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鞅在秦国变法后,落得车裂下场,为何仍有很多人前去秦国做官
创始人
2025-07-10 04:32:37
0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一次变法。此后,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秦国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商鞅的卓越贡献使得秦国成功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国力也大幅度提升。然而,商鞅并未因此名垂千古,反而在公元前338年遭受了公子虔的陷害,最终战败身亡于彤地,尸体被车裂,全家被残忍屠戮。一个为秦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却陷入如此惨淡的命运。

?

?商鞅并非秦国本土人士,而是卫国人,他的迁徙之举旨在协助秦国富国强兵。然而,他最终的悲惨结局却并未成为后来者的畏惧。在商鞅之后,仍有众多人来到秦国寻求官职,其中包括张仪、范睢、魏冉等影响深远的人物。这些人为何不畏惧与商鞅相同的结局,仍然勇敢前来为秦国效力呢?

?

?商鞅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并非秦国不欢迎外来人才,而是因为他的变法触犯了太多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无法忍受他的改革,因此采取了联合诬陷的手段。即使秦惠文王不亲自出手,其他人也会奋不顾身地去除掉商鞅。毕竟,他们认为杀死商鞅可以赢得秦国反对派的支持,这是任何一个国君都会采纳的策略。而商鞅之所以被牺牲,也因为秦国的变法已经初见成效,不再需要他的领导。

?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秦国排斥所有外国人才。相反,秦国欢迎外来人才为官。这一政策的背后,是秦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体系,尤其在人员晋升方面非常明确。有才能的人在这个体系内发挥自己的长处,获得更多的好处。在其他国家,很难找到类似的机会。因此,这些人才纷纷涌入秦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

?回顾后来的人物,如范睢、张仪、李斯等,他们并没有陷入商鞅那样的困境,相反,过得相对较好。这一切的原因在于秦国建立了一套先进的政治体制,为有才华的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这种机制在当时其他国家难以复制,因而成为吸引外来人才的独特优势。

?

?商鞅的结局虽然悲惨,却并不代表秦国对外来人才的排斥。相反,秦国通过先进的政治制度,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这一体系为外来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得他们能够在秦国获得更多的好处。商鞅的命运是特例,更多的人才选择来秦国为官,是因为秦国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

?商鞅的悲惨结局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仍然面临类似的情境?请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王杲 - 明代建州女真族首领 点上面“王氏在线”加入王氏家族! 王氏在线(公众号:wszx-4585)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王...
原创 南... 南北分治:高延宗晋阳称帝,宇文邕率军攻邺 话说穆提婆随主北行,途次见从官四散,料知齐亡在迩,不如降...
原创 深...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越那个时代的变法革命家,一个是明朝张居正,一个是北宋王安石,为什么说他俩超越时代,...
原创 拯... 引言 犹太人,常常把自己包装成世界上的弱势群体,像祥林嫂一样的向世人倾诉自己的灾难。我们时常能看到在...
原创 兵... 1947年5月底,华东解放军已经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可是,华北地区的战争形势仍不容乐观,毛主席对...
原创 吕... 秦国自从秦孝公变法之后开始变得富强,之后主持变法的商鞅虽然死了,但是法令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到秦昭襄王...
原创 他... 前言: 解放战争后,很多国民党将领对老蒋彻底的失望,选择了起义或者投诚,北京的和平解放就是傅作义投诚...
原创 徐... 徐福啊,秦朝那时候的超火道士,他东渡出海的那次冒险,真的让他的名字传遍了天下。 他带着500个小孩,...
原创 清... 翁方纲,是清朝中叶的一位著名学者,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特别是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
原创 朱... 朱棣留下了一条退路,而崇祯却选择了自杀,这一历史抉择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播,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