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天350个西瓜,一年15万个苹果,慈禧太后不愧是清朝第一蛀虫
创始人
2025-07-12 02:32:33
0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奢侈的人,慈禧太后称第二没敢称第一,先不说每顿饭都要100多道菜起步,她还有一个更奢侈的嗜好——喜欢闻苹果香味儿。

史书记载,光绪二十三年,光绪皇帝、隆裕皇后、慈禧太后三个人消耗掉15万个苹果、30多万只梨、1万多斤葡萄和山楂、2000多个柿子、4000多筐桃子、文官果2400个、石榴310个、400多筐樱桃、900多筐李子、600多筐杏……

如此庞大的数字令人咋舌,其中,一年消耗掉的15万个苹果大多用来给慈禧闻味儿用了,挑选卖相好的苹果,在深口的果盘中垒成小宝塔,搁在慈禧经常出入的地方,这样她就能随时随地闻到果香了,稍微水分蒸发起皱的苹果会立刻换上新的,周而复始,近16万个苹果就是这么被消耗掉的,真真奢侈!

不是皇帝胜似皇帝,慈禧的饮食档次与皇上持平,甚至更好,食材都要顶尖儿的,由御膳房里最好的厨子负责烹制,如著名的“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等,顿顿都是一百多道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佳肴往往慈禧只动一筷子,剩下的就赏给下人,宫女太监们吃不完就丢掉了,吃进肚子里的还不如扔的多,暴殄天物!

传说北洋水师战败,是因为慈禧把买军舰的钱用来给自己过六十大寿,同时还砸银子修建颐和园,贪图个人享乐,不过清王朝的死活,架空同治欺压光绪,手掌大权近半个世纪之久,反观统治时期的明治天皇,全国募捐,就算每天只吃一顿饭也要省下钱来买军舰充盈海军,如此对比真的应了那句“大清不亡,天理何在”!

活着不安分,死了也不安生,慈禧用的棺材是用大量的金丝楠木打造的,身下垫着的珍珠玛瑙各种宝石足足铺了五尺厚!重达十斤的凤冠上,最大的珍珠价值一千万两白银,可以买5艘定远舰!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慈禧但凡有点忧国忧民的意识,北洋水军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整个棺椁加上里面那堆乱七八糟的陪葬品,重量高达一吨,要用近八千名精壮男子从北京紫禁城一步一步抬到唐山的清东陵,如此的劳民伤财,慈禧不愧是清朝第一蛀虫,活该被世人唾骂!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围棋中的中式美学,你 get ... 前阵子追一档围棋综艺,看着棋手们落子时指尖轻叩棋盘的沉稳,凝视棋局时眼波流转的专注,忽然就被这方黑白...
原创 清... 清朝末年,两位备受瞩目的大太监,一个是李莲英,另一个是小德张。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逝世后离开宫廷,但其死...
原创 清...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大年三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而古代皇帝在这一天的家宴更是充满奢华和政治色...
原创 大...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剧,很多人就是因为这部剧,喜欢上了明朝的历史。笔者也是这部剧...
原创 都... 珍妃井位于故宫宁寿宫的北边,它本来只是故宫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口井,却因为一个传奇女子被后人常常说起,这...
原创 圆... 引言 曾经有一座园林,占地万亩,只为当时的帝王开放;曾经有一座园林,景观别致,园林叠嶂,有着丰富的历...
原创 为...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它的影响力值到现在都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深深怀念的感觉,很多...
原创 孙... 孙权一生有很多妃子,这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步练师了,孙权也是最宠爱她。不过孙权在世时唯一册封的皇后却...
原创 清... 文┃鉴史人 编辑┃鉴史人 他虽然是一个文弱书生,却被后人称之为 “疯子” 、 “狂人” ,在日本于我...
原创 贵...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史记·夏本纪》。 夏后氏就是夏朝开国者的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