铲除吕氏叛乱、拥立汉文帝刘恒的功臣。对于大汉朝,无异于再造之功。但之后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国之后,被人诬告谋反,含冤入狱。事后因为薄太后搭救,周勃才得以出狱。所以借用这个典故,暗指岳飞是冤枉的。

除此之外,宋孝宗还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宅,并且还了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全部“御笔”、“手诏”。

既然做了这么多,那为什么不能明确说明岳飞的是冤狱呢?这还是和宋高宗有关系。宋高宗虽然退位,但当太上皇还是会左右朝政。宋孝宗多少会受到宋高宗的影响,不能自己拿主意。

那宋孝宗觉得岳飞是被冤死的吗?鸮胖不敢持肯定意见。这一点,是从对于岳飞的谥号看出来的。我们熟知的岳飞的谥号,是武穆。这两个字的解释是:

“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

基本上能说明岳飞的生平事迹。这个评价已经不低了。但您知道吗?在这之前,还有一版谥号,是忠愍。其中对于忠的解释是

“危身奉上”

,对愍的解释是

“使民悲伤”

。不过这版谥号,被宋孝宗否决了。我觉得,对于“危身奉上”,宋孝宗可能不能接受吧。

所以岳飞算是被平反了吗?肯定是,但是平反的不彻底。这还是让岳飞蒙上一层阴影:

他,到底是不是忠臣?

为岳飞证明的工作,交给了岳飞的家眷及后人。岳飞的三儿子岳霖,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岳飞被杀后,秦桧不仅独揽相权,而且还负责修史书。只要涉及到人员的评价的,秦桧会口述让史官记录。所以在现在能看到的南宋的有关史料中,关于岳飞许多记述,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的。所以岳霖千方百计搜寻和自己老爹有关系的资料,期待能写出平反的文书。

不过可惜,因为年岁已大,再加上流放期间有些积劳,所以岳霖没有完成心愿就撒手人寰了。弥留之际,他拉着自己的儿子岳珂的手说:

“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堙没。……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

岳珂不负嘱托,历经十年,于宋宁宗嘉泰三年,也就是公元1203年,搜集、编撰包括“高宗皇帝御笔手诏”和《吁天辨诬》在内的大量证据文献进献朝廷。这个时候,正直宋宁宗准备进行北伐,史称“开禧北伐”。还是熟悉的配方,在朝臣韩侂胄的建议下,为岳飞平反,并追封岳飞为鄂王。

在平反的诏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卒坠林甫偃月之计,孰拯其冤?”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典故,就是唐朝奸相李林甫的偃月堂。这是李林甫专门谋划害人的地方。偃月堂在他的卧室后面。这个厅堂非请莫入,因为设计的像横卧型的半弦月,所以得名偃月堂。每当李林甫想要构陷哪个忠诚良将和朝堂对手时,就会单独进入偃月堂。当想出应对之策的时候,满心欢喜而出。所以偃月堂,就成了陷害忠良、制造冤狱的代名词。宋宁宗使用偃月堂的典故,并且直接点出“冤”字,足见这次平反力度之大。

平反岳飞就相当于否定秦桧。所以宋宁宗紧接着下令追夺秦桧的“申王”爵位和“忠献”的谥号,改谥“谬丑”,同时指责秦桧的罪名:

“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点明了秦桧的行为是贻害后世。

但可笑的是,开禧北伐失败后,韩侂胄被谋杀,主战派再次受到排挤,在权奸史弥远的主导下,竟恢复了秦桧的爵谥。但对岳飞的评价,并没有啥改动。不过这一举动也能说明,宋宁宗对于岳飞的平反,并不是真心实意。

通过上述三次平反,相信您也能看出来,对于岳飞的平反是逐步升级的,这个事件在宋理宗赵昀时期达到顶峰。宝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225年,宋廷就岳飞的案件颁布《赐谥告词》,其中有这么一句:

“夫何权臣,力主和议,未究凌烟之伟绩,先罹偃月之阴谋。”

偃月指的是啥,前面有提到,咱们在这就不说了。凌烟是指唐朝初年的凌烟阁,这里面记录的是开国功臣。所以这句话肯定了岳飞是忠臣,并且是和开国功臣一样的忠臣。同时这句话也把岳飞的死因点明,就是因为权臣力主合议,导致岳飞被冤杀。至于权臣是谁,这里没有明说,但是不言而喻。既然是赐谥,就说明岳飞的谥号有更改。这一次,宋理宗赐岳飞为“忠武”。岳飞的忠,在时隔84年之后,终于被朝廷承认。

当然,这不是岳飞在大宋朝的最后一个谥号,景定二年,也就是1261年,改谥为“忠文”。这个谥号是少有人知的。

至于为什么宋理宗会选择为岳飞平反,我觉得多少也是和金国有关。这一时期蒙古势力兴起,朝中主战派看到了雪靖康之耻的机会,所以希望借岳飞之事重塑主战派的地位。最后历史发展的进程咱们也能看出来,南宋联蒙灭金,报了靖康之仇。

官方对于岳飞的态度是直线上升的,民间对于岳飞的态度,也是逐渐提高。

民间对岳飞的态度,是从文学记载上看出来的。目前能够见到南宋民间对于岳飞的态度,是洪迈的《夷坚志》和罗烨的《新编醉翁谈录》。《夷坚志》里面提到岳飞是猪精,说岳飞将来会位极人臣,但猪本身不是能善终之物,提醒岳飞可能会被人屠宰。《新编醉翁谈录》提到南宋中兴四将:

“新话说张、韩、刘、岳。”

可以看到在中兴四将中,岳飞排在末位。通过上面这些记述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对于岳飞的评价,是正面和负面形象同时存在的。负面形象的存在,应该还是和秦桧等人对于岳飞的贬低有关。正面形象的存在,应该是和朱熹的“

(岳飞以上)次第无人

”的表述有关。不过这句表述对于岳飞有多大的肯定,现在说不清楚。毕竟有宋一朝,武将地位一直不高。

岳飞形象的转变,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杂剧盛行,有关岳飞的题材,产生了一个重要分支题材:“东窗事犯”类型,就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已彻底败露,主要是秦桧遭报应的故事,代表性的作品是孔文卿的杂剧《秦太师东窗事犯》和金仁杰的传奇《东窗事犯》。以“东窗事犯”为类型,衍生出了“补恨”类,就是叙述岳飞的后代报仇,或是岳飞不受金牌诏,直捣黄龙府的虚构情节。这种故事反应出了民间固有的善恶报应、因果循环观念的反映。在这些作品中,岳飞并不是主角,毕竟是和东窗事发有关,所以秦桧会是主角,但是岳飞和秦桧一忠一奸的形象,基本确立起来,成为后世写类似题材的形象基础。

岳飞题材的真正升温是在明朝。终明朝一朝,周边基本不太平,前有蒙古,后有满清,中间还整出个土木堡之变。不稳定的周边形势让民间互换英雄人物能站出来,岳飞正好契合了这种形象。所以以岳飞为题材的“东窗事犯”类型的作品,更加丰富。代表性的有周礼的南戏《岳飞破虏东窗记》。所谓南戏,是当时的一种曲艺形式。还有青霞仙客的传奇《阴抉记》和祁麟佳的杂剧《救精忠》等。

除了以上这些形式,一种新的形式也在逐渐风靡,就是小说。众所周知,明清时期是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所以岳飞题材的小说,也不在少数。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关岳飞的小说,是弘治年间的《岳武穆王精忠录》,继起的是嘉靖年间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作者在序言中就说,这个是参考岳飞自己的事迹而写成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含史实成分很大的小说。这本书流传特别广泛,通过这本小说而变异出来的小说有两本。

这些作品中的岳飞形象逐步美化,但因为史实含量高,所以中间也不乏岳飞负面事件的描述。但不难看出,这些作品在对岳飞的事迹有选择性的加工。

明朝时期,岳飞的正面形象塑造达到了高峰。原因很简单,满族人入主中原,民族情绪再一次涌上人们心头。清政府也聪明,知道人们重视岳飞,为了化解矛盾,也推崇岳飞。乾隆亲笔写文祭奠,光绪题匾额“百战神威”。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清朝官方所建的有关岳飞的建筑共有三处,民间修建的就没数了。

这个时候的岳飞形象,基本定型了:居家孝母、在朝忠君、文韬武略、秉中持正,基本上儒家文化中对于君子的所有要求,都在岳飞身上体现。史实含量逐渐退居次席,一切情节都在为塑造岳飞的正面形象而努力。

所以通过官方和民间对于岳飞的态度可以看出,基本的规律就是由低度赞扬逐渐向高度赞扬发展。背后的核心原因,其实还是政治的需要。政府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来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达到统一思想,最后巩固统治的目的。所以岳飞,其实只是一个文化符号。他承载了我们对于理想人物的构想,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介... 照片上这位曾是我党“元老级”创始人,为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曾是毛主席的“顶头上司”。 然而...
原创 李... 文/ 子玉 大智若愚,说的大概就是李渊这种人。 绵羊父亲李渊被一群虎狼儿子驱动着以晋阳起兵为起点最终...
05年,韩国把“汉城”改为首尔... (本文内容均基于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引用来源。) 曾经的汉城,如今的首尔,其名称的变更并非一时兴起。...
原创 家... “家丁制”是明军中的一道很奇特的“风景”,实质是明朝中后期克扣军饷成风之下,被逼出来的一个怪胎式产物...
原创 解... 文|文史情报处 编辑|文史情报处 库班河流入亚速海和黑海的半岛可以被认为是黑海最肥沃的地区之一。 ...
原创 盛... 清朝灭亡后,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各路军阀趁机瓜分天下,称霸一方,像我们比较熟悉...
原创 历... 前言 千古一帝康熙皇帝的亲生母亲是谁?是不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他有见...
原创 如... 在三国这段乱世之中,曹操堪称是第一霸主。在面对有诸葛亮的刘备和有周瑜陆逊的孙权的情况下,他依然能雄踞...
原创 大... 从这章名字能看出来,李家要打天下了。 从这章咱精挑细选的名字也能看出来,从打天下的开头,李家这天下是...
原创 日... 文 史这样滴 编辑| 史这样滴 前言 19世纪40年代,日本出了一个奇葩大将,他不爱冲锋不爱打仗,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