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坚决放弃延安,同志们想不通,如今却成为主席“神来之笔”
创始人
2025-07-09 03:33:43
0

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一次党内会议。

会议上,各位将士的争论层出不穷,一度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会议分为两个阵营,双方都摩拳擦掌,试图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明明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但是现在却争论不休,坐在主位的毛主席看到这样的场景,顿时觉得有些好笑。

此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蒋介石发起的对延安的攻击。

延安对于共产党来说意义有多么重大,实在无需赘述。共产党人在这里耕耘了十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战士们的心血。

可是大敌当前,毛主席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十分诧异的决定,暂时放弃延安。

就是针对这个决定,会议才开始了争论,有人支持毛主席的做法,有人却想不通放弃延安意欲何为。如今我们再回看那段历史,却不得不感叹毛主席的神来之笔。

他当年为何作此打算?

放弃延安之后,后续计划又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主席的神机妙算。

壮士断腕,暂舍延安

1947年3月,自封西北王的胡宗南,率领着25万大军,携带着数不清的火药和45架先进的轰炸机,向着延安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发。

此时此刻,解放战争已经打到了白热化阶段。从1945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那天开始,毛主席就已经预感到了,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

蒋介石作为毛主席的老对手,对共产党也是了如指掌。他深知延安对于共产党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深知失去延安,共产党必定会面临人心涣散的可怕后果。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他就要拿下延安,来到共产党的面前耀武扬威。

蒋介石这一决定,正体现了一个道理,你的敌人也许比你想象中更了解你。不过,要论起政治谋略,相比起毛主席来说,蒋介石始终还是略逊一筹。

当胡宗南的大军开动时,毛主席就已经洞悉了老蒋的打算。而当下共产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于,双方实力悬殊,战斗力差别实在太过巨大。

就拿最能量化的战士人数来说,胡宗南所率领的军队有整整25万人,其气势不可谓不浩大。蒋介石手下的精锐和王牌,几乎都集中到了这支队伍当中。

这些人带着志在必得的心,一定要拿下延安。

可是共产党自身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共产党员的力量散布在祖国大地的各个区域,驻守在延安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左右。

不仅如此,由于没能得到及时地休整和资源补给,共产党的战士们当下的部队特征还是小米加步枪,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不管是从人数来看,还是从战备来看,如果正面硬刚,我们都会落于下风。

如果无法得到胜算,那就避其锋芒,寻找转圜的余地。熟读《孙子兵法》的毛主席,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应对方法。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他怎么说服战友们接受他这个方法。

于是1947年3月18日,一场会议在延安召开。毛主席向大家综合分析了当前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暂时放弃延安,转战陕北。

此言一出,底下就炸开了锅。有些冲动的战士们第一时间就无法接受这样的决定,延安是什么地方?

延安是大家经过25000里长征之后,好不容易才到达的根据地,是凝聚了无数心血的革命摇篮。如果放弃延安,那等于我们自己把自己脸送上去给敌人打。

他们提出反对:

“如果是别的地方还好说,但现在是放弃延安,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就是死守一口气,也得把延安守住。要不然,我们会成为同胞心中的罪人,也会被我们的敌人钉在耻辱柱上。在座的各位都不怕死,怕死就不会上战场。我们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绝对不可能放弃延安。”

毛主席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另一边的人就坐不住了。他们支持毛主席的决定,并非因为怕死,也更不是害怕跟敌人硬碰硬。他们只是在关键时候遏制住了感性的冲动,用理性的方式来思考目前的困境。

“眼下咱们不排在延安的只有两万兵力,别人浩浩荡荡地来,不打死我们誓不罢休。你们说,要是咱们全部都坚持在这儿,这场仗应该怎么打?不管有多么灵活多变的战术,咱们也弥补不了这种硬实力上的差距。”

双方争吵不休,毛主席在主座上一言不发,静观其变。等到大家都把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之后,主席才解释了自己这么决定的原因。

“人和地,眼下我们只能保一样。保住了人,那就是保住了革命火种,咱们还有从头再来的可能。可是如果只是保地,也许咱们把人都耗干净了,延安也守不住。两害相较取其轻,现在转移,只是暂时的转移。我向大家保证,我们一定可以把延安再收回来。”

毛主席都放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大家即使心中有再多的情绪,现在也不好意思继续说出口。本来也是如此,发泄完冲动的情绪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都明白主席所说的道理。

在这场延安的会议召开之时,胡宗南正率领着他的25万急行军奔赴延安。他还做着活捉对手的春秋大梦,只是梦醒之后,现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蘑菇战术,游刃有余

决定好暂时舍弃延安之后,毛主席派出了一支队伍,从南方阻击胡宗南,拖垮他的前进速度,为主力部队的转移争取时间。

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率领着大部队,分不同的批次依次离开延安。所有行动都在悄无声息之间进行,胡宗南对此无知无觉。

3月25日,骄傲自大的胡宗南一马当先,带领着手下的精锐部队率先闯进了延安。与此同时,国民党的轰炸机也在延安上空盘旋,随时准备瞄准目标,向下投掷炮弹。

结果胡宗南一路闯到枣园,却连共产党部队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他这才后知后觉,原来自己的计谋早就已经被共产党所知晓。别人早做了准备,所以国民党如今大张旗鼓地过来,结果却扑了个空。

更让胡宗南恼火的是,共产党的撤退,肉眼可见地井然有序。

他们的桌椅板凳都摆放得十分整齐,甚至连床上的被子都叠成了豆腐块。共产党给他留下这样一副干净的场景,更让他的脸上火辣辣得疼。

胡宗南当即气急败坏地大喊:“不抓到他们,我胡宗南誓不罢休。”

3月29日,大部队做了一个短暂的休整,毛主席也再一次向全军明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主力部队一共分为四大队,由四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直接率领,从不同的方向与敌军周旋。

主席说:

“大家要发挥咱们游击战的经验和优势,打一个枪换一个地儿。我给我们接下来的战术取了个名字,蘑菇战术。我们要像种蘑菇一样,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记住,从这里到达陕北的路上,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熟悉环境和地形。所以我们要利用优势,扬长避短。”

说到这里,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大家知道主席的两个女儿都姓李吗?其实这是因为主席在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李得胜,寓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终将取得胜利。

而周总理也不甘示弱,“胡必成”脱口而出,表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领导人“改名换姓”,部队也改头换面,共产党的战士们做好了各方面的伪装,开始了跟敌人的周旋之路,也开始了甚至比长征更加艰辛的转战陕北之旅。

在路上,大家也跟胡宗南手下的部队正面遭遇过。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地形复杂,国民党军队无法发挥人多和武器装备雄厚的优势,只能任由解放军战士们像泥鳅一样滑过。

明明上一秒,解放军还在东边的山头。可是下一分钟,解放军却又出现在了西边的山脚。

被敌人形容为“狡猾”,但我们自己却沾沾自喜。在战场上,“狡猾”不是什么贬义词,反而恰恰能够体现我们的战术已经抓住了敌人的要害。

不仅如此,我方军队还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即使解放军的穿着和之前不太一样,老百姓们还是能从各位战士坚毅的眼神和挺直的脊背中看出大家的真实身份。

他们会为战士们提供掩护,会把自家舍不得吃的粮食主动送出。甚至在被敌人抓住时,他们宁愿自己牺牲,也绝不会说出半句有关解放军的行踪信息。

毛主席在转战陕北的过程当中,从来都是与众将士同吃同住。他一边走,一边还要帮忙照顾体弱的士兵和伤员。与此同时,他还没有忘记向沿途的百姓保证:

“各位乡亲请放心,咱解放军一定会有打回来的一天。”

这一招,毛主席将之称为诱敌深入。解放军在转移过程当中不断消耗胡宗南手下的兵力,也消磨掉了敌人的耐心。

等到决战的时候,我方一鼓作气,而对方却已经到了“再而衰,三而竭”的阶段,胜负自然可以估计。

收复延安,神来之笔

6月7日,大部队到达了王家湾,在这里短暂停留了一天之后,大家又壮志满满地前往天赐湾村。

主席亲自率领着大部队,走上了天赐湾村的半山腰。他们在上面看得很清楚,胡宗南的队伍正在另一边的山背上。

主席发出命令,如果对方沿着山路往上走,那大家就紧急撤离。如果他们只是沿着河沟的方向搜索,那就说明一切都还在共产党自己的计划之内。

大伙儿静观其变,发现局势果然如毛主席所说,身在低处的敌人什么也看不见。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大家不得不感叹,毛主席果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9月23号,解放军已经将敌人折磨得身心俱疲。毛主席一改往日的低调作风,公然向敌人喊话:消灭敌对势力,收复我方失地,指日可待。

随着这一句命令,局势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我方军队化被动为主动,逐渐开始了反攻的脚步。

12月25日,随着“十二月会议”的召开,解放军主力部队已经基本确定了之后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寻找合适的时机,东渡黄河,从其他解放区不断补充力量,而后集中力量,与胡宗南部开展正面对决。

毛主席果然料事如神,接下来的事情发展,一如他当初计划的那样。经历过这场战争的战友,总是会忍不住回忆这一刻身上仿佛闪着光的主席。

“他老人家就这么站在最上面,云淡风轻地说出了我们接下来的安排。他的声音不算大,但是几乎所有将士都从中听出了掷地有声的决心。”

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的计划正式拉开序幕。解放军势不可当,一路高歌猛进,沿途不断补充新的力量,从最开始的低调撤退变成了如今的高调回归。

到达晋绥解放区之后,解放军的面貌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刻,那些当初提出过对舍弃延安的反对意见的将士们,全都在心中对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

该有怎样的先见之明,才能够走一步看十步。

4月21日,最后的决战正式在延安城内打响。四散溃逃的胡宗南部队,早已经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他们只能匆匆销毁物资,灰溜溜地从延安城撤出去。

至此,延安收复。绕了这么大一个圈,主席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带着大家回到了家。

而主席当初的决定,也被许多军事专家和历史专家评价为神来之笔。

结语

毛主席决定暂时放弃延安,其实就是避其锋芒,拖延时机,拉长战线,消耗敌人,补充力量,而后华丽回归。着眼于长远的格局,壮士断腕,力排众议,只为了最后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毛主席的眼界,果然非常人所能及。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F... F1英国大奖赛排位赛:维斯塔潘绝杀,夺得英国大奖赛杆位! F1英国大奖赛的排位赛在北京时间周六晚上...
原创 1... 前言 1972年,经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过问,苏振华回到北京。苏振华是位全能人才,周总理评价他:“苏...
原创 1... 前言: 解放前,河西地区地处偏僻,匪窝众多,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49年8月,兰州战役之后,西...
23家文博单位350余件文物亮...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7月24日,“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在河北博物...
原创 奇... 从抗日战争胜利后,每当我们提及日本人的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国仇家恨,即使过去了这么些年,我们也永远不会...
原创 她...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各路诸侯瓜分天下,刘备、孙权、曹操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三国中但凡能叫的上名号的人物...
原创 乱... 《孙子兵法》有句金玉良言:“兵者诡道也。”身逢乱世,自然是谁的拳头大谁才能行的动立的稳。在军事斗争中...
原创 3... 1950年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了,初战告捷。 在志愿军司令部组织的第一次战役总结会上,却只有一...
孙家潭:《 “宜娘子铺”——新... “宜娘子铺” 新发现北宋时期楷书体大字 “铺递”类公用印章 庆堂印话系列 孙家潭藏古玺印杂记 印文...
中国瓷器的天然代表:宋瓷之美与...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叹。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