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7月12日电(记者李悦、李建华)台北故宫博物院12日推出“棋人弈事:古代围棋文化”特展,精选逾60件横跨汉至清代的书画、文献与器物,带领观众在方寸棋盘中领略古人智慧。
展览以“棋人弈事”为题,巧妙融合古代对围棋两种别称“棋”与“弈”,串联起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僧侣神仙到闺阁仕女与围棋相遇的一段段故事。展览同时介绍古代棋谱及棋具,涵盖象棋、双陆、六博等益智游戏。
围棋作为一种锻炼心智与谋略的益智游戏,自古深受贵族和将官青睐。展览展出了一幅珍贵的《宋太祖坐像》,为院藏四幅太祖像中唯一的全身像。明代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亦在展出之列,画中生动描绘了宫廷仕女对弈、刺绣等风雅多姿的日常生活。
除了传统对弈,围棋文化也衍生出多种趣味玩法,“弹棋”即为其中一例。据介绍,“弹棋”源于汉代,以围棋子和棋盘取代蹴鞠(古代足球),以弹指之力将棋子推入对方阵地。展品《水阁弹棋》出自宋代画家赵伯驹之手,描绘两人在水边凉亭对坐弹棋的悠闲场景,生动还原古人生活雅趣。
此次特展策展人蔡君彝表示,围棋不仅是历代文人雅士钟爱的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更是一种流转于宫廷、寺院、闺阁与街巷的文化记忆。这项古老的益智活动至今仍展现出旺盛生命力。
来自新北的蔡女士带着就读三年级的儿子参观展览,希望借此机会让孩子体验围棋知识和传统文化。“展览中介绍的故事很有趣,还穿插了小游戏,小朋友会自然而然地想去了解围棋的历史和玩法,非常有吸引力。”她说。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志工张宛新看来,本次展览内容丰富,从围棋的视角出发,巧妙地连接起古今生活,让观众得以一窥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据悉,此次特展将持续至9月2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