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总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当年二十岁的贺龙在家乡组织了二十多名手无寸铁的农民,仅凭三把菜刀、两把单刀和一些匕首,就敢趁着夜色杀进芭茅溪的盐局,他亲手砍死了税警队长,还缴获了12支毛瑟枪,在将钱财分给当地百姓后,他一把火就烧掉了盐税局。
刚刚也说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贺龙是三把菜刀闹的革命,那除了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贺老总在长征中的三次神来之笔。
1936年11月的一天,在毛主席的窑洞里,他亲自接见了刚刚结束长征的贺龙和任弼时,虽然主席和贺龙之间彼此仰慕已久,这次见面却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会面,贺老总后来回忆,他在1916年就听说过毛主席的事情,一直认定主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对于主席是十分钦佩的。
而主席对于贺龙也早有耳闻,在三湾改编时,主席就常拿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鼓舞战士们的士气。
眼下二人见面,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主席笑着对二人说道:“你们二、六军团在乌蒙山转来转去,不要说敌人,连我们都被你们转晕了,最后还是被你们转出来了,渡过乌江,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你们二、六军团倒是打得巧,没吃啥亏,出来前是1万人,现在还是1万人,这是个了不起的奇迹,这个经验要好好总结一下,让大家学习。
正如主席所言,长征本就是一场残酷的生存战争,贺龙所部的成功,与指战员的决策是有很大关系的,红二、六军团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当然和部队的军事指挥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然了,这也与我们今天要说的三次“神来之笔”密切相关。
先来说说第一计,声东击西
1935年9月,老蒋下令围剿湘鄂川黔苏区,为了能够将长江以南的主力红军消灭,蒋介石调集了140个团,约30万兵力。
国军采取步步为营,逐步缩小包围圈的进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红二、六军团很难找到突破包围圈的办法,为了解决困境,贺龙、任弼时商议后决定采取运动战,在运动中找到国军防守的薄弱点,并将部队转移到黔东德镇远、黄平一带,争取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贺龙平时点子比较多,他提出先到湘中,因为那里视野开阔,资源比较丰富,到了那里既可以补充物资,又能筹集军费,还可以威胁长沙,将敌人调动起来,等敌人杀过来,又可以打个回马枪,再转入贵州。
11月19日,部队开始突围,红二、六军团以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两道封锁线,占据了新化、蓝田和湘中著名的锡矿山,直接控制了湖南的大部分地区。
到了12月11日,国军追上来的时候,红二、六军团又向东南方向开始急行军,做出一副要东渡资水的样子,国军被迷惑,大批军队奔向了湘东南。
在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较量后,贺龙率领部队朝相反的方向奔去,回到了西北方向,这时已经是隆冬时节,天上还下着大雪,红军在崇山峻岭间不停昼夜的急行军,终于在1936年元旦之前顺利抵达芷江的冷水铺,将国民党部队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1月9日,红军按计划顺利抵达石阡地区,这时国民党的15个师又杀了过来,贺龙只能率部向黔西、大定地区转移。
此次转移,贺龙率部时而向南,又时而向北,搞得国民党军队晕头转向,他们以为贺龙所部和红一军行军方向相同,所以将重兵布置在了乌江沿岸,增强了遵义的防守力量。
1936年2月,在讲国民党军队彻底迷惑之后,贺龙率部巧渡了鸭溪河,顺利抵达了黔西县,就这样国民党追兵又再一次被甩掉了。
第二计,乌蒙山中转来转去
攻占黔西、大定、毕节三个县城后,红军开始热火朝天地建立起了革命根据地,老蒋知道此事后,大感愤怒,他直接坐飞机从南京飞往了贵阳,决心亲自部署围剿任务,面对前来围剿的重兵,贺龙率部退出了毕节,转而进入了乌蒙山区。
乌蒙山海拔2000多米,从云南东北一直绵延到了贵州西部,贺龙和部队一直在山里转来转去,国民党军队也掌握不了他们的动向,但在运动中,红军却发现了摆脱国军的机会。
乌蒙山的3月,寒气特别重,红军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中活动,生活特别艰苦,连贺龙的脚也被冻裂了一个大口子,即使这样,他还是把马让给了伤员,自己也不躺在担架上,一个人拄根棍子一瘸一拐的往前走。
虽然每走一步都感到钻心的疼,但贺龙还是时不时和战士们讲笑话,给他们加油打气,有了贺龙做榜样,战士们都充满了高昂的革命热情。
在山里转了一个月,把国民党军队搞得筋疲力尽,当国军抽调越来越多的部队,准备在乌蒙山缩小包围圈时,贺龙又以极快的速度带着部队跳了出去。
第三计,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包围圈,贺龙又带着红二、六军团日夜兼程的急行军,于4月6日攻克了寻甸,当时龙云认为贺龙会率领红军从元谋渡江,所以急忙从昆明抽调了所有的滇军,集合到普渡河两侧,对红军进行防堵,同时他命令孙渡纵队加快追击速度,企图将红军阻止在普渡河东岸。
滇军全部出后,红军很难再渡过普渡河北上,面对这一局面,贺龙又想了一个主意,他说:龙云把全部老本都压了出来,把赌注压在普渡河,现在昆明就是一座空城,我们去打昆明的话,肯定把龙云和顾祝同吓得灵魂出窍,他们肯定会把兵力调回昆明,这时我们再往西走,把滇军甩掉,到石鼓和丽江去渡金沙江,人是活的,江是死的,干嘛非要去元谋渡江。
这个计划很大胆,也很妙,1936年4月,红军开始向昆明急行军,先头部队赶到了离昆明只有15公里的地方,到了第三天,红二、六军团已经全部集中在了距离昆明只有20公里的富民城,还做出了一副要攻打昆明的样子。
这可把龙云和顾祝同吓坏了,他们急忙向老蒋求援,同时紧急将布置在普渡河防守的滇军调回了昆明,然而等龙云杀回昆明的时候,贺龙已经率领红军向西急行军,他将滇西横扫,获得了大量补给,也扩充了部队,虽然又全速向着金沙江前进。
等龙云和顾祝同发现上当时,已经晚了,想追也来不及了,1936年4月28日凌晨,红军一万七千余人全部渡过了金沙江,于7月初,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
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的损失并不大,这与贺龙二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息息相关,为此连主席也不由对其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