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党历史上有很多突出的人物,但是有些人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有些人则很陌生。在这些熟悉又陌生的革命志士里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时间最长的,只比邓小平同志小了一岁。
说起他的名字大家可能还是有些陌生,但是一说起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大家可能就想起来了。而且不仅是他在为国家做贡献,在他的悉心栽培下,他的长子也成为了国家的栋梁。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坚定的维护者
陈云的童年可以说是凄惨的。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出生之后父母就相继去世了,他从小就跟着舅父生活。
刚开始舅父还能负担得起他的学费,但是后来学费越来越高,家里越来越穷,不得已他选择了辍学。因为当时他年纪还小,就找了一家印书馆当学徒。
后来在高涨的革命热情中,陈云参加了著名的“五卅运动”。然后又参与领导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运动,这场运动最终还获得了胜利。这时的他革命热情非常的高,然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陈云加入共产党这一刻开始,他就做好了把一生献给革命的准备。在他加入党组织之后,他就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好革命工作。在这期间他的职位也不断上升,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1932年,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奋斗之后,陈云被任命为了临时的中央常委。但是他不骄不躁,一直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组织的共同见证下,两年之后他被正式任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他能够到达这个位置不仅是因为他对毛主席的信任,也是毛主席对他的肯定。在遵义会议召开时,组织确立了毛主席在党队伍里的领导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陈云用自己的方式坚定的维护和支持毛主席的思想和地位。并且在开完会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向外界宣传毛主席的思想和遵义会议。
为了能把这些东西更好更快的传播出去,陈云写了一些传记。这些传记里面的毛主席是生动伟大的,这让世界更好的认识到了毛主席。
陈云始终坚定的认为毛主席是能带领党和国家走向繁荣富的人,是革命队伍里的鲜明旗帜。他曾在会上说:“在我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经历了很多的磨难。现在看来,我们的队伍里出现了领袖,而我们要坚定的选择他,选择毛泽东同志。”
但是对于毛泽东的地位,陈云始终坚持的是实事求是,客观看待。他认为毛主席是应该受到拥护的,但是不能把他说的太过神圣。要理性的追寻毛主席的步伐,把希望寄托在全民族的身上。
尽管这样说,陈云还是把毛主席的表现看在眼里的。他非常欣赏毛主席的才华,认可他的能力。在毛主席受到质疑的时候,陈云会站出来坚定的维护他。
任职时间最长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开始了经济的恢复。在这样重要的时刻,毛主席首先就想到了陈云。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陈云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物价方面的稳定,还调整了工商业。他的一系列操作让毛主席连连称赞。
正当国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经济建设工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这极大地影响了现在正在恢复的经济。但是陈云对于这些事情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他的领导下大幅上涨的物价得到了有效控制。
就在这样经济回转的重要时刻,朝鲜领导人向我国发来求助。毛主席和各位领导聚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商量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派志愿军去支援朝鲜。
但是局势的改变让财政方针也发生了变化,财政上的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陈云的身上。在战争局势进入紧张阶段的时候,陈云就带着财政的人开始谋划应对措施。
最后他们列出了几点,写报告提交上了中央。在报告中陈云是这样写的:“一是国内平安;二是国内被炸;三是的人在国内海口登陆,全国卷入战争。”在列好这全部的后果之后,陈云等人建议做好最坏的打算。
1950年10月中下旬,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这个时候,我国派去的志愿军在进入朝鲜之后已经获得了第一场战役的胜利。当时的局势已经被稳定住了,这样的状况更加坚定了陈云把财经工作放在第二种战局估计上的信心。
陈云在会上提出抗美援朝开始后的财经工作方针:“第一,一切服从战争,战争如果没有胜利,其他的事情都没办法进行。第二,保障市场稳定,保持收支方面的平衡。第三,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减少投资。”
为了这个方针可以贯彻到底,陈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根源上减少资金的输出。在陈云的领导下,抗美援朝期间我国的经济保持的还算稳定。陈云根据战争的局势不断的调整财政方针,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不仅修了铁路还维持了军队的一些需求。
在“大跃进”的时候,全国的经济陷入了危机。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来把控大局,毛主席又一次想到了陈云,他说:“真理往往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他请陈云出面来主持财政工作。在陈云的努力下,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
在这段期间,毛主席经常夸赞陈云的优秀表现。毛主席说:“你不仅是一个经济能手,还是是守纪律的模范。”
陈云在经济方面的成绩是让人敬佩的,这也正是他任职时间最长的原因。
严正的家风
陈云不仅对自己非常严格,对他的孩子他也同样很严格。他的家风非常的醇厚,家教很严格,可以说得上是家庭楷模。
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权利看得很重,也不允许家人利用他的权力来为自己或他人谋福利。他经常对家人说:“权利都是人民给的,所以必须用在人民身上,要为人民谋福利。”
他还经常告诫家里的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管你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国家的钱一分都不能拿。国家就算现在不查,以后也会查的。只要记住这一条,就会避免掉很多错误。”
他经常会到公园里面闲逛,最喜欢别人认不出来他是谁。他喜欢默默看群众们过得幸福的样子,然后他自己也会感觉很开心。
陈云还非常爱学习,并且他对孩子们的学习抓得很严。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他经常会跟孩子们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在特殊时期时,陈云被送到了江西,在这段时间里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多读书。在他的孩子们去见他的时候,他就会跟他们说要多读书。
他还经常会在家里组织学习小组,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希望能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陈云不仅在这方面很严格,对于铺张浪费方面他更是十分抵制。他的生活很简朴,在吃饭时他从来不对菜品做任何要求。因为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够吃就行,不能有一点浪费。所以他每次吃晚饭,碗里都不会再有一粒米饭,连汤他都会喝个一滴都不剩。
他每次写字时,都会只准备准备一根铅笔,然后每次用到都不能握住了,他才会想着把它换掉。
他的衣服经常是很干净的,但是满身都是补丁,一条毛裤他整整穿了三十四年还不舍得丢掉。他经常会对家人说要节约,并且是在任何方面都要节约。
他每次要喝水时,自己能喝多少就倒多少,从来不会随意把水倒掉。并且他还经常会提醒家人们要节约每一度电,在离开家门或者不需要用电时就把电关掉。陈云为什么会在这方面反复强调呢?
他经常说:“一件东西到了消费者的手里非常容易,但是没人会思考它是怎样才能带手里的。这件东西经历了多少道工序,劳动者在这之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各方面节省一点,也算是在为祖国的建设做支援。浪费和贪污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在犯罪。”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特别是他的大儿子陈元。在陈云的严加看管下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在2013年时,他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副国级干部。
小结
陈云在1934年时被选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直到1987年时他才退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正是因为他的优秀能力,让他在这个职位上坐了四十年之久。
陈云这一生可以说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他不仅在生活作风上让人钦佩,在思想觉悟上更是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