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地区位于中国北方,这里虽然面积广阔,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被认为是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因此两千年以来,一直没有皇帝或朝代对此地产生探索之心。
而在五代十国时期,一位名叫胡峤的汉人曾在辽国经历过长达七年的流浪生涯,回到中原地区后,他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本书。
书中不仅记录着中原以外地区的风土人情,还记载了一段辽国派探险队深入西伯利亚地区探索的历史,他们一路北上,深入西伯利亚,但最终一行人选择返回,古代中国与西伯利亚地区的交集也就此断绝。
探险队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什么,使他们最终无功而返呢?辽国为什么没有征服此地呢?
对西伯利亚的印象
西伯利亚如今是俄罗斯的领土,这里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还拥有大面积的平原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这里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地。
而在古代,这里是人迹罕至的极寒之地,早在公元前后,西伯利亚的原住民就与中国的中原地区有过数次交集。
汉朝时期,西伯利亚聚集的部落被中原地区称作匈奴,这里的人们靠单一的放牧生活,常年严寒漂泊的生活使他们开始对气候宜人的中原汉朝虎视眈眈,于是这一时期发生了多次匈奴入侵和汉军北征的战争。
因此此时的西伯利亚在中原王朝人们眼中的印象是十分负面的,中土之人有大汉子民的荣誉感,辽阔的疆域使人们对西伯利亚贫瘠的土地自然产生不出兴趣。
这里被普遍认为是穷山恶水之地,这里的人也被认为是未开化的粗鲁蛮夷。
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是汉朝兵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军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旷世雄将,使以往中原王朝与匈奴互有来回的局面彻底扭转。
汉朝军队十万余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北击匈奴,霍去病还贡献出多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带兵北上西伯利亚讨伐,深入匈奴巢穴,最远征讨至狼居胥山,也就是如今的蒙古一带。
汉军将匈奴大部剿杀殆尽,汉朝的名声从此威震漠北,匈奴消耗过大,只得休养生息,至此消停了许久。
中原人们只觉得北方是不毛之地,便也没有继续探索,中原地区与此地的联系陷入长时间的断绝。
探险队的见闻
到五代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经过休养生息后再次开始打起中原地区的主意,这一时期政权林立,交替出现过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们大多从西伯利亚而来,因此中原地区与此地的交集开始变得紧密起来。
胡峤是后晋华阳人,947年时,他作为掌书记随宣武军节度使萧翰进入契丹。
在这里,萧翰因涉嫌谋反而被杀害,胡峤虽躲过一劫,但他作为一位汉人没有依靠,只得在此地度过了很长时间的虏居生涯。
7年后,萧翰回到中原故土,他在辽国时见闻颇多,便将其写成《陷虏记》一书,这本书对辽国的疆域、文化、轶事等写得面面俱到,成为人们研究辽国的一手资料。
书中,胡峤详细介绍了辽国及其邻国的具体信息,其中,辽国北方有十几个国家和部落,他们之间时常有摩擦,由于辽国国力强大,这些部族大多被辽国征服。
北方几乎无敌手后,辽国开始向更北的地方探索,此事发生在胡峤流落辽国期间,因此这段事件的记载较为详细。
起初,辽国皇帝耶律阮甄选了10个人组成探险队,赠与他们大量马匹、物资、通行证等必需品,探险队从辽国都城上京出发,一路向北前进。
探险队首先到达呼伦贝尔,后又到达狗国,这里是辽国已知的最北部,随后,一行人翻越一座大山,来到外兴安岭,正式踏足西伯利亚地区。
一行人继续北上,沿途路过43座城池及几十个大小部落,这里的人们拥有极为不同的生活方式。
他们过着游牧的生活,由于技术落后、生活条件贫乏,他们只能用高大的乔木搭建房屋,房屋顶部以树皮覆盖,这足见当时西伯利亚地区的生活条件恶劣。
再向北前进时,探险队还遇到拥有从未听闻的语言的部落,以及大量从未见过的珍禽异兽,此时探险队已经踏足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这里虎豹环伺,十分凶险,探险队只得止步于此,转而返回。
探险队此行一共花费近一年的时间,他们将北行的见闻事无巨细地讲述出来,使人们大开眼界。
据探险队描述,他们一行人最远到达北纬60度地区,这是古代中国继张骞探索西域后又一次地理上的大发现。
西伯利亚的流失
到元朝时期,蒙古的铁骑踏碎了中原山河,中原地区陷入蒙古人的掌控中,这也使人们对中原以外的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蒙古人不仅向西一路开疆扩土至东欧地区,还向北进一步吞并土地,最远达到北极圈,
将北冰洋以南的地区尽数纳入自己的疆域。
这一时期,中原的人们对西伯利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站到达北海,这里正是北纬63度地区。
而到满清时期,女真满军由吴三桂开关进入中原地区,女真人自此统治中原地区数百年,在这一时期,满清将大部迁入关内,造成西伯利亚地区的空虚。
沙俄趁此机会大肆掠夺西伯利亚地区,他们凭借留地不留人的残酷政策贪图了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沙俄意欲南下继续侵略时,康熙皇帝率兵抵御,并与沙俄先后签下和平条约,至此界定了中国在北方的边界。
直到清末时期,中国被列强瓜分,素来喜欢掠夺的沙俄再次趁虚而入,侵吞北方大量领土,使中国从此失去了西伯利亚的控制权,也失去了此地大量天然气、石油等资源。
直到近代,中国在西伯利亚被抢夺的土地彻底归俄国所有,中国对此地的探索断断续续,虽然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与此地没有联系,但失去如此广袤的土地,是比较惨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