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世袭到考试,探寻“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史
创始人
2025-07-09 12:33:58
0

引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场科举考试结束了,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就此成为了过去,比那个日渐衰亡的封建时代,还要早地被人抛弃。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百感交集,有的人推胸顿足,有的人喜出望外,但更多的人是无所适从,尤其是那些终日诵读圣贤书的人,他们像范进一样,渴望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可现在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然而历史不会同情任何人,它的车轮只会不停地向前,碾碎一切跟不上的人。

现在一提起科举制,总是会将它与落后联系在一起,它禁锢人民的思想,它维护封建的统治,它阻碍社会的发展,这一切的种种,科举制无法反驳,毕竟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总不能要求它超脱时代。然而当年科举制横空出世,无异于一记惊雷,彻底改变了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将血统逐步逼向消亡,成为了现代考试制度的祖师爷,中国为此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摸索过程。

一、私有制的时代来临,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禅让制让位世袭制

尧舜禹的时代过去了,这使得孔夫子无限悲伤,因为这意味着禅让制不复存在,再也不会出现如此品德高尚的君主了。夏启自然不会理会千百年后的孔圣人,毫不犹豫地干掉伯益,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夏王朝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延续。尽管旧的思想那么顽固,但夏启相信自己会赢,夏王朝的最高领导人会是自己的子孙。他是对的,虽然过程曲折艰险,但他的儿孙并没有辜负他。

夏启敏锐地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禅让制早就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虽然他也不明白为什么。禹是最后一个通过禅让制被推举出来的君主,在他的时代,私有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留给儿子的力量,足以让他打败伯益,成为新的君主。然而世袭制打败禅让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都是从公有制开始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部族的繁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逐渐取代了公有制,不平等的阶级出现了。从黄帝时代到尧舜禹时代,已足够私有制完全取代公有制,进而催生世袭制,当时还没有王朝出现,而是部落联盟的时代。这个时候的部落首领通常是世袭的,可联盟的首领得是选举的,尧舜禹都是被选举出来的联盟首领,伯益走的也是这一条路。其实在舜即位的时候,选举制与世袭制已经历了一番争斗,尧的儿子丹朱想要取代舜的位子,只不过他失败了,而禹的父亲就更是死在舜的手上,其间的明争暗斗想来也惊心动魄。

2、世卿世禄制

王朝终究不能千秋百代,这就是世袭制最大的缺陷,没人能保证儿孙能力非凡、品德高尚,有时是个傻子也未可知,但又怎么甘心将权力让出去,也只能任由王朝衰落直至灭亡。接下来的商周自不能免俗,好不容易打下江山,为的是啥?当然是千秋万代啊!他们将世袭制发扬光大,渐渐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到了西周,已然非常成熟,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维护着周王朝的统治,俨然是非常优秀的制度。

二、纷乱的春秋战国,一个需要人才的时代

1、春秋战国的来临

世袭制下的贵族过着悠闲而又枯燥的生活,除了那些可能会脱离贵族阶层的人,他们明白一旦离开,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一个再庞大的王朝,能力也是有限的,养不起那么多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机会总是会有的,一个大争之世即将到来。

西周灭亡了,大家都说是褒姒那个妖女,诱着周幽王搞了"烽火戏诸侯",不然西周哪会亡?真相如何已不得而知,但很多诸侯面上戚戚然,心里却开始打起了小算盘,都不大瞧得起周天子了,虽然后来扶持了一个东周,可后人更愿意叫它春秋战国,这是诸侯的时代。

所有人都在争,不争就得死,诸侯们不管乐意不乐意,都走上了招贤纳士的道路,这个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出身什么的让到一边!《孟子》有云:"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足可见当时取才之不拘一格。

2、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然而光有这些还不够,茫茫人海找人才得靠机缘,若是能让人才主动投靠,才是正理。一时之间,所有的诸侯国都打出了招聘人才的广告,就看谁家给的待遇高。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平原、春申、信陵,一时风头无两,平原君更是有门客三千,连国君都得忌惮三分。当然人才招聘搞得最好的是秦国,秦国有着完善的客卿制度,商鞅无疑是效果最好的,一手打造铁血大秦。

最终天下归于秦,除了秦国拉拢了大量的人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军功爵制,只要能在战场上立功,无论是奴隶还是平民,都可以担任官职,这样的诱惑对于贵族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底层人来说,尤其是奴隶,这是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军功爵之为秦国挖掘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更是造就了秦军的赫赫威名。

三、从大汉到魏晋,才德让位于门第

1、大汉最看重人品

秦历二世而亡,也不知胡亥在地下敢不敢见自己的父亲,接下来是汉的时代了。秦朝虽然是第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王朝,但它的寿命太短了,来不及给汉朝留下宝贵的遗产,大多数都得汉朝自己摸索,人才的选拔也是一样。

汉朝的察举制萌芽于汉高祖,开始于汉文帝,确定于汉武帝。汉武帝在原有的"贤良科"基础上,又增加了"孝廉"和"秀才"等科目,有时还会进行策问考试。察举制的考察标准是儒家学说,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这位的主张。要说察举制是自下往上推举人才,那么汉朝的征辟制则是自上往下选拔人才,皇帝直接任用的称为"征",由官府任用的称为"辟",被征辟的人可以不去。

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面向所有人的,不独贵族阶层,所以是一个较为公平的方式,然而由于人的主动性太强,制度并不够完善。汉朝的人才需要经人推举,名声首先得响亮,如果被高人点评,那仕途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如此一来,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一些地方的豪门大族,凭借自己的威望,通过人才品评来操控地方察举,州郡的很多官员要么与他们沆瀣一气,要么屈服于他们的威势,桓灵年间,一首歌谣唱得贴切,"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2、魏晋只选用高门

这套人才选拔制度显然已落后于时代,然而接下来的三国乱世,又是一个需要人才的时代。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姗姗来迟,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中正官品评,评为上等的才能被任用,其标准起初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可后来发展为只看家室,因为中正官就是上品的,当然要为家族利益着想,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局面。高门氏族的子弟,常常是弱冠之年,就从家里被选中做了官,根本不用考察,对他们的评价当然都是溢美之词,各个都是漂亮又聪明的小伙,一个不好的都没有,故此那个时代美男众多。而下品的寒庶,还不见得是平民百姓,也难有出头之日,即便凭能力走入上层,也会被那些眼高于顶的氏族瞧不起。

四、血统门第成为过去,科举制度横跨千年

1、风流不过大唐

九品中正制发展了三百多年,闹得怨声载道,那些出身底层的天纵奇才,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郁郁而终,甚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科举制的出现给他们开了一道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尽管这道门刚开始只有一条缝隙,可随着它渐渐的敞开,一条大路现了出来。

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在唐朝被发扬光大。当时的高门氏族很反对这一制度,可他们终究干不过时代,逐渐以能考上进士为荣。科举制的考生不用由掌管推举,可自己报名参加,这是一大创新,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门阀的壮大。

唐朝最主要的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墨义,进士科最为人所看重,因为明经科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了,而进士科则能看出一个人的才华。考生们有的来自于中央或地方的学校,考试合格后进入尚书省考试,被称为"生徒",有的则是主动报名,考试合格后跟着贡品被送到尚书省,被称为"乡贡"。在唐朝光能考中是不行的,因为考中不意味着会授予官职,这时,考生们就得拿着诗文去拜见权贵或名家以求推荐,这个被称为"行卷"。

2、与作弊抗争的宋朝

唐初的时候,科举还大多是高门子弟参与的,平民很少有机会,到了晚唐,科举才真正成为底层上升的通道。到了宋代,科举制已完全不论出身了,它虽沿袭唐代,但是不看重诗赋,最为重视经义,而且考上进士的就可以授予官职,这与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是分不开的,这也使得宋朝文化昌盛,但军事实力就不尽如人意了。

宋朝的一个创举,就是开始了与作弊的抗争。开创了锁院、糊名和序录,锁院即将确定考官人选后,将其安排在贡院里,不得与外人接触,糊名和誊录就很好理解了,这三种制度,直到现在,还经久不衰,可见只要有考试,作弊总是难以避免的,而且还会推陈出新,令人防不胜防。

3、走向黑暗的明清

至于明清的科举制,总不免引起叹息,本来挺好的考试制度,偏要考什么八股文,硬生生地将人框在那几本书里,无趣的很。但是细思之下,考八股文也有其不得已之处,明清之时,读书人比之前多了不少,而这帮人又一股脑地想做官,一个明确的评定标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迅速评判其是否合格。然八股文总是坏处大于好处的。

明清科举制比之以前,要复杂了很多,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县试和府试的被称为童生,哪怕白发苍苍,也是这样的称呼,通过院试则被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在京城和各省贡院举行,通过的被称为举人,会试在京城的贡院举行,通过后就可以参加殿试了,殿试也通过了,就是进士了,可以授予官职,这也就是为什么范进会欢喜的发疯。

结语

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不断地摸索下,由血统渐渐地变成考试,这无疑是进步的,科举能够延续一千多年,足以证明它的生命力。可惜科举制的内容到底维护的是封建统治,在近代也只有将它抛弃,但科举制本是只是一个考试制度,本身谈不上好坏,但看用它的人如何罢了!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前言: 唐朝的帝王最出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其次就是武则天,在他们的管理之下,国家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
原创 “... 官员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直接管理者,官员的选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运转至关重要,因此选官制度是国家政权机制的...
原创 1... 可容纳上万人的人民大会堂,只用10个月,便完成建造,整个大会堂,主席对天花板最为满意,只看了一眼,便...
原创 古... 喜欢看历史剧的观众会发现,经常有朝廷为了平息战争,送公主前往遥远的塞外小国和亲。这一去,公主几乎再也...
原创 岳... 前言 岳飞,南宋杰出将领,临终前吼出:“我没罪!”他忠诚为国,功勋卓著,何以落得这样的结局? 当他激...
原创 巴... 文丨卡门的提琴 编辑丨卡门的提琴 瓦加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瓦加斯主义作为拉丁美洲的一种重要的政治...
原创 清... 家族承继的世袭性 清代吉林地区军府机构任职有父子相袭和家族任职的特点。 吉林将军的官员任职有世袭的特...
原创 明... 明朝皇帝的守城王之争明朝时期,皇帝御驾亲征时,通常会派出一位亲王留守京师,这位亲王便被称为“守城王”...
原创 为...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退回了北方,为了彻底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去解决割据关中的马超、...
原创 中... 贺龙挂帅 1952年,刘少奇副主席在全国体育事务委员会大会上说:“我们的国家需要搞体育,不仅要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