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浙江首富沈一石给自己留了两条退路,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创始人
2025-07-12 11:04:40
0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剧,很多人就是因为这部剧,喜欢上了明朝的历史。笔者也是这部剧的粉丝之一,所以就想通过自己的文字,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这部剧的个人见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斗得过商场敌手,却斗不过大明朝的天。

沈一石作为浙江首富,纵横商场多年,手下的店铺无数,更是有上千张织布机,每年光是丝绸这一项,就可以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从他平常对各级别官员行贿的数额来看,他每年的净收入,绝对有很大一笔。

江浙地区的商业本来就比较发达,有不少人选择从商,所以沈一石在商场是有不少竞争对手的。但是沈一石却能够牢牢的占据首富的地位,这就说明他肯定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就比如,当高翰文刚刚赴任杭州的时候,不同意郑泌昌等人改稻为桑的决策,而沈一石又急于从中牟利,所以他就给郑泌昌出了一个主意,决定用美人计来瓦解高翰文。经过一番谋划,他成功地瓦解了高翰文,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这件事情就充分说明,沈一石其实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智慧的。

他的这种政治智慧,就给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经过多年的谋划,成为了织造局最大的合作伙伴,而织造局又属于皇帝的个人财产。通过这一步,沈一石直接就拥有了官方背景,这也成为他纵横商场多年最大的依仗。每年光是通过织造局的生意,就能给他带来很大的现金流。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因为自己的政治智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地位,同样这也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用不好的话,就很容易伤了自己。沈一石最后的覆灭,与此不无干系。

当时改稻为桑正进行到关键时刻,负责此事的郑泌昌与何茂才明白自己如果再推行不下去的话,不仅乌纱帽保不住,就连项上人头都不一定还保得住。所以他们就催促沈一石抓紧带着粮食到受灾的县去买灾民的田地,然后抓紧种上桑苗。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问题就在于,沈一石前去买田的时候,不仅带着朝廷赐给他的官服,还在运粮的船只上挂上了织造局的灯笼。这也就意味着他是打着织造局的牌子来买田地,而买田的价格又远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这就相当于,他奉嘉靖帝的旨意贱买灾民的田地。

这么一来,不就成了皇帝强买自己子民的田地了吗?这是嘉靖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只要有皇帝敢这么做,他就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难,失民心易,又有哪个皇帝敢冒天地之大不韪干这种事呢?

所以说这件事传到嘉靖帝的耳中以后,嘉靖帝暴跳如雷。很快锦衣卫就代表嘉靖帝,火速奔赴浙江调查这件事。此时的沈一石,已如待宰的羔羊。

不过沈一石面临海瑞的刁难以后,却把提前遮挡起来的横幅亮了出来,只见上面写着奉旨赈灾的字样。明明是贱买田地,转眼间又成了奉皇帝的旨意来赈灾,转变之大,让人应接不暇,沈一石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其实当时沈一石应该是这么想的:

第一,如果没有人拦着自己的话,那就按照低价把灾民的田买了,然后抓紧把桑苗给种了,那么改稻为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每年就能多产几十万匹丝绸。嘉靖帝一高兴,或许自己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这事就能算了。第二,如果真碰到有人拦着自己,那么打着奉旨赈灾的名义,相当于为皇帝做了好事,赢了民心,那么皇帝也不会怪罪自己。

沈一石能这么想,完全是凭着自己沉浸官商两道多年磨练出来的智慧。但是,他的这个做法却害了他。

刚才已经说了,打着皇帝的旗号去贱买灾民的田地,这是嘉靖帝最大的忌讳。嘉靖帝自诩为天下万民的父亲,自己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即便是沈一石真的把田给买了,桑苗给种了,大不了事后他再把责任全部推到沈一石身上,自己却坐享其利。

而且沈一石的第二个想法也是一步死棋,他把本来用于买田的粮食全部用来赈济灾民,真正买田的时候就没了粮食,这么一来等于增加了改稻为桑的难度,最后很有可能搅黄这件事。改稻为桑完不成,他又让嘉靖帝的名誉受到了损伤,嘉靖帝怎么可能不整他。

所以说从一开始,沈一石就错了,他以为自己准备了两条后路,实际上这两条路的尽头是同一个死胡同。

沈一石在商场混了那么多年,见过了那么多的大场面,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说,是无法与大明朝唯一的“天”相抗衡的,但是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凭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博得一线生机而已。与皇帝争命,何其难矣!

在嘉靖帝看来,沈一石不过就是自己眼中一颗不起眼的棋子,既然是棋子,有用的时候当然不能放弃,但是当它没用的时候,就只能成为一枚废棋。此刻的沈一石就已经被榨干了所有价值,从他犯错的那一刻起,就成了嘉靖帝眼中的一颗废棋。废棋的下场,又能好到哪去呢?

很快对沈一石的处决书就下来了,上面这样写道:“查浙江商人沈一石欺瞒织造局,营商肥私,以商乱政,着令即刻将其抄家拿办,所抄私财,悉数调拨军用”。

最后走投无路的沈一石,知道自己终究难逃一死,在熊熊大火中,他选择了自我了结。一代富商大贾,就此烟消云散。

今天关于《大明王朝1566》的分析就结束啦,喜欢这部剧的朋友,欢迎关注我哦!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陈冠锋打破三年阴霾!全国田径大...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毛炜轩 记者 赵磊 7月11日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榆林站男子100米预赛中,2...
原创 公... 群雄争霸的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无论是野心勃勃的曹魏、人才济济的蜀汉,还是坐拥富饶之地的东吴,都...
原创 黄... 话说唐朝末年,唐僖宗在位期间贪图享乐,此时的唐王朝已萎靡不振,百姓遭受灾害和官僚剥削的双重打击,生活...
原创 历... 历史不仅让人很无奈,而且还会惊人的相似,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经被安排,轮回过来轮回过去。在中国的历史倒...
洛阳古墓博物馆馆藏精品亮相合肥 8月8日,安徽名人馆推出“洛阳汉画像空心砖拓片展”。展览包括洛阳古墓博物馆(河南古代壁画馆)馆藏精品...
原创 雍... 雍正之所以不用十三爷当大将军。主要是政治目的,综合各方面考虑,十三爷也确实不适合当大将军。首先,就是...
原创 这... 许多人真的小看犹太人的统治力了,如果对自己的敌人了解那么少,又怎么能战胜自己的敌人呢? 现在唯一能战...
原创 一... 当我的一篇关于在“铁军文化馆”翻拍的两张162师师医院自卫还击战照片的文章登上头条后,受到了参战战友...
原创 为... 祖国不断强大,对外围的影响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所以会加速吸引历史上离开祖国的土地回归的。 最典型的是...
原创 “... 作为亚州最大的国土,我国周边有些邻居国家,都和我们发生过大小不一战争;像最出名的日本侵略战争,中美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