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正是文人的最高谥号,极难获得,但在清朝有个好学生就可以了
创始人
2025-07-08 22:03:36
0

俗话说“盖棺论定”,一个人无论生前多么权势滔天、不可一世,可让后人评价他的标准却是死后的“谥号”。所以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等地位高的人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的生平功绩、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或褒奖或批评或同情,也就是“谥号”。

对于文官而言,最崇高的谥号是“文正”。所谓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文正合在一起,就是说一个人生前无论个人修养还是对国家朝廷的贡献都首屈一指,才能给予“文正”这一谥号。自唐朝以后,文人就梦寐以求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

北宋的大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就曾经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极值、人臣谥号的顶点。两宋三百多年,仅有九人谥号文正,就包括司马光和范仲淹。就连王安石这等出类拔萃的人物,也仅仅谥“文”,而不是“文正”。

宋朝之后,元朝有五人获得文正谥号,明朝仅有4人。且方孝孺的几百年后的追谥,李东阳的是自己临死前求得的。可到了清朝,居然有8个人获得了文正的谥号!难道清朝真有这么多人功绩大到了顶点了吗?

清朝谥号文正的大臣中,确实有四个人是功绩极大。第一个人是汤斌,汤斌是清初的理学大家,继承并调整了明末以来的王学,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第二个是刘统勋,是雍正乾隆二朝的股肱之臣,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三部尚书,劳苦功高,他的长子就是“宰相刘罗锅”刘墉。第三个曹振镛则是为官52年,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以平定喀什噶尔功绩晋封太子太师、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名副其实的人臣之极。第四位则最富盛名,是击灭太平天国、挽救了大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对大清可谓是再造之功。

可是另外四个人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虽然也是地位高功绩大,但相比曾国藩他们而言,却又明显不足了。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文正谥号,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好学生——未来的皇帝,也就是他们的身份都是帝师: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

嘉庆在为皇子时,乾隆宠信的是大臣和珅,嘉庆也一度被和珅打压,全靠老师朱珪从旁保护。所嘉庆登基上对朱珪极为感激,特意在他去世后赐予文正。

咸丰的经历则和嘉庆有相似之处,咸丰幼年丧母对老师杜受田感情很深。他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奕訢,无论文才武功,都在咸丰之上。但咸丰用杜受田之计,表现出自己仁孝过人,让道光大为感动,于是才在正大光明匾后立咸丰为太子。

也就是从此而起,帝师获封文正成为了一个惯例。所以,后来的同治的老师李鸿藻、光绪的老师孙家鼐,作为大臣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业贡献,但因为自己的学生是皇帝,所以运气好就获得了其他文人梦寐以求的文正谥号。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中国MPA之父夏书章逝世,享年... 7月24日,羊城晚报记者获悉,中国MPA之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夏书章于当天逝世,享年105...
原创 遇... 一谈到满洲八旗的战斗力,许多人都会想到这么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简直就是天兵天将,无法...
原创 安... 在历史人物的群像中,有着正面形象的英雄,也有着深深烙印的反派角色,如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这...
原创 晚... 所有御树,高人一等,所有帝王,与天同等,所有侍卫,高官一等,所有武功,高天一等。 ——恭亲王奕 恭亲...
原创 他... 在明清易代之际,有一位人物的经历颇为传奇,他原是明朝的官员,因投靠魏忠贤而得到重用,官至户部尚书、武...
原创 潼... 安史之乱初起,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初到长安,唐玄宗还一度当是谣言。直到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十...
原创 都... 都说“既生瑜何生亮”,但后面还有一句,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导语:说到三国的顶级谋士,这两人肯定不会少...
原创 千... 千古奇冤赵括?赵括遇上白起,别指望有大的胜算 第一,廉颇并不是不战而退,他和王阖交手赵军败给秦军。这...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玉石器“生产... 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这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
原创 斯... 人们总是把斯大林当成一个“暴君”来看待,然而正如丘吉尔所说,“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