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近代名宅主人全是张作霖心腹
沈阳的近代名宅大多集中在大东区与和平区。大东区的小河沿素以莲花和河水著称,秀美的景色自清代以来就被诸多文人所咏赞。“盛京八景”中“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星阁晴霞”等景观,皆在此处。
秀丽的风景吸引了许多名门望族、皇亲国戚在此处建造府邸。和平区的和平大街曾经被称为“国际大马路”,以此为界,马路往东,直至大西边门,是当时中国政府被迫对外开放的商埠地。
20世纪初,英、美、日、俄争先恐后地在商埠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为了与列强争夺在商埠地的权利,鼓励中国人在此建宅修院,开办商工。在张作霖的示意下,诸多奉系公馆拔地而起。
许多别具一格的建筑保存至今,像一部部凝固的乐章,唱颂着历史的变迁。
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官邸和私宅。
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占地面积2.9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是迄今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
张氏帅府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帅府院子四周围筑着3米多高的青砖厚墙,院内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一荻故居。
东院建于1915年,院内建有帅府花园及大小青楼。大青楼建于院内北侧,为罗马式青砖楼房,是依照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曹锟在天津公馆——曹家花园的样式设计建造的。
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重要的办公场所。
一楼有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宴会厅、秘书厅等。其中,东北角的会客厅,用于接待中外要员和商定军机大事,因陈放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老虎厅”,当年张学良将军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就发生于此。
二、三楼是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两层砖木结构小楼。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后就在此楼一楼会客厅里谢世。
中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青砖结构,是张作霖被袁世凯任命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时开始兴建的仿王府式建筑。
西院是一组红楼建筑群,1914年与帅府中院同时修建,1933年建成,占地1.1万平方米。
张氏帅府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作为东北的政治中心,曾经声名显赫,闻名中外。先后经历两次直奉大战、中原大战、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以及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饱经沧桑的张氏帅府现已成为近代东北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杨宇霆公馆举寿宴惹怒张学良
杨宇霆公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小河沿,今大东区魁星楼路6号,占地面积36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现为沈阳市地税局大东分局办公楼。
公馆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主楼和四合院两部分组成。主楼为西式建筑,坐北朝南,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仿石墙面。二楼为阁楼,拱形窗,窗与窗之间饰半圆形“爱奥尼”式柱。
四合院位于主楼南,为中国传统式青砖灰瓦前廊硬山式建筑,由正房、东西厢房和门房组成,从正院过月亮门为西跨院,院中央有喷泉、花木、假山,好似一处风格别致的小花园。
杨宇霆,字凌阁,后改称邻葛,由于他聪颖过人,“料事如神”,人称“小诸葛”。杨宇霆跟随张作霖10年之久,在奉系军阀的发展中他纵横捭阖,为张作霖登上北洋政府元首的位置立下了汗马功劳。
1916年4月,张作霖掌握了奉天军政大权之后,杨宇霆受到张作霖的特别重用,被任命为军署参议长,张作霖对其非常信任,所有一切军政大事都由他代为主持和签署。1928年发生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后,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因为张学良年纪尚轻,身体不好,再加上吸烟嗜好,一些人对他很是轻视,其中尤以杨宇霆为甚。
1929年1月7日,杨宇霆为其父祝寿,在公馆内摆寿宴大办3天,东北各地的官员及元老重臣都备了重礼前往祝寿。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也亲往祝寿,当张学良步入大客厅时,张的侍卫副官谭海高声喊道:“副总司令到——”在座很多参加祝寿的东北高级官员对少帅的到来视而不见,唠嗑的唠嗑,打牌的打牌,只有少数几个人站起来以示尊重。
而杨宇霆步入客厅时,那些文官武将则全体肃然起立并热烈鼓掌。对于张学良,杨宇霆竟以普通礼节对待,连手也没握,只是说了句:“先找个地方歇会儿,吃过饭再走。”对此,张学良感到十分生气和难堪。
俗语说“一山容不下二虎”,张学良见杨宇霆大有与他分庭抗礼之势,满心不悦。但考虑到杨宇霆曾为奉系立下过汗马功劳,在元老中有相当威望,因而张学良一再克制。但杨宇霆专横跋扈,目空一切,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不是公馆的公馆——汤公馆
汤玉麟有很多处公馆,商埠地就有两处,一处在三经街,另一处在十纬路。三经街的公馆始建于1929年,建筑面积为1190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公馆在沈阳解放前曾为高岗寓所,如今成为一家酒店。
比起三经街的公馆,十纬路的这处公馆规模要大上许多,该公馆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尽管汤玉麟从未受过任何文化的熏陶,但这座公馆却散发出浓郁的欧式风情。
汤玉麟,字阁臣,绰号“汤大虎”,阜新人,青年时便落草为寇,称霸辽西。他爱虎成性,在其会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猛虎下山图”,沙发上铺有虎皮,张氏帅府会客厅中的两只老虎标本就是汤玉麟送去的。
汤玉麟早年有恩于张作霖,曾在乱军中救过张氏妻儿,所以他与张作霖的关系非同一般,后来张邀汤入伙合办保险队。晚清时,奉天新民知府收编了张作霖这股土匪,从此汤玉麟也过上了正规军人生活。
汤玉麟虽然同张作霖亲如兄弟,但由于与王永江交恶,而张作霖一再庇护王永江,使汤玉麟对张作霖心生不满。
一次汤的部下闹事,并动手殴打警察,被拘留。汤知道后派人到警察厅要人,但王永江毫不通融,汤以武力威胁放人,王永江不为所惧,也把警察武装起来,军警之间一时剑拔弩张。此事闹到张作霖那里,张庇护王永江,当众大骂汤玉麟。汤大怒退席,密谋举兵作乱,兵变虽没有发生,不过情况已闹得很严重,全城戒严,甚至架起了机关枪。
后来汤玉麟起兵反张,兵败后逃往他乡, 脱离奉天,重操旧业,干起了土匪的老本行,张作霖不但原谅了他,又派张学良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相请,感动得汤玉麟痛哭失声。
万福麟公馆是巴洛克式建筑
万福麟公馆位于和平区和平北大街17号,建于1920年,占地面积2960平方米,建筑面积727平方米,东临九经街,南临民宅,西临和平大街,北临三纬路,现为民革辽宁省委员会。
该公馆建筑主体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非常优美的灰青色仿巴洛克式建筑。外部为白灰色水泥罩面,宽敞高大的落地窗,方圆混合的屋顶,浑圆饱满的立柱以及柱头装饰华丽浮雕都彰显建筑的异国情调。
万福麟是奉系元老,九一八事变前担任过黑龙江省主席。1933年张学良下野游历欧洲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长何应钦多方拉拢万福麟。1935年,万福麟除了掌管自己的五十三军外,还兼任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副会长,随后提升为二级上将。这让万军长认为跟着张学良没有出路,不如跟着蒋介石。
1939年2月,万福麟参加豫北、豫东对日作战。同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万福麟兼任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携部队负责防守德安、星子一线。9月,该部在鄂东南大冶、阳新一线抗击来犯日军精锐,苦战数日,敌人受到重创,其部亦伤亡惨重损失很大。
抗战胜利后,万福麟一度被派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但在位没多久,东北解放。1949年,万福麟即随国民党转赴台湾,任国民党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万福麟病逝于台中,终年71岁。
资料:《辽宁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