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3年中央编译局来了一个新的副局长,他就是陈昌浩,当时的他只有47岁,之后十四年的时间里,陈昌浩的位置一直都没有变动。
虽然人们对于陈昌浩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但是只要是经历过战争的红军战士,对于这个名字就会十分熟悉,因为他曾是红军的政委,许多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都曾是他的下属。
除此之外他的妻子也是纺织部的副部长,他的儿子更是成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那么陈昌浩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在回国后变得如此默默无闻?他的儿子又是什么大人物?
“军神”陈昌浩:
陈昌浩出生于1905年,因为他从小就聪慧,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十分优秀,之后还考入了武昌大学,来到大学的他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便想要参加革命。
之后他便组织了一个农民协会,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鼓舞农民奋起反抗,最终在1926年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
但是大革命的失败打破了这一切,之后经过组织商议决定将陈昌浩派往苏联学习,之后他便告别了自己已经怀孕的妻子和孩子。
并且在走之前还给未出生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那就是“洋生”,其背后的寓意就是“父亲刘洋之际出生”。
之后陈昌浩便毅然决然的前往了苏联,到苏联后不久,陈昌浩便成为了预备党员,还与张闻天等人并称为“二十八宿”。
在学校中他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可以在未来报效祖国,直到1930年刘昌浩回国,并在同年成为了正式的党员,并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1931年陈昌浩来到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职位,同年经过组织上决定成立红四方面军。
并且由徐向前担任总指挥,而陈昌浩则成为了政委,但是鉴于当时的政策为“党指挥枪”,所以这支部队的最高领导人是陈昌浩。
当时的他也不过25岁,并且带领着部队赢得了不少的重要战役,并且还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直到1935年它就成了全国第二大根据地。
更是被何福圣称为了“军神”,直到1937年6月陈昌浩得了非常严重的胃溃疡,只能被迫前往苏联疗养。
苏联遭遇:
之后陈昌浩便又来到苏联,与他同去的还有周恩来,但是周恩来的病很快就好了,在他回国之前还对着陈昌浩说:
“等你身体恢复了,请尽快返回延安。”
虽然陈昌浩也非常想回到祖国,但是苏联却始终都不肯放人,甚至还以保护之名将他送到了采石场。
直到1941年苏联境内爆发了战争,而陈昌浩也被迫进入了苏联红军中,并且还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
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不仅授予了陈昌浩“卫国战争勋章”,还想要让她加入苏联国籍,也正是因此陈昌浩得到了一些自由。
之后他还当起了译员,并且还翻译了大量的著作,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51年,当时也是苏联与中国感情最好的时候。
回国:
当时也正是他的长子陈祖涛回国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临走之前,陈昌浩一直对着儿子说让他帮助自己回国。
最终在第二年陈祖涛的请愿终于被同意了,之后的他便兴高采烈的踏上了回国的火车,当他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祖国已经在飞速的发展当中了。
而中央对于陈昌浩的回归也非常重视,并且派出了刘少奇等军政大佬来迎接陈昌浩,而陈昌浩在看见自己的老战友在车站中寻找他身影的样子,顿时热泪盈眶。
而徐向前为陈昌浩举办了一场家宴,并且还请了许多红军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之后他还与毛主席见了一面,还说:
“虽然党不计前嫌,但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我已经很知足了... ...”
之后他拒绝了组织对他的工作安排,反而前往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后便在编译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工作了十四年之久。
直到1967年7月31日陈昌浩因为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去世了,多年之后中央还给他举办了一个悼念仪式,还将他的墓迁到了八宝山上。
革命家庭:
陈昌浩虽然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但是他的妻子却是开国功臣,就连他的儿子也十分的优秀,而陈昌浩的妻子也就是张琴秋。
她是中国第一个女部长,并且不管是军界还是政界都有很高的影响力,她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还担任过红军四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职位。
就连陈赓都曾是她的属下,虽然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宣布退役了,但是她的地位仍然没有减弱,甚至还被写进了许多的教材中。
陈昌浩的长子陈祖泽也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参加了革命,还参加了开国大典,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陈祖泽也认识到了国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
之后他便决定回到学校进行深造,之后还前往了苏联进修,在回国之后还参加了核潜艇的研发工作,并且还有着核能源专家的称号。
并在2022年8月19日的时候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6岁,次子陈祖涛也曾跟随着父亲前往苏联留学,1951男陈祖涛即将学成归国。
而周恩来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还特地来找了陈祖涛一次,他们二人在交流的时候,陈祖涛表示对汽车十分的感兴趣,周恩来听后便说:
“你是我们国家的栋梁,要请你到长春帮忙建立汽车厂。”
之后陈祖涛便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工作当中,最终在陈祖涛的领导下,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式步入了正轨,而他也成了中国汽车创始人之一。
而陈祖涛先生却在2022年8月22日离世了,享年94岁。
总结:
陈昌浩的一生都在为了让中国变得更好而奋斗,他的最终追求就是可以为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就连他的儿子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同样为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小的贡献。