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1年张宗逊突然调到济南军区,得知实情哽咽:毛主席果然记得我
创始人
2025-07-12 06:02:17
0

引言

1971年1月,毛主席在春意盎然的书房中办公。突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询问时任总参谋长黄永胜:

“张宗逊到哪里去了?”

对方说道:

“张宗逊现在在济南军区担任副司令员。”

毛主席只是简单看了一眼张宗逊,什么话都没说。事实上,张宗逊在总参谋部工作。

不久,张宗逊收到立即来济南军区报到的命令。就这样,张宗逊便离开了自己工作和生活长达20多年的总参谋部,

来到了济南军区

。事后,张宗逊得知自己来到济南军区的原因后,哽咽道:

“毛主席果然还记得我张宗逊!”

张宗逊是谁,他和毛主席有着什么样的交往和故事呢?

01张宗逊和毛主席的相识

1908年2月7日,张宗逊出生在陕西渭南赤水镇堰头村一个富农家中。黄土高原的独特环境造就了张宗逊强健的体魄,也磨炼了他坚韧的毅力。

1926年2月,张宗逊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革命中心广州,来到了黄埔军校读书,同时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就在张宗逊刚入学不久,便发生了著名的

“中山舰事件”

。在这种背景下,张宗逊毫不犹豫站在共产党这边,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

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一手策划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共政变,大肆搜捕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

在这种情况下,张宗逊回到党组织的怀抱中。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和他本人的要求,党组织安排他来到南方工作。

就这样,张宗逊便跟随组织几经周折来到江西修水休整待命。

也是在这时,张宗逊结识了毛泽东。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在湘赣边界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的口号下,张宗逊跟随部队从修水朝长沙出发。

于是,张宗逊奉命率领连队来到龙门厂附近的天主堂与主力部队会合。在这里,部队进行了整编,宣布起义部队的正式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的第一军第一师,

张宗逊担任第一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

由于当时起义军的指挥员缺乏经验,应变不当,参加起义的三个团接连受挫。9月17日下午,前委领导人毛泽东果断命令各路起义军向浏阳县东南文家市集中。两天后,三个团的零散人员陆续来到文家市。

当晚,

毛主席召开前委会分析敌我形势,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决定放弃攻打长沙,沿着罗霄山脉南移,以求寻找立足点。

9月20日,起义部队在文家市里任学校外面的草坪上集会,毛主席特地和大家讲话。听到这毛主席个名字,张宗逊立马精神起来。

只见这个传说中的毛委员身穿着一身蓝色的军装,身材消瘦,目光却炯炯有神,神采奕奕。他健步来到将士们面前,亲切地讲话并激励道: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变。在我党的领导下,新的革命高潮必定会到来,革命终将会胜利!”

听了毛泽东高瞻远瞩的讲话,起义军指战员的士气大大提升,会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热烈。

这是张宗逊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瞬间被他的讲话吸引,也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一天,天上下着细雨,张宗逊带着四连战士们练习步枪瞄准射击。此时,毛泽东上前走来。张宗逊见状,赶紧喊了一声“立正”的口令,迎上去向毛主席敬礼,上前报告情况。

毛泽东微笑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继续操练,关切地询问大家能不能打中敌人。大家齐声回答:“能打中!”毛主席用信任的目光对张宗逊和战士们说:

“很好,就这样继续练下去!”

1927年10月21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从水口圩朝遂川县前进,一路上危险重重,张宗逊便负责保护毛主席,实际上是毛主席的警卫员。

某天,张宗逊在行军路上休息时,毛主席来到张宗逊身边打招呼。

于是,毛泽东便随手将帽子垫在身后,坐在田埂上,并让张宗逊坐在自己身边。

毛主席亲切地询问张宗逊是哪里人,怎么参加革命的,张宗逊一一作了回答。

当毛泽东听说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时,幽默地说:

“啊呀,你是姜太公的老乡呀,正所谓姜太公钓鱼于渭水嘛。”

接着,毛泽东又说:

“我在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时候,有不少陕西籍的学生。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武装斗争一定要和农民相结合,把农民武装起来。中国有广大的农村众多的农民,只要把他们动员起来,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毛泽东的这番话,张宗逊终生难忘,也对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影响深远。

02毛主席落难之际,张宗逊亲自探望

10月22日,工农革命军主力进占大汾圩。当天晚上,毛泽东来到张宗逊所在的第四连亲自做发展党员的工作。他先向党代表罗荣桓询问了新党员的情况,然后又指导罗荣桓召集新党员举行入党仪式。

这次入党仪式时间虽短,但张宗逊受到的教育较为深刻。在此之后,张宗逊以毛委员为榜样,做了大量建党工作,为使“支部建在连上”落到实处作出了贡献。

1930年6月,张宗逊已经是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军团红十二军代理参谋长

。同年11月,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便调集10万兵力向赣南地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

12月中旬,敌人发起大规模进攻,总前委召开了军民誓师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

动员讲话,详细向大家说明了我军必胜,敌军必败的各种条件。

张宗逊听后身后鼓舞,也坚定他带兵打胜仗的信心。

12月29日中午,张宗逊率领红十二军预备队增援红三军。在两次冲锋过后,他们成功击溃正面的敌人,接着将敌人的师部卫队营和后方机关打散,下午

活捉了张辉瓒

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取得了统治地位,红一方面军在攻打赣州时损失惨重。

毛泽东亲自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攻打漳州,消灭了张贞部队的主力。就在这时,广东军阀陈济棠向赣南增兵,将赣南西部大片地区侵占,于是红一军团的主力迅速撤回江西革命根据地。

红五军团在水口区和敌人交火过程中,敌人迅速派出优势兵力进行反扑。就在红五军团处境艰难之际,

红一军团和张宗逊率领红十二军36师指战员发起猛烈进攻。这次战斗打击了自诩“铁军”的嚣张气焰,迫使其退出赣南根据地。

1932年12月上旬,中央军委命令红十二军军部率三十六师与红二十二军合编。之后在闽西组建新红十二军,张宗逊任军长。

张宗逊去闽西新十二军任职途中,特意去看望了在长汀休养的毛泽东。

这次在长汀同毛泽东的会见,使张宗逊倍感亲切,终生难忘。

毛泽东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张宗逊,详细询问了前线情况,十分关心战局发展,特别问到能否与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自始至终都没有谈到自己被排挤的事情,张宗逊对毛泽东的组织观念感受很深。

在和毛泽东告别时,张宗逊仔细打量了他居住房间中的陈设:

几条凳子、一张桌子、桌子上还放着一盏军用的马灯,木板床上堆满了各种书报,张宗逊不由得感慨万千。

1934年6月,张宗逊接任红大校长兼政委。1934年10月,张宗逊任红四师师长,随毛泽东长征。

03毛泽东因何说:革命把你从南方送回家

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宗逊奉命跟随红军大学来到中央军委所在地保安。1937年1月2日,张宗逊率上级干部队到达顺宁。次日来到保安,他便于中午去见毛泽东。毛泽东亲切地对张宗逊说:

“你可倒好,革命把你由南方送回了家。”

听了毛泽东的话,张宗逊十分感动,原来毛主席对自己这么了解。随后,毛泽东又详细询问了关于红军大学的情况,还谈了蒋介石在12月26日飞回南京的情况。

毛泽东对张宗逊说:

“蒋介石虽然答应国共合作抗日,停止内战,但今后还会有斗争。”毛泽东解释: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是对的。释放蒋介石才是错的。事实上杀了蒋介石不利于抗日,有利于亲日派。

1937年1月6日,张宗逊被任命为

军委第一局局长

,1月19日,中央军委命张宗逊兼任鄌县、甘泉警备司令。他赴任新职前向毛泽东请示工作。毛泽东说:

做好进城工作,要注意多交朋友,防止关门主义倾向。

就这样,张宗逊再度奔赴了新的战场。

1946年11月,张宗逊任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不久,胡宗南抽调一个装甲团和十个旅企图偷袭延安,中央军委紧急命张宗逊率部从阳高开往临县。

12月初,部队来到延安以南的七里铺。12月7日,毛泽东和朱德冒着寒风检阅了张宗逊的部队,这对张宗逊和战士们是莫大的鼓舞。他坚决表示:“一

定会用实际行动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党中央和毛主席撤出延安后,陕甘宁所有的武装都改为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统帅,张宗逊担任

第一纵队司令兼副司令员

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

彭德怀、张宗逊决定率领西北野战军攻击榆林守敌

,调动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主力北上以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集团南渡黄河,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

榆林

是晋陕绥边境国民党军的重要据点,它地处长城线上,一面临河,三面环山,为沙漠与高原的连接点,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1947年8月6日,进攻榆林的外围作战开始,至7日肃清了敌外围据点,完成了对榆林城的包围。

蒋介石获悉人民解放军攻打榆林后,认为榆林得失对西北战局影响甚大,遂急令胡宗南调驻安塞、保安地区第一军和第29军的八个旅,分两路向绥德方向急进;另以整编第36师师长钟松率领所属两个旅轻装疾进,日夜兼程,驰援榆林。

西北野战军调动胡宗南部主力的目的已达到,遂于8月12日撤围榆林,以后方机关一部伪装主力东渡黄河,将主力隐蔽集结于米脂、住具地区。

8月17日敌刘部进至吉征店以南地区,而敌钟松自恃援榆有功,骄狂至甚,扬言要“一战结束陕北问题”将部队分成两个梯队向沙家店以东的乌龙铺推进。

彭德怀、张宗逊等发现敌人钟松孤军冒进,遂决心在沙家店地区以伏击手段将其消灭。

8月18日上午,部队按指定地点开进。第一纵队集结在高柏山、老虎圪塔地区协同第二纵队在沙家店地区围歼敌军后梯队。

第二纵队由南向北进攻第一纵队绕到沙家店西南地区,由西南向东北进攻,独一旅35团进到沙家店抗击镇川堡可能来援的敌人,同时堵击敌36师逃向西面的残敌。

8月19日晚,钟松急令第123旅撤至沙家店,但该旅怕被伏击,只令配属的第493团先行归建。

8月22日拂晓,在彭德怀、张宗逊的指挥下。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二纵队,对沙家店之敌整编36师师部及其所属165旅发起攻击。

下午二时,教导旅与新编第四旅对正在西援并已进至常高山地区的敌整编36师123旅发起攻击;第三纵队在乌龙镇以南的地区抗击刘戡的部队。

这场战斗中,西北野战军以伤亡1800多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6000多人的重大胜利,也成为西北野战军从内线防御到外线反攻的转折点。

04毛主席:想不到当初的警卫员已经是上将了

1948年春节刚过,西北野战军前委便在杨家沟召开了会议。会议即将结束时,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号召张宗逊等将领们:

“我们要转到外线作战,深入国民党统治区,打他,吃他,不让敌人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新中国成立后,张宗逊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北军区副总司令等职务,协助彭德怀积极开展西北地区的工作。彭德怀受命抵达朝鲜战场,张宗逊担任

西北军区司令员

,负责主持西北地区的日常工作。

1952年10月,张宗逊任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兼军校部部长

,分管军事院校、人民武装、军校、兵役多方面的工作。

张宗逊虽然对这些工作没有经验,但善于运用毛泽东从这里学到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勇于探索,在短时间内便开创了新局面。

1955年10月,张宗逊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中南海举行的授衔仪式上,毛主席激动地拉着张宗逊的手说:

“想不到当初的小警卫员,如今已经是上将了!”

1959年4月下旬,张宗逊随同彭德怀率领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对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蒙古等七国进行访问。每到一个国家张宗逊都认真参观部队设施和军事院校的建设。

出访虽然只有一个多月,但他学到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回国后,从1960年到1962年,张宗逊经常带着军训部和军校部的干部们深入到各部队和院校抓基础训练和教材编写。

1962年春,张宗逊召集有关军区和院校的领导干部,在南京编写分队战术教材。

南京军区主管训练工作的王必成副司令员,向张宗逊推荐了第十二军某团二连连长郭兴福在战术训练中的教学法经验。

张宗逊参观郭兴福表演后指出:郭兴福教学法既发扬了我军练兵的光荣传统,又有新的创造,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南京军区推广。

1963年秋,总参军训部发了一期《军训简报》报道了郭兴福教学法。叶剑英看了简报后,非常重视,于12月24日亲自到镇江参观郭兴福教学法现场表演。

叶帅充分肯定了郭兴福教学法,正式向军委写了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掀起军事训练热潮。毛泽东看到报告以后,赞扬叶剑英和张宗逊发现了一个好典型。

1964年月3日,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指示,号召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立即掀起大练兵运动。

6月初的一天,张宗逊和罗瑞卿到济南军区检查大比武的准备情况,突然接到贺龙办公室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毛主席在一份比武简报上批示:

“此等好事,为什么不告诉我,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张宗逊和罗瑞卿听说毛泽东主席也要看比武,非常高兴,经商量决定,

将济南军区和北京军区的“尖子”分队抽调一部分,到北京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汇报表演。

6月15日16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省、市自治区出席中央工作会议的领导人,检阅了北京、济南军区“尖子”分队的汇报表演。

毛泽东看后很高兴,拿着国产的半自动步枪瞄来瞄去,还在模拟人像的沙袋上打了几拳。他称赞“尖子”分队表演得很好。同时指出:

光有“尖子”还不够,要抓紧做好普及“尖子”经验的工作。

毛泽东还对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各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说:

“你们不能光论政、不论军呀!”

这之后,出现了全党抓军事,全军和全国民兵掀起了军事训练的新高潮,成为人民武装力量训练史上的黄金季节,涌现出不少的神枪手、神炮手。

1971年,张宗逊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总参谋部,来到济南军区。1973年6月,张宗逊在毛主席指示下担任

总后勤部部长

,这也是他的最后一个职务。

1978年2月,为了国家奋斗一生的张宗逊正式离开了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即便离开领导岗位,但他依旧关心国家和人民,为希望小学捐助经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祖国。

1998年9月14日,张宗逊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现... 何止质疑蔺相如,现在网络上有一种怪论,只要是官方肯定的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都会被各种质疑,对待历史人...
原创 人... 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在举行开国大典的前一天,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通过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
原创 西... 在翻阅古籍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封非常特殊的书信,它收录在《四库全书陆士龙集》中,名为《与兄平原书》。...
原创 坑...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屯兵百万对峙两年,第三年打响决战,以秦军完胜作为最终战果。此次大战诞生了两个著名事...
原创 商...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人物,他曾经辅佐汤建立了商朝,汤死后,太子早卒,太子的两个弟弟先后继位,但...
原创 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于扛不住了,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以日本这个小体格子,那是真...
原创 大... 清王朝作为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运气是不好的,别的封建王朝晚期面临的歧视都是国内的农民...
原创 真...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也是被刻画成了一个喜爱的角色,他的武艺与张飞、吕布势均力敌,被人们视为有勇...
原创 司... 秦朝统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个历史节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分歧。至于秦...
原创 明... 在儿时的记忆中,“杨家将”的故事好像从未间断。先是跟着老人在收音机里听单田芳老师的精彩说书,而后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