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我李云龙对不起兄弟!”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警卫员魏和尚去送文件时被土匪袭击,被斩首。李云龙为他报了仇,杀了土匪。这样做虽然是出于满意,但却违反了八路军的纪律,李云龙被贬为营长。李云龙与政委赵刚喝酒时,说出了上述这句话,其真意令人感动。
类似的一幕在抗日战争史上也真实发生过。司令员是游击队的一员,他实际上想过杀死土匪,为战友报仇。然而他的警卫员出手,阻止了他犯下这个错误。后来,司令员非但没有记恨,反而再次启用了警卫员。这个野心勃勃的司令员就是皮定均,而阻止他的警卫员就叫刘忠英。
故事发生在1944年7月,此时,抗战形势不断好转,全国多地开始反攻。皮定均将军还在豫西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任命自己为司令员,任命徐子荣将军为政治委员。
八路军声望很高,老百姓踊跃参军,部队人数很快就达到1700余人,皮司令员率领这支队伍频繁在豫西北活动,给侵略者、伪军以沉重打击。
9月下旬,一支游击队进入稷山县百里坪地区。驻扎在附近的日伪军惊慌失措,迅速组织兵力,希望利用支队不稳定的据点发动攻击。
日军这次行动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仅日军就派出了千余人。伪军等武装力量比日军强大数倍。他们兵分三路,向百里坪冲去,打算决战。
敌人的人数和武器都比游击队优越。如果仓促决战,游击队将损失惨重。不过,八路军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当有人发现敌人的动向后,他立即前往百里坪报告消息。当时皮定均和徐子荣都不在,该部副政委郭林祥当机立断,率部转移。敌人一枪未中。
得知日伪军袭击百里坪的消息后,皮定均迅速率领援军返航。然而,在行军途中,他遭遇了日伪军。双方一直战斗到天黑,皮定均才跳出敌人的封锁线。
等他赶回百里坪时,战斗已经结束,敌军大部分撤退。此战虽然消灭了不少敌人,但游击队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百里坪之战中,有一个名叫杨向廷的人在上蹿下跳。他为日军服务很辛苦,对人民的掠夺也很严重。
此后,杨向霆受到日本军方的赞扬,被编入“自卫队”,驻扎登封县。从此,他在当地横行霸道,祸害百姓。
杨向霆本是一个横行乡村的暴君。抗日战争中期,他不知从何而来得到了一些破烂的武器,带着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征服山峰,称王。
当时,日本军方采取了与土匪合作的立场,给杨祥霆送来了大量物资和武器。杨祥霆随即成为侵略者的“边缘”伪军,积极参与每一次行动。他跟随日本人,做了很多不道德的事情。
当时,为了切断八路军与群众的联系,杨向廷向当地群众发出了所谓的“八杀令”。
其中主要条款有:“让八路军入屋者杀,喂八路军者杀,通报八路军者杀”。
如此反动简直比袭击者还要疯狂。但权力无法压制爱国主义,人民依然一如既往地拥护八路军。
杨祥霆本人也害怕八路军报复,所以“八杀令”并没有严格执行。
1945年,日军的失败已是有目共睹。此时,杨翔霆也开始焦急地寻找新主人。这时,国民党开始拉拢他。杨向霆感觉自己再次登上了高枝,高兴极了。
后来国民党要求他制造国共摩擦。杨祥霆欣喜地接受了命令,表现得和在日军服役时一样坚韧。当然,他以制造摩擦为名,也做了很多伤人的事。
这样的害群之马当然要赶紧处理掉!一日,豫西部冲破日军封锁,从望山地区突然加速,冲出数百里,包围了杨向廷居住的官湾村。
当时杨祥霆觉得八路军走了这么远,肯定是一支疲惫的军队,所以他立即发起了进攻。没想到,八路的战斗力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虽然在等上班,但还是打不过他。经过几轮战斗,杨向廷派人在村墙上挂了一面白旗。
皮定均一看,原来是一个想要投降的土匪。按照八路军的纪律,凡是投降的敌人都会优先。于是他请五连连长曲忠槐进村谈判投降。
没想到,白旗只是杨向霆的缓兵之计。他微微吸了口气,立即向路过的曲队长开枪。曲忠槐毫无防备,当场死亡。
曲忠怀是皮定均的老战友。两人从红军时代就认识了,并在多年的战斗中互相帮助。脾气暴躁的皮定均看到战友此时遭到伏击,立刻下令炮兵开火。
八路军的几发迫击炮弹轰击着官湾村的围墙。 5连排长谭作东立即带队冲进去。战士们喊道:“曲连长报仇!”并对村里的土匪发起了一场丰收式的进攻。
杨祥霆高估了八路军,又低估了八路军。双方一交锋,土匪便大败。没过多久,村里反抗的土匪全部被歼灭,杨向霆也死于乱枪之下。
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带着两名俘虏来到皮定均身边。这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秘书。这时,两个茄子都已经变成了冻茄子。皮定均仍然很生气,下令将两人带出来并斩首。
此言一出,一些随队干部立即拦住了他。优先考虑囚犯一直是我们的军事政策。
现在这两个人已经完全失去了作恶能力,怎么可能砍掉他们的头呢?但当时的皮定均气得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甚至亲自指定第35团团长王成汉、总参谋长吴锡成担任刽子手。
当时,王成汉和吴希成也是满腔怒火。他们举起剑,就要砍向两个强盗的喉咙。突然一声枪响,一颗子弹从犯人的头皮上呼啸而过。
皮定均吓了一跳,回头发现开枪的是他的警卫员刘忠英。当时刘忠英也看向皮定均,两人对视良久没有说话。随后刘忠英放下枪,拍拍他的屁股,转身走开。
那一枪让皮定均放心了。他清楚八路军的政策,也明白这样做的理由。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是一点一滴走过来的。
如果我们不联合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将如何在危险的战斗中生存?对方虽然是土匪,但还不能说有改邪归正回归人民怀抱的那一天。
他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如果八路军杀俘虏,敌军会恶意夸大。未来的工作将会更加困难。想到这里,皮定均就感到羞愧。
几天后,皮定均来到刘忠英面前说:“你实在配不上我,收拾好你的背包,我们去别的地方吧。”
刘忠英和皮定均因在山里吃野杏而成为朋友。说着有高低,其实更像兄弟。他以为皮定均会赶他走,非常伤心。
但即使环游世界,刘忠英也不想低头。他愤怒地说:“走吧,无论你在哪里,都不是革命!即使你是司令员,也违反了监狱政策,这也太糟糕了!”
皮定均见他的心情就知道是误会,赶紧说道:“小刘,你误会了,我杀犯人的时候确实是错了,我已经在小组会议上查过了!这一次,我要你换个地方。”
就是调你到3营当教官。你们跟随我很多年,做出了很多贡献。你适合当营长!而这件事也让我看到,你还是有原则的。以后刘教官就得看管我司令员了!”刘忠英这才放下包袱,两人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