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知道赵括有多努力?干嘛还在骂他
创始人
2025-07-12 14:33:56
0

赵括,是赵国时期的一位将领,也是我们熟悉的的一个名字。只不过,他这个名字被人熟悉可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而是因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有典故。他其实是耻辱地被大家记住了这个名字。

很多人认为,赵括无能,只知道看兵书,说起来头头是道,却不会巧妙地运用于战场上。最终,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导致了赵国军队全军覆没,几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和秦国抗衡的能力了。那么事实上,赵国兵败的真相真得是这样的吗,赵括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未必是这样,战争的失败也不是赵括一个人的责任。

首先,钱的问题。打仗是要钱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军费,粮饷,武器,盔甲,战马,哪一样不需要钱?没有足够的钱,仗是打不好的。那么当时秦赵两国的经济分别是什么光景呢?

秦国的经济毫无疑问,是七个国家里最强的。虽然他的补给线也很长,但是有沟渠,水运路线发达,运得多又快,而且运费很低。肯定的嘛,用船运肯定比马运要运得多,成本低啊。反观赵国。虽然赵国补给线比秦国短,但是因为后方总是被秦国骚扰,补给线中断,前线补给常常短缺,所以缺乏物资,军心不稳。

还有,政治上的问题。秦国猛将很多,其中以人屠白起最为有名。此人打仗凶猛,指挥得当,而且非常凶残,对敌人非常凶狠,就连俘虏也不放过。赵国呢,有厉害的将领,比如说廉颇。但是由于赵王昏庸,宠幸奸臣,罢了廉颇。不仅如此,他还强行任用赵括为将领指挥前线战役。赵括虽然能力不强,但是真正上了前线之后,也很努力。但是他也提前和赵王说了,他最怕白起。谁知道秦国间谍知道了之后告诉秦王,秦王还真就用了白起。

这下麻烦了,赵括根本不知道秦国的将领是白起。他按照自己的打法向前推进,与秦军战斗。但是秦军也没占到多大便宜,秦赵战损比为2:3。赵国伤亡大于秦国,但没有惨败,秦国也伤亡了几十万军队。可见赵括也并非无能之辈。但是,在最后一次突袭中,赵括阵亡,赵国军队群龙无首,最终全部投降。

这场战争的失败不在赵括一人之手,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在赵括身上。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毛主席纪念堂为什么要建在天安门广场? 在最终敲定建在天安门广场之前,还选择了哪些地方? 另外,毛主席...
原创 教... 说起文物,很多人的脑海里反映出来的形容词大多是庄重、珍贵等,其实有些文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
原创 杜...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于右任 随着国民党的败退,大量将士、高官都远...
原创 古... “你咋那么彪呢?”相信北方的朋友对这句话都特别熟悉,在东北话里,“你真彪”指的是一个人没心计,傻乎乎...
原创 孙... 1899年,章太炎第一次流亡日本,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孙中山,两人关于“若是改朝换代,该定都何处”这一...
原创 多... 爱新觉罗·州迪的家中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金光紫气满乾坤”,下联是“白山黑水总流淌”。 对联读上去显...
金庸:为何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 英国对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 他在这部书中分析...
原创 功... 落魄的卫国贵族公孙鞅,在魏国待了好几年,始终没得到重用;进入秦国后,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快速发迹;秦...
原创 为... 漠北大战结束后,汉帝国对匈奴确定了绝对优势地位,匈奴人自然不是愣头青,开始转移到更远的地方,休养生息...
原创 同... 中国封建王朝中能够制约皇权的,实际上只有相权,也许很多人会说中国历史也出现过不少后宫干政或者太监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