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在长平之战中,廉颇没有被替换下来,赵国会战败吗?
创始人
2025-07-10 06:32:45
0

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今天小编要讲的是如果长平之战,赵王没有临阵换将,那么赵国会失败吗?

小编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长平之战的起因是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韩国的疆域被一分为二,上党地区成为了飞地。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于是就把上党地区献给了赵国。

秦惠文王大怒,命王龁率军攻打上党,赵王命廉颇支援,廉颇与秦军在长平地区对峙。到了第三年,赵王中了反间计,于是临阵换将,以赵括代廉颇出战,最终大败,赵国降卒四十万被坑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国继续任命廉颇为将,那么长平之战会失败吗?会有怎样的结果?小编认为长平之战,赵国仍然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秦赵两国相比,赵国比秦国的国力要弱

我们都知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是需要钱的。秦赵双方大军加起来近百万,需要大量的粮草物资,因此这场战争实际上也是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

对比双方的经济实力,小编发现: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秦国迅速富强起来。然后又经过几任君王的经营,秦国富强了起来。

而赵国地处冀州,大家都知道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地区,盐碱地很多。虽疆域广阔而耕地有限,所以农业比较落后。

虽然经过赵武灵王改革,一度国力大盛,但是赵国的改革局限于军事领域,政治经济改革则相对薄弱,之后又发生了沙丘宫变,赵国内乱,改革戛然而止。

而赵惠文王继位后一直没有时机推行赵国的二次变法,于是赵国农业相对落后,战争储备并不充足,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所以综上所述,赵国的国力要弱于秦国。

而廉颇采取的战术是坚壁高垒,等秦军疲惫了再进行反击。在此,小编认为廉颇的战术是不错的,但是长时间的防守需要强大的国力做后盾,此时的赵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就算是赵王不换将,赵国也会先崩溃的。

第二、秦国军队很强大,赵国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小编发现,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方面的,也对军事领域进行了改革。通过这次变法,秦国废除了爵位世袭制度,实行以军功为爵位分封的标准,通过爵位分封鼓励秦国百姓参军打仗,使秦国人好战、敢战,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

至此秦军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且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在战场上的秦军士兵所向披靡。

赵国有“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以骑兵见长,赵武灵王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并且常年与北疆的匈奴人作战。故赵骑兵训练有素,军事素养较高,经验丰富。如此看来,赵国军事实力略弱于秦,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小编仔细看了一下长平地区的地形图,发现这个地方多山。赵国强大的骑兵部队没办法展开作战,而秦国军队,无论是大军团还是单兵作战,都很厉害。并且,秦国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弓弩手,可以给敌人大规模的伤害。所以,小编认为,就是廉颇不离开,赵国军队在长平那个地方也打不过秦军。

第三、赵国政策太失败,是打是和举棋不定。

在整个长平之战中,小编发现赵王的态度不明。一会儿决心和秦国决战,一会儿又派人同秦国议和。反反复复举棋不定。

而秦国,一开始就态度明确,坚决消灭赵国的军队,决不议和。并且,在长平之战中,秦王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支援前线。为了包围赵军,秦国将国内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派往前线。并且秦王还亲赴前线,为将士们打气。

从这一点上,小编就认为,赵国打不赢长平之战。秦国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这么重视,举全国之力去支持,而赵王却三心二意,举棋不定。赵国能打赢才怪!

所以,小编认为就算长平之战后,廉颇没有被换下来。最终的结果也是赵国败,秦国胜。只不过,赵国不会损失那么多人罢了。

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最后,记得点一下关注哦!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 雍正帝,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以其勤勉治国、锐意进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他推行的“...
原创 冯... 冯异,是我国东汉王朝的开国名将,他为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排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原创 宋... #图文夏日征集令#一箭定生死,三箭震全军。在战国风云中,神箭手的技艺成为军事决胜的关键。英勇的弓箭手...
原创 林... 众所周知,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林帅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而且排在第三位,足见他对革命对新中...
原创 假... 关羽在华容道,遇到曹操之后,要杀曹操?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能成功,曹操还是会成功脱逃。为什么这么说,我们...
原创 集... 长坂坡一战,赵子龙打出了天生下凡般的表现,七进七出曹操百万大军重围如入无人之境,连斩曹营名将五十余人...
原创 古... 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朝代,也经历了数次文明组合与重组。在这一过程中磕磕绊绊之际,我...
原创 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
原创 彭... 在革命历史中,我国有许多杰出的军事领袖,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为东方大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创 蜀... 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蜀汉五虎将和曹魏五子良将、江表十二虎臣之说并非小说虚构,《三国志》卷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